Sunday, November 17, 2013

為香港記下的一句話

瑞士專家Rolf Dobelli在他列出的52個思考錯誤中,提到一種「不作為偏誤」,他舉例:假設你和另一人結伴登山,狀況一:登山同伴掉進坑洞中,不論是去找人或親自動手,只要你肯救他,他就能活命,但你卻什麼也沒做,眼睜睜看同伴送命。狀況二:你故意將同伴推進坑洞裏,不久後他就死在那裏。請問上述兩種狀況,哪種比較惡劣?理性看來,不管是見死不救還是故意殺人,都是致人於死,但內心仍隱約覺得,見死不救似乎比較不那麼惡劣。

我們不會故意殺人,但我們常常是見死不救。見死不救的原因很多,當一個社會已墮落到你在馬路邊扶起一個跌倒的老人都會惹禍上身的時候,見死不救只是為了保護自己。但一個社會還沒有墮落到這田地,見死不救的事還是常常發生,原因或者不想惹麻煩,或者覺得做人還是少管閒事為妙。當一個你生活的社會,不公平不公義的事一再發生,社會原有良好的價值系統在毀壞,而社會現時還容許你可以做點事,你可以在網絡發聲,可以在選舉中投票,可以遊行示威集會,可以參與公民抗命,但你什麼都不做。你說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那麼你的不作為實際上是有作為,你的作為與把同伴推進坑洞裏的後果是一樣的。

從「不作為偏誤」,就想到68年法國學運的口號:你不是答案的一部分,你就是問題的一部分。這句口號當年呼喚了千萬人出來抗爭。他們知道,若自己再不作為,就會成為整個社會問題的一部分。

為香港記下這句話時,想起自己的一生,艾青的詩句在腦裏浮現:為什麼我眼裏含着淚水?因為我愛這土地愛得深沉。

李怡

Ref.: Apple Daily

Sunday, November 10, 2013

無知精英

梁文道 一連兩天,談論無知精英,實在寫得拍案叫絕,區區甚表認同 !!!!!!!!

阿太與阿伯

練乙錚先生在他的專欄文章〈赤色芭蕾〉裏頭分析得好,香港芭蕾舞團的「文革禁忌」多半離不開它的董事局構成。他認為那群富太太貴千金和中共交往的「錢權格局」,特別容易形成港芭被「赤化」的路徑。既然路徑已在,鬧出如此一樁事件,也就不足為奇了。

我想追問的則是更加具體的「赤化」機制:那到底是董事局受命行事呢?還是他們主動避忌(或者獻媚)?如果昨天我的推論沒錯的話,那多半不是中聯辦主任主動要求刪戲,因為文革實在沒什麼大不了,越是內地官員越是見怪不怪。於是合理的猜想便只剩下董事局太太團自我審查這一條了。然而正如昨日所言,在大陸談文革甚至反文革都不算犯禁,一幫港澳同胞又怎麼會怕那些紅彤彤的文革影像氣壞了內地貴客呢?

恰好港芭董事局成員之中有澳門首富家族的成員,這就讓我不禁想起多年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了。

那年澳門一個半官方主辦的文化活動邀我過去演講,我也如常用功準備了一番。怎料到了快要接近演講的那一天,對方來了一通急電,很不好意思的告訴我這場演講去不成了。支支吾吾地,他們說這是因為「上頭」有人覺得我是大陸當局眼中的敏感人物,而那個「上頭」正正就是澳門首富家族的一員。許多駡我「投共」的朋友都知道我一年裏頭起碼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泡在大陸,公開演講的場合從黨性最強的學校一直去到官方主辦的文化節。為什麼他們都不怕我「敏感」,反而一個澳門權貴要擔憂我在澳門演說會讓內地難看呢?

於是我又想起九七年前更老的一件舊事。當年灣仔一家半藝術影院決定公映名震一時的紀錄片《天安門》,結果卻引得院中一些帶位人員的不滿,甚至辭職避禍。他們對記者表示,那是怕這部片子太過敏感,將來秋後算賬算到自己頭上。明明九七未到,明明片商和院線的高層都不害怕,一群小小帶位員居然就要恐懼自己的政治災禍了。正當大家都在恥笑這些中老年人的時候,台灣評論家南方朔先生的一句話點醒了我:「越是有知識的人,越能掌握分寸,所以就越不害怕。相反地,越是無知無權的底層,才越會憂慮那些他們搞不懂也掌握不了的宏大政治」。

簡單地講,這些坐在文化機構頂層的掌權貴人,他們的知識水平(至少是政治知識水平),並不比當年那群因為害怕為一套敏感電影帶位而遭殃的阿伯高明。


港式精英

堂堂香港芭蕾舞團的董事,他們的知識水平和政治見解怎能拿來和一群沒有受過高深教育的戲院帶位阿叔相比呢?這不是故意駡人的文字矯飾,因為我從不喜歡用言語輕侮別人,而是我真的相信這種可能。

怎麼說呢?那大概就像幾個月前當另一樁藝術遇上政治審查的鬧劇。一家大型發展商立意突顯自己的文化形像,找來一批藝術家展覽作品,以示它對「城鄉發展」的情懷。結果有些藝術家的作品只不過是稍稍觸及了鄉郊失落的議題,便碰到了主辦者的心理紅線,覺得他們在「搞政治」,最後便把一個文化包裝商業的溫情活動變成了為富不仁的發展商氣量狹小的又一明證。後來不少論者都把矛頭指向操控其事的企業公關,認為他們可能是這些蠢事背後的大腦。

在這兩件事的後頭,我都能在腦海之中想像出一組人物的影像。這些人平常打扮得身光頸靚,多半還泡過鹹水,講起英文真係誇啦啦。他們手持名牌袋包,出入高級場合,無論怎麼看都是一副精英的模樣。有趣的是,他們文化素養的成分卻有嚴重失衡的問題,一方面懂得字正腔圓地唸出所有名牌及酒莊的原文發音,並且以此為身份標記;另一面則和你我一樣,以暢銷八卦週刊當作日用精神食糧。就算他們會看《金融時報》,看得最熟的多半卻是那份每周隨報附贈的《How to spend it》。如果這裏頭居然有人會翻優皮高級扮嘢雜誌《Monocle》,並且還能耐住性子讀完幾篇豆腐膶咁大的國際時事報道,那簡直就是精英中的知識份子了。

這類人我們都曾見過,其中當然不乏真有文化的貴族,學過好幾年鋼琴,還能欣賞芭蕾,甚至會去俄羅斯出錢坐最貴的包廂。然而,他們最大的盲點卻是政治,尤其是中國政治。可別看是大企業的公關,就以為他們見多識廣,一看到藝術家關心菜園村,他就馬上嚇得不知所措,叫你「唔好搞政治」。可別以為更高級的那些權貴和不少中國大員吃過飯,好像很內行的樣子;你一跟他提起文革,他立刻就要反應「哇!呢啲咁敏感嘅嘢最好都係唔好掂啦」,雖然他可能連四人幫的名字都數不全。

這種精英遍佈各個領域,掌握了不少資源。他們的無知,以及由無知而生的恐懼和自我審查,往往正是香港自由淪喪的終南捷徑。北大人什麼都不必說,他們自己就能把自己嚇垮,還要以為自己很識大體,出得場面。

梁文道

Ref.: Apple Daily

Thursday, November 07, 2013

Russell Brand wants to start a revolution

Jeremy Paxman and his beard interview the loquacious comedian.

(C) BBC 2013

2013.11.06 毓民@立法會會議

2013.11.06 毓民@立法會會議 - 自由社會 豈容專權掩飾罪惡!

 

Monday, October 21, 2013

左膠騎劫天仙局


今日(20OCT) 有超過12萬人响政總集會,氣勢其實是不錯的。我在會場周圍走,見到嘅場面係比去年學民思潮佔領時更擠迫,參與市民情緒更高漲,迫到六八九「即時投降」是有可能的。不過六點後左膠嘅出現,就出現負面逆轉。夜晚十點後出現有人向左膠「爆seed」,左膠騎劫之局終於兵敗如山倒。

今次集會事前不少人(包括小弟)不斷透過Facebook等網絡平台向左發出警告不要打算騎劫,但班左膠其實算精明,先安排一個名不經傳嘅陳璟茵開個Facebook Page 先攞個網上頭彩。然後就當毛孟靜協助 HKTV 工會舉行集會之後,就另起爐灶搞遊行。目的不只是維持佢哋嘅「既有抗爭模式」,另一方面HKTV工會講明佢哋嘅集會係直到18:00,班左膠嘅打算就係「揼波鐘」去到政總就「接手」個場,不費吹灰之力就騎劫。

至於「爆seed」其中一個重點落在「商討環節」。其實我在日前見到個run down 已經覺得有唔妥,不過諗住嘅係安排市民嘅作戰方案。不過細心思考,原來係佢哋班仆街「踢散」集會嘅計劃。因為根本好多市民唔會知搞乜,然後覺得無意思就走人,正好體現佢哋班人「騎劫不成就踢散」嘅手段!剩低落嚟無離開嘅人,睇怕大多數都係佢哋自己人,咁就可以玩「一屋七姓十三人」,跟住就拎個結果出嚟,騎劫完個場再騎劫埋個後續;更是在「爆seed」反搶咪時講到明「呢個係群眾嘅集體決定」,即係用咗「農村包圍城市」嘅手段,想連工會已有嘅留守安排都想踢散。左膠以外,邊個最希望出現呢個結果?咪就只得中國共產黨。

所以,「左膠根本就係共產黨共犯」呢個推論,响呢件事引證出嚟係絕對成立

呢班左膠、甚至「無人講嘅舊Terms - 社運資本家」根本唔係真心去處理每個社會議題,只係貪圖响「出事的一刻」响鏡頭前曝光「我哋有做過嘢架」去提升個人名氣,所謂Public Interest根本只視為個人上位籌碼,望住利東街、中環天星、皇后、順寧道...... 戰績或說明了一些情況。今次更過份的是佢哋連HKTV身為主人家都唔尊重,反映住為求自己個人利益不擇手段到令人髮指的地步。有HKTV嘅員工表示,在18:00 後已感到被騎劫而沮喪想撤退,幸好最後都堅持落去。或者有員工早知班社運資本家嘅「戰績」而給同事們作治療,先捱得過呢一關。


由此可見,左膠 / 社運資本家根本係一堆有破壞無建設嘅仆街冚家鏟。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嘅社會事件發生,而呢班仆街只會繼續死心不息地想去騎劫、或騎劫不成踢散嘅打算。但亦既然最希望出現呢啲啲結果嘅係共產黨,所以大家以後唔駛對佢哋客氣。我就講明,視佢哋係土共看待!

還有的,工會已表明無進行任何籌款活動


邊位有响呢個箱入過錢落去可以去報警

Ref.: http://jackyhtlim.blogspot.hk/2013/10/leftplastichijacking.html


那衝上台的幾步,是香港抗爭史的一大步

今天,有十二萬人包圍政總,反對政府在發牌事件中黑箱作業,拒絕發牌予香港電視,並要求涉事官員交代。可惜,集會至中途慢慢遭騎劫,變成左翼人士上台重溫上年反國教的「想當年」心聲分享,而「民間開放電視關注組」更涉嫌在未徵詢「香港電視職工會」的情況下,要求台下十幾萬市民參與商討,「商討」一下往後的抗爭該何去何從,又在政總籌款。大批市民不滿離場,甚至有香港電視的員工在網上抱怨被騎劫。

眼見集會即將在士氣耗盡下不了了之,歷史性一刻終在晚上十點來臨:有人趁「民間開放電視關注組」的陳璟茵和區諾軒接受傳媒訪問期間,衝上台要求把騎劫運動的人趕走,並讓香港電視的員工重新上台。

那衝上台的幾小步,是香港抗爭史的一大步。香港人參與遊行,素來是服從的小綿羊,每每緊遵「大會」指示,叫唱K就唱K,叫拍手就拍手,叫散去就散去,從來沒有質疑過台上指揮者的合法性,反思過這班人憑什麼來叫他們做這樣,做那樣。今天,終於有人有勇氣,衝上台去質疑,把騎劫者從台上趕下,把台還給大家認為是真正值得支持,聲援的人。

被趕的人,煩請好好「商討」一下,自己為什麼會如此不受歡迎,為什麼會如此趕客;也請不要聲討衝上台者為「野蠻人」,因為把騎劫者從台上趕下,其實亦是一種你們口中的「文化」,你們應該好好包容才是。

雖然如今香港電視的員工得以重新上台,繼續抗爭,但將來的路仍時充滿危機。現對香港電視職工會有兩點建議:

一。切勿草率與任何組織組成「大聯盟」。往後幾天的政總,將集各路人馬,必有不少組織希望加入此場運動的「主體」,甚至爭取運動的主導權,職工會應小心應對,了解這些組織的往績和立場,必要時與某些組織劃清界線,讓來政總聲援你們的市民,清楚了解你們的立場和意願,懂得如何行動應變。

二。勿為政府高官的「語言偽術」所迷惑,因而以為取得「階段性勝利」而和平散去。一日未得到政府不對香港電視發牌的詳細交代,千萬不要輕易放棄。

作者簡介
向東一江春水

Ref.: http://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3/10/21/52374

Saturday, October 19, 2013

明報社評

文件暴露發牌違背公義 政府拒交代顯公權暴力


【明報專訊】

“ 香港奉行自由市場,政府的角色一貫只是創造營商環境,讓各方參與者依法競爭,由市場規律決定成敗。蘇錦樑所說的政府角色,背離了此一原則,而是由政府決定市場的贏家和輸家,此乃今次發牌事件使人最忐忑不安之處。因為政府角色經此轉變,日後在香港營商,必須依附權力當局,內地的「跑部錢進」現象,完全有可能在香港出現。所以,行會今次的發牌決定,除了折射出來不公平不公正、乖離公義以外,還在毒化營商環境,把香港推向沉淪。”

據本報取得的顧問公司報告,顯示落選的香港電視(下稱港視),總體而言較獲發牌照的香港電視娛樂(下稱港娛)優勝。連日來,公眾對發牌結果,大多認為政府不公正,對港視不公平,但是政府以行政會議保密原則為擋箭牌,堅拒交代評選情況。今次發牌的諸多問題顯而易見,特首梁振英和政府寧可捱捱批,無視群情洶湧,任由事態惡化,情況太不合理,使人質疑當局的決定,並非純粹基於申請者的條件比併,而是有其他因素左右,其中坊間所謂梁振英只是執行中央「政治任務」的傳聞,因而揮之不去。

顧問報告比併評估

港視條件優於港娛

本報得到的報告,由政府委聘一家顧問公司於2011年4月撰寫,主要從「競爭力」、「壓力測試」和「財務狀況」比併,研究3個免費電視牌照申請者的情況,發現港視在競爭力和壓力測試,都較港娛優勝,只有在財務狀況上兩者打平。另外,商務及發展局局長蘇錦樑提及可持續是考慮因素之一,在顧問公司評估市場最多可容納4個免費電視台的情況下,報告認為港娛持續性不及港視,而亞視則最差。

本報獲得的並非最後報告,各個申請者在其後2個報告中,優勢、劣勢或許有可能變動。不過,2011年4月之後,港視前身的城市電訊在2012年4月出售電訊資產,套現50億元,派發股息20億元之後,尚餘30億元轉型發展電視業務,所以,港視的財務情況只會更符合要求。另外,2011年4月之後,港視開展拍劇等工作,逐漸累積營運電視台的經驗,按此推測,港視原有優勢,在其後2份報告理應不會逆轉。

連日來,公眾對發牌結果反響強烈,一場龐大的民眾動員蓄勢待發,但是面對如斯嚴峻局面,梁振英和政府仍然我行我素,不肯坦誠面對公眾,這種漠視民情的態度,極其罕見,傲慢得使人憤怒。

梁振英和政府以行會有保密原則及涉及商業機密為由,拒絕交代港視落選原因,不過,港視主席王維基和員工不甘心「死得不明不白」,要求政府交代。其實,13年前,政府公布增發收費電視牌照,當然也是由行政會議決定,時任資訊科技及廣播局長尤曾家麗並無披露個別申請者的資料,仍然可以清楚交代解釋評審準則及部分財團落選原因,無引起任何爭議和不滿,反映今次的保密云云,根本是託詞。另外,港視想知道死因,涉及港視的部分就無保密的需要,政府仍然迴避,公眾只能猜測發牌受其他因素影響。

按蘇錦樑的說法,行會對發牌的其中一個考慮,顧及現行免費電視的穩定性,要避免出現引入競爭對市場帶來損害。這個說法,實際上就是要保護無線和亞視的利益。香港奉行自由市場,政府的角色一貫只是創造營商環境,讓各方參與者依法競爭,由市場規律決定成敗。蘇錦樑所說的政府角色,背離了此一原則,而是由政府決定市場的贏家和輸家,此乃今次發牌事件使人最忐忑不安之處。因為政府角色經此轉變,日後在香港營商,必須依附權力當局,內地的「跑部錢進」現象,完全有可能在香港出現。所以,行會今次的發牌決定,除了折射出來不公平不公正、乖離公義以外,還在毒化營商環境,把香港推向沉淪。

發牌事件太不合情理

折射出讓人陌生的香港

坊間傳聞,行會內部討論發牌時,成員之間曾有激烈爭論,不乏要求同時增發3個牌照的聲音,然而,梁振英最終拍板踢走港視。梁振英基於什麼原因作此決定,外界無從得知,但是從顧問公司的報告,除非梁振英能夠提出使人信服的理據,否則他是利用行政會議運行公權暴力,汰強留弱,就營商環境而言,呈現出一個讓港人陌生的景象。

事態發展迄今,行政會議和政府赤裸裸踐踏公義、蔑視民意的做法,極其罕見,以梁振英的權位,相信他與此直接有關。然則他為何甘冒大不韙,與民為敵、破壞自由營商環境?基於事態太過不合常理,於是傳聞指梁振英執行中央交帶的任務:踢開港視、保護亞視,就愈來愈有市場。這個傳聞無從查證,梁振英當然不會承認。總之,特首作為香港最高領導人,理應捍衛自由營商的核心價值,若在壓力之下出賣香港利益,則這樣的特首,不會得到港人的認同和支持。

若事態完全不涉及政治因素,也與中央壓力無關,純粹是特首會同行政會議的決定錯誤,則梁振英有責任不要讓事態惡化下去,應該即時採取措施糾正錯誤,讓市民看到他和政府仍有自省的能力,事實上,電盈旗下的港娛敬陪末座,仍然獲發牌照,也已引發官商勾結、利益輸送聯想,所以,政府有必要交代釐清。另外,環繞增發免費電視牌照的事,若就此不了了之,將會成為極壞先例,香港更難實現良好管治,立法會此際應該發揮制衡作用,引用權力及特權條例徹查決策過程,讓公權暴力暴露於市民面前,要始作俑者付出代價,以警惕權力當局和後來者不敢再造次。

Ref.: 明報

Thursday, October 17, 2013

毓民踩場 2013-10-14 第531集

毓民踩場 2013-10-14 第531集, 今集好正, 值得推介 !!

主持  黃毓民 梁錦祥

第一節 香港人要將689 put behind

第二節  兩個字形容香港人:「抵撚死」

第三節 見到馮煒光,一定用三個字招呼佢:「吊佢老母」

http://www.myradio.hk/dz/thread-9084-1-1.html

Tuesday, October 08, 2013

韓國養生料理

區區將會去韓國觀光,最近在韓國旅遊官網見到一些飲食介紹後,實在非試不可 !!


韓國人常說‘飲食即是寶藥’。為了健康著想,認為比起任何一種藥物,良好的飲食更為重要。因此,在韓國為了補強身體與預防疾病,研發出許多對身體有益的食品。特別是被稱為‘養身料理’的食物很多,在韓醫學的角度這些養身料理幫助補充體內的氣運、氣血循環與陰陽調和,讓身體維持在健康的狀態。

韓國人為了預防天氣太冷或是熱破壞身體的均衡,而常食用養生料理。在氣候換季時為了預防感冒,或日常生活中體力不佳時,亦會進行食補。無關季節或氣候,依據個人的喜愛亦常食用。

韓國代表養生料理有蔘雞湯、雪濃湯、牛骨湯等,將肉放在水裡長時間熬煮的湯料理很多。在旅遊中不能錯過的美食,不妨品嘗看看美味、對健康有益的韓國養生料理吧


四季養身料理的代名詞─蔘雞湯

蔘雞湯是將雛雞乾淨地處理過後,剖開肚子放進糯米、人蔘、紅棗等食材熬煮而成的料理,營養豐富,熱量高,可讓疲憊的身心獲得恢復的料理。雞肉用筷子夾食,糯米與湯汁則用湯匙舀食。常被作為韓藥材使用的人蔘與紅棗長時間熬煮對身體有益,此外即使單吃也無妨。
蔘雞湯是在寒冷冬天可讓身體溫暖,並減少熱量流失的料理。韓國人即使在夏季中最熱的初伏、中伏、末伏這三天也會吃蔘雞湯食補。因為根據韓國傳統,在汗流浹背、炎熱的夏天,吃熱呼呼的蔘雞湯能夠補充元氣的關係。近年不僅人蔘、紅棗,還可品嘗到放進鮑魚等對身體有益的食材熬煮而成的蔘雞湯。


皇帝與百姓分享食物的雪濃湯

雪濃湯是將牛肉、四骨(牛的四條腿骨)、牛腦、內臟、骨頭等熬煮10餘個小時,再將燉出白色的湯頭加入麵條、飯等食用的料理。濃郁、清爽的湯頭堪稱極品。品嘗時加入鹽巴、胡椒粉、碎蔥等調味後,再吃湯內的麵條與牛肉片。白飯可以直接加入雪濃湯內當泡飯吃,亦可單獨吃。可搭配蘿蔔泡菜或白菜泡菜一起食用。雪濃湯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季常食用,經長時間熬煮的熱湯內食材含有豐富的氨基酸與鈣質,對消化不好或身體較虛的人,是絕佳的養生料理;亦含有豐富的膠原蛋 白,對於皮膚美容亦有極佳的效果。雪濃湯是600餘年前皇帝與百姓在舉行完祈求一年農耕豐收的祭典後,一起分享食用的料理中流傳下來,至今每個地區仍有許 多雪濃湯的專門餐廳,是深受人們喜愛的養生料理。

Ref.: http://big5chinese.visitkorea.or.kr/cht/SI/SI_CH_2_14.jsp?cid=1208020


Sunday, October 06, 2013

戎狄志態,不與華同

實在寫得好好,區區強烈推介 !!


反對馬斐森當港大校長的學者教授,所持理由都與遴選校長的五個條件無關,說到底,只是一句古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之後,還有一句:「戎狄志態,不與華同」。

早兩年去青島,適逢大雨成災之後。當地導遊說,大雨讓青島大部分市區街道都被水淹了,唯獨舊區,也就是德國殖民地時代的街道房屋,沒有水淹,因為下水道做得好,好到一百年前的工程,仍有零件留存在牆壁上,以便後世維修。果然「戎狄志態,不與華同」。

在天津,在上海,凡是有過租界的地方,都有結實、古雅、可觀的老房子留下。連中共要人,都選在這些老房子居住或開會。新建的高樓大廈,只是虛有其表。

香港百多年殖民地,都由英國派來的總督管治,給香港帶來什麼境況?而這一百多年,中國大陸由「其心不異」的「我之族類」去經營,是什麼境況?97回歸後這16年,香港在「我之族類」手上,又是什麼境況?末代港督,來自人口只七、八萬的英國Bath市,他會不會因為不懂中文、不熟悉中國和香港而讓香港人覺得不稱職?至於熟悉中國、香港的回歸後幾任特首又如何?

批評馬斐森對香港、中國無經驗、無認識,不懂中文,是為「無知、無能、無心」的遴選委員會成員盧寵茂,前年11月出席梁振英參選大會,稱讚梁振英是各參選人中,最有目標、智慧及承擔的人。結果是「外國人做不到的,中國人做到了」──沉淪。

馬斐森表現如何,還有待觀察,但至少他不會去當政協委員這種政治花瓶吧,他大概也不願意排排站去拜見中國領導人吧。畢竟「戎狄志態,不與華同」。

李怡

Ref.: Apple Daily

Tuesday, October 01, 2013

FLAC (無損音樂格式)

區區最近買了新玩具 LG G2, 勁正, 真的是劃時代產品!! 用料,顯示屏,方便程度,都比其他牌子高一班 !! (眼見很多on 9仔/ 豬西仲當 iPhone 係寶,真係可憐...)

LG G2 其中一賣點,就是 support 24 bit / 192 kHz 音樂,對於音樂愛好者,絕對是喜訊 !!

轉載:

對於大部份上班一族來說,經濟不景氣又遇上物價上升,要再花錢在娛樂消遣上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去圖書館借 CD 之外,要為自己的 CAS 系統找尋新的音源其實也不容易,因為網絡上大部份的音樂檔案仍然是以MP3為主要的格式,要找 WAVE, APE 或 FLAC 等無損格式其實也有一點難度。

今天在公司裡就有一位也喜歡玩電腦的同事問我,可以在那裡找到多一些無損音樂的檔案呢?有閒錢的固然可以去 HiFitrack.com 下載發燒音樂,當然他們提供的選擇其實都是好有限,沒有錢的也只能夠去討論區碰碰運氣;其實現時國內的CAS 發燒友相對是幸福得多,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去找尋不同的無損音樂,其中包括有人氣高企的 VeryCD 電驢和 HiFiDIY.net 討論區,我便在 HiFiDIY.net 內發現不少德國老虎魚 Stockfisch Records 的介紹。當然啦,我只是介紹唱片的資料而已,循例都要說明一句版權為 Stockfisch Records 所有。

Ref.: http://andrewmainpc.blogspot.hk/2010/11/flac.html

Thursday, September 26, 2013

中國好聲音 (The Voice of China) 2013-09-20 第二季 - 第十一期



區區上星期在 BGY 睇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這集緊湊非常,真的是他媽的好看 !!!!!!!!!!!

改不掉

總領事夏千福支持香港民主,引起哄動。香港人對這位美國人有好感,因為他從善如流,當香港新一代網民不喜歡領事的網誌將Virginia譯為不雅的「弗吉尼亞州」,夏千福即刻改正,復稱香港傳統譯名「維珍尼亞」。

這一步做得漂亮,顯示了器度和學養。如果對中英譯名有研究,就知道一九四九年之後中國對美國名字的音譯,由於政治的惡意,都有醜化成份,如韓戰的美軍司令Matthew Ridgway,官方譯「李奇威」,但大陸不想他威風,故意貶譯為「李奇微」。還有Al Haig,國務卿,台灣香港譯「海格」,大陸叫「黑格」,都是發洩仇恨。

夏千褔是漢學家,香港華文傳媒的編輯看不到的,他看到了。但他認為香港應該「一國兩制」,他不知道香港在譯名方面早跟大陸「統一」了,例如本來「紐西蘭」,現在跟大陸「新西蘭」(那麼紐約是否應改稱「新約」?)還有什麼「澳大利亞」、「悉尼」、「德克薩斯」。香港真的想「一國兩制」?從這些小處的犯賤,我認為香港其實想一國一制。
十多年前,我對一個傳媒主管提過,香港是粵語區,香港有自己一套,香港的譯名不要跟大陸一樣。這位知識份子一臉不屑:你太偏激了,樣樣看不順眼,只是一個名而已,統一了方便。

我說,這不是偏激,也不是吹毛求疵,而是原則問題。他向他老婆不齒地一笑,沒有理我。因為我侵犯了他的Ego、權力和面子,而他們兩位,都支持香港的民主派。
只有傻子才有Ego,尤其文人。夏千福是做大事的人,美國是文明大國,並無此小家敗氣,所以在全球成功,但是也偶爾有錯誤判斷。

這個主管的咀臉,我今日還記得。一切求方便,特首何必直選?中國委派,也統一而方便。香港是不需要什麼一國兩制的,夏千福會改掉「弗吉尼亞」,他不知道,一個民族的深層愚昧,改不掉。

陶傑

Ref.: Apple Daily

Friday, September 13, 2013

毓民發火 !!



各位朋友,昨晚毓民動真火了 !!

17:00 後開始聽,超火爆 !!!!!!

Sunday, August 25, 2013

Churchill - Change



來自美國的獨立樂隊  Churchill (令人想起丘吉爾),今年年中解散了,不過年頭這首 Change 真的很正...

近期最愛 (Ben's Choice - Summer Sessions)

近期真係好多出色音樂,區區樂在其中,以下是幾首值得推介曲目...

King Charles - Coco Chitty

Cymbals - Like An Animal

Youth Lagoon - Montana

Old Man Canyon - Phantoms And Friends

Annie Eve - Elvis

Papa - If Youre My Girl Then Im Your Man

Pacific Air - Move

Friday Night - The Last Royals

Gold - Alchemy

When The Night Falls Quiet - Birds Of Tokyo

Catch The Sun - City Riots

Matter Of Time - Fierce Bad Rabbit

Asleep - Makthaverskan

British India - Plastic Souvenirs

British India - Summer Forgive Me

Wildlife - Lightning Tent

Vigo Thieves - Steal Your Heart

Talisco - Your Wish

Churchill - Change

American Authors - Best Day Of My Life

Hunter Hunted - End of the World

Ivan & Alyosha - Running For Cover

The Colourist - Yes Yes

Fossil Collective - Let It Go

Groenland - Criminals

Still Corners - The Trip

Saturday, August 24, 2013

游水黃花魚

區區年逾古稀幾十年來從來沒有見過游水黃花魚,最近一周之內,不但開了眼界看過游水的鮮活黃花魚,而且,還有口福吃到鮮活黃花魚煲飯。

說老實的,個人對黃花魚評價並不甚高,相信同代人都有同感。

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前黃花魚是平常之物,當大造之時價格甚廉,粵菜業界把外省菜館之黃魚上桌奉客引為笑柄,因為這種粗魚就是作員工伙食多吃兩餐也招不滿,怎會料得到時至今日竟然會變得如此矜貴。

黃花魚的優點在肉豐而無細刺,但卻有魚味薄的缺憾,故須以濃味相配以補其不足,例如糖醋黃魚、紅燒黃魚、雪菜黃魚之類。

潮州菜「普寧豆醬蘿蔔煮金龍」是個人最欣賞的黃魚食制。潮州話稱黃花魚為金龍,黃花魚借了豆醬的濃郁鹹鮮味和蘿蔔鮮甜頓然滋味豐美起來了。

以幾両重的小黃花魚作凍吃的「金龍魚飯」,本來平淡的魚味一蘸普寧豆醬也便脫胎換骨鮮美起來。黃花魚煲飯滋味不錯,可惜未備普寧豆醬作佐料。

區區以作客之身不便問價,不知這條游水黃花要破費多少銀両了。

專欄電郵:mcwriter@sharpdaily.com.hk

唯靈

Ref.: SharpDaily

Thursday, August 01, 2013

Johnny Marr - There is a light that never goes out



Morrissey 版本聽得多,大家聽聽其天才結仔手,被譽為過去30年,英國四大結他手之一 Johnny Marr 版本,又係動聽得沒話說 !!!!!!!!!

Of Monsters and Men - Little Talks at Glastonbury 2013



英國 Glastonbury 2013 音樂節真係超正,來自冰島既Of Monsters and Men,無得彈 !!!!!!!!!!

Hey! Hey! Hey!

I don't like walking around this old and empty house.
So hold my hand, I'll walk with you my dear

The stairs creak as I sleep,
it's keeping me awake
It's the house telling you to close your eyes

Some days I can't even dress myself.
It's killing me to see you this way.

'Cause though the truth may vary
this ship will carry our bodies safe to shore.

Hey! Hey! Hey!

There's an old voice in my head
that's holding me back
Well tell her that I miss our little talks.

Soon it will all be over, buried with our past
We used to play outside when we were young
and full of life and full of love.

Some days I feel like I'm wrong when I am right.
Your mind is playing tricks on you my dear.

'Cause though the truth may vary
This ship will carry our bodies safe to shore

Hey!
Don't listen to a word I say
Hey!
The screams all sound the same.
Hey!

Though the truth may vary
this ship will carry our bodies safe to shore

You're gone, gone, gone away,
I watched you disappear.
All that's left is a ghost of you.
Now we're torn, torn, torn apart,
there's nothing we can do,
Just let me go, we'll meet again soon.

Now wait, wait, wait for me, please hang around
I'll see you when I fall asleep.

Hey!
Don't listen to a word I say
Hey!
The screams all sound the same.
Hey!

Though the truth may vary
this ship will carry our bodies safe to shore

Hey!
Don't listen to a word I say
Hey!
The screams all sound the same.
Hey!

Though the truth may vary
this ship will carry our bodies safe to shore (x3)

More lyrics: http://www.lyricsmania.com/little_talks_lyrics_of_monsters_and_men.html
All about Of Monsters+And+Men: http://www.musictory.com/music/Of+Monsters+And+Men

Tuesday, July 30, 2013

你也可做莫札特

若要選歷史上五大天才,莫札特必然榜上有名:他5歲懂作曲,8歲以鋼琴和小提琴作公開演奏,雖然只活到35歲,但已為世人留下大量不朽作品。要不是生來便有曠世才華,不可能年紀小小便有如此驚人的成就吧?

不過,大部份人卻忽略:莫札特父親也是有名音樂家,更是有心「谷」子成龍的嚴父,別的孩子在玩泥沙,莫札特已不停接受特訓,據估計,他滿6歲前已練習音樂3,500小時。其實,我們驚嘆幾歲大的莫札特是天才,是潛意識上把他和同齡孩子比較;如果把他當時的音樂造詣,與其他受過3,500小時訓練的人相比,不會如此震撼。

體壇也有很多類似例子。我在本欄介紹過,阿加斯年紀小小便接受父親「死操爛操」;老虎活士同樣在父親監督下,兩歲開始學打高爾夫球;雄霸女子網球十幾年的威廉絲姊妹,亦是三、四歲學打波;碧咸小時候常一個人在公園練習斬波,往往在同一位置斬上幾小時,他說:「我的秘訣就是練習。」難道所謂天才,實則是從小苦練的成果?

要驗證這理論並不容易,總不能在平衡時空,以正常方法養大另一個「莫札特」,看他日後成就如何吧?但瘋狂科學家Laszlo Polgar想出一個實驗,不僅付出20年心力,還用女兒當白老鼠。

用女兒當白老鼠 締棋藝天才

Polgar是匈牙利教育心理學家,相信訓練可創造天才,但理論和著作乏人問津,便把心一橫,結交女性筆友求偶(那是1960年代),講明目標是結婚生孩子,然後窮畢生精力把他們訓練成天才。他的儍勁居然感動到一個烏克蘭少女,婚後生下三個女兒。

Polgar特別選擇了國際象棋作為訓練女兒的才藝,原因是音樂繪畫等沒有客觀評價標準,棋藝卻有國際認可的棋力評分,適合實驗用途。

Polgar並非象棋專家,太太更是一竅不通,他只靠閱讀象棋大量書籍以傳授女兒。為了爭取時間訓練,他索性把女兒留在家接受「家教」,沒送上學校。但Polgar的方法不單純是「催谷」,也着重培養女兒對棋的興趣。現在三姊妹已是中年人,回憶童年時光都說,雖然大部份時間在棋盤度過,但從沒感到沉悶和難受,因為她們都喜愛下棋。

實驗結果如何?大家姐Susan,14歲便攀上女子世界第一位,在棋手生涯贏過四次女子世界冠軍,21歲更成為首位躋身「大師」(Grand Master)級的女棋手。

二姐Sofia,贏過多次女子青少年冠軍,成名作是14歲時,在羅馬一次比賽連續擊敗多名男子「大師」,並被棋評人評為史上最偉大勝利的第五位。

三妹Judit,15歲成為史上最年輕(包括男女棋手)的「大師」,雄踞女子世界第一達十幾年,公認為史上最偉大女棋手,手下敗將包括卡波夫和卡斯巴羅夫。

可能不少怪獸家長讀到這裏,會躍躍欲試。我和姚太都信奉讓小朋友自由快樂成長,分享這些「苦練出天才」故事,並非鼓勵催谷,而是這背後的道理有更深層意義。

你曾經想過:「我不是XX材料」、「我沒有XX頭腦」嗎?根據我毫不科學的統計,身邊七八成女性朋友都認為自己「天生對數字不敏感」。

但假如音樂體育下棋都可以功多藝熟,缺乏數學細胞論還站得住腳嗎?專家指出,那些能做複雜心算的神童,都是憑熟習把數字分類記憶法和速算法,輔以大量練習,即是說人人都可學得來。也有研究把百貨公司的熟練收銀員和數學神童比賽乘數,結果收銀員儘管教育的水平不高也能勝出,這同樣證明訓練重於天賦。

毅力與成功掛鈎 追夢不怕遲

史丹福心理學教授Carol Dweck研究發現,相信數學能力由後天努力決定的女孩子,成績跟男孩等量齊觀,更重要是,她們遇上困難題目,會視之為挑戰,加倍努力;反之,認為才能由天賦決定的,碰上難題較容易放棄,久而久之,數學能力果真會落後。因此,我那些女性朋友,可能全是社會傳統性別定型下的受害者。

Dweck建議父母應對孩子從小灌輸「能力=努力」,連稱讚用語也要小心,避免說「你真是有天份」,而是說「看你努力得到的成果」。

這對父母而言並不容易,因為直接讚許「你真係叻啦」,會較討孩子歡喜,但Dweck將之類比為糖果,是孩子愛吃、但卻是有害無益的食物。

另一位心理學教授Angela Lee Duckworth,有一個超過100萬次點擊的TED演講,她研究過學生、教師、商界和軍校學員,發現天賦條件與成就並無必然關係,甚至有時是成功障礙;唯一與成功掛鈎的個人特徵,是毅力(Grit):對長遠目標有近乎偏執的堅持,不會輕言放棄。她認為,這正是父母應(近乎偏執地)努力培養孩子的目標。若說莫札特阿加斯有甚麼過人天賦,肯定包括超越成人的毅力。

至於各位大人朋友,你有甚麼未完的夢嗎?40歲才開始又如何?聽聞周潤發40歲才開始學英文拍西片;人到中年為興趣轉行、創業,或愛上跑步、挑戰馬拉松以至三項鐵人的,亦大有人在。用刻苦和毅力去追求夢想,正是你給孩子最好的身教。

Angela Lee Duckworth的TED演講網址:
http://www.ted.com/talks/an......he_key_to_success_grit.html

姚崢嶸

Ref.: Apple Daily

電波中女遊中歐

《蘋果日報》最近直擊一個廿幾歲電波少女的西藏之旅,畢竟孭背囊去流浪真是十八廿二時的浪漫情懷。我一半人生都是勞勞碌碌度過,決定人到四張,要重拾十八廿二未做的事情。於是我這位中女人生第一次孭起背囊來個電波之旅,是我繼廿幾年前去美國之後,第一次讓自己放這麼長的假期,目的地是歐洲中部。電波之旅的意思就是今日唔知聽日事,許多行程都是之前一日才決定的,跟我以往做立法會議員時一日安排好八個會議簡直是天淵之別,沿途「符碌」爆笑事情不絕。

我的行程從捷克開始,匆匆看完布拉格便去遊覽中世紀小鎮Cesky Krumlov,那是世界文化遺產,被稱為歐洲最美麗的小鎮之一。我從布拉格坐火車去,碰着火車誤點,那位不諳英文的火車職員跟我解釋:「Five minutes, no train.(五分鐘,冇火車。)」我聽得一頭霧水,想要追問又言語不通,可幸原來他們提供巴士接駁。在巴士上重遇之前跟我同處一火車車廂的日本夫婦,我們便在巴士上互相照顧,落車後一同走路往市中心。夏天的歐洲太陽很晚下山,我們沿着山路落斜,已見城堡在峭壁之上,懸崖下是一條河流,靚到不得了。終於走到市中心,日本夫婦找到自己訂好的酒店,我還未知道自己的酒店何在。我跟他們道別以後,背着大背囊在又彎又窄的石春路左穿右插,搞了一輪終於發現自己的酒店了,便拖着疲憊的身軀進去登記,竟然就在大堂跟那對日本夫婦碰個正着!原來我跟他們住在同一酒店,人家老早到達,我卻像個迷途羔羊般摸來摸去,實在失禮死香港人。

我在香港好歹算是個公眾人物,在公眾場合總要有點節制,這次人在異地立即釋放自己,看見美食就飛擒大咬,遇上陌生人也可九唔搭八亂噏一餐。我從捷克去奧地利,再去匈牙利,在遊覽布達佩斯後,便去參觀北部第二大城市Eger。Eger是古城,有老城堡、古建築、舊澡堂,不過像我這種貪吃之人,最吸引的是佳餚美酒。Eger是匈牙利著名釀酒區,該區出產的紅酒更被稱為「Bull's Blood」,還有許多很好的餐廳。一晚我獨自在餐廳吃飯,當然坐室外,有音樂,又有優美的日落,十分滿足,看見對面有班亞洲遊客經過,看樣子也在覓食,我忍不住向他們揮手,用手勢表示「呢間正嘢」。他們一行十幾人進來,原來是台灣人,還要來自我好鍾情的台北。這時我已不知叫了第幾道菜,小女子太喜歡試新菜,一個人叫了好幾樣,最後一道實在吃不完,於是便麻煩廚房分了一半跟那班台灣遊客分甘同味,大家便這樣聊了起來,其中一個原來是專門研究中東的教授,似乎下次去中東旅行可以請教他了。他給我遞上卡片,我卻沒有帶自己的,做一個無人認得的電波中女,感覺真爽。

但這回最多的笑料發生在斯洛伐克。我去著名的國家公園Slovak Paradise行山,事前係威係勢買了一本行山徑小冊子,粗略掌握每條行山徑的難度和所需時間後,選了一條要行四個半鐘的路,再買張1:25,000的地圖,精密到不得了,以為包保冇錯。誰知如此裝備之下,我這位電波中女竟然也行錯路。既然手上有地圖,食物和水還可以撐一段時間,我決定將錯就錯,由四個半鐘頭的「家樂徑」突然變成七個鐘「毅行者」,身上的清水和食物乾塘前,有個大型補給站,讓我這個餓鬼可以撐到最後。唯一的難題是,我這個有畏高的人,平時行吊橋都會腳軟出汗兼手震,眼前的山勢陡峭,腳下是鐵架,旁邊是瀑布。我明明心內顫抖,但唔嚟都嚟咗,惟有硬着頭皮往上爬。錯有錯着,新路線讓我看到國家公園內最懾人和最秀麗的一面。終於走完,還來得及在搭最後一班車前來杯大啤慶祝,不過兩隻腳趾就這樣起了水泡!

為了獎勵自己奮勇上山,去到斯洛伐克High Tatras的Strbske Pleso後,決定要豪一點住在湖邊精緻的酒店,我還「懶」浪漫,在黃昏之時在湖中泛舟欣賞日落。我雖然奀挑鬼命,但平時也有健身的,何況兩年前我還是立法會議員時曾經參加過國際龍舟賽的「名人扒浴缸比賽」。我還記得當時嚴陣以待,跟我的助手組成「差啲浴袍團」,在舊政府總部辦公室內練習,兩個人一前一後坐在兩張木椅上,各舉一把雨傘拚命地划。我以為有這些「往績」,這回在斯洛伐克泛舟賞夕陽應該好易,誰知單人划艇和雙人划艇真是天淵之別,一雙木槳距離很遠,而且木槳又重,我覺得自己像舉重一樣。終於划回碼頭,這次到手掌起了水泡!

雖然我這位電波中女「論論盡盡」,最終也無驚無險見識過中歐如詩如畫的風景,那兒青山綠水都是公眾資源,自然景觀無分貴賤人人都可前來欣賞,如果香港也這樣珍惜大自然,我們便不用時不時去拯救像大浪西灣和海下灣等地方,守護它們以免變成有錢人的私產了。

陳淑莊

Ref.: Apply 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