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27, 2010
Maximilian Hecker - Nana
以前推介俾阿Po 聽, 佢愛不釋手, 對呀, 來自德國既唱作人Maximilian Hecker, 夜晚一個人, 靜靜地聽佢既歌, 一流!!
最新大碟, I Am Nothing But Emotion, No Human Being, No Son, Never Again Son, 剛剛面世啦!!
Monday, May 24, 2010
廿年來港府三度壓炒風
過去 20年,本港樓價經歷巨大起伏,當樓市火熱之時,政府便會不斷透過手段進行干預。自 90年波斯灣戰爭後,經濟復蘇,負利率情況嚴重,樓市正式進入大升浪。 90至 93年間,平均每年樓價升兩成,有見及此,港英政府推出一系列管制樓花買賣及壓抑炒樓的措施。
97出招樓價 1年跌五成
中原研究部資料顯示,反映二手住宅樓價的中原城市指數於 94年 4月錄得 73.55點高位,政府在同期成立土地供應及物業價格專責小組,宣佈連串打擊炒樓措施,樓價在 10個月內下挫 20.2%至 58.62點。
經歷 95年低潮後,政府放寬樓花買賣限制, 96年樓價開始急速回升,樓價指數一直攀升至 97年 10月的歷史高峯 100.71點。不過,隨着「八萬五」住宅供應量目標,及亞洲金融風暴爆發,香港的經濟及樓價被推進深淵,一年內樓價蒸發 50.2%,重回 92年水平。
港府 04年初恢復勾地制度,住宅供應開始減少,供求漸現失衡,樓價持續上升。 08年「財爺」曾俊華明確反對定期賣地,樓價再升至逾 72點水平,市場已出現反對高樓價聲音。不過,一場金融海嘯,令樓價急挫 24%。豈料,樓價不足半年便完成自我調節,去年首季重拾升浪,升勢更跑贏實際經濟復蘇步伐,一年多時間由最低位 56.78點反彈至 80.68點,幅度達 42%。政府終在今年再度出手,連番出招試圖冷卻樓市。
你話跌唔跌!?
Ref.: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Saturday, May 22, 2010
The Divine Comedy - At The Indie Disco
The Divine Comedy's new single Indie Disco is out on 23rd May 2010!!
The Divine Comedy - At The Indie Disco
We go down to the indie disco every Thursday night
Dance to our favourite indie hits until the morning light
At the indie disco, the indie disco, at the indie disco yeah
We've got a table in the corner that is always ours
Under the poster of Morrissey with a bunch of flowers (haha..)
We drink and talk about stupid stuff
Then hit the floor for Tainted love
You know I just can't get enough
At the indie disco, the indie disco, at the indie disco yeah
Give us some Pixies and some Roses and some Valentines
Give us some Blur, and some Cure, and some Wannadies (agree!..haha)
And now we're moving to the beat
And staring at each other feet
I wonder if she fancies me
At the indie disco, the indie disco, at the indie disco yeah
And when it's over and I'm freezing on the night bus home
I think of her and I sing the words to my favourite song
She makes my heart beat the same way
As at the start of Blue Monday
Always the last song that they play
At the indie disco, the indie disco, at the indie disco yeah yeah yeah...
At the indie disco... the indie disco... at the indie disco yeah
Stornoway, it's Stornoway!!
五月有好多盛事, 政治 516!!
音樂有524同531
531 --Divine Comedy new album, Bang Goes the Knighthood, is scheduled for release on 31 May 2010!!
524!?
唱片公司4AD 旗下矚目新星, Stornoway !!
Debut album, "Beachcomber's Windowsill" due to be released on May 24th 2010!!
真的是千呼萬喚始出來呀~
Train - Hey, Soul Sister
516過後, 各位大大, 都想聽下Ben's Choice on Music...
來自美國Train既2009年唱片Save Me San Francisco.
"Hey, Soul Sister" 係佢地既頂級大熱之作!!
「信你老母」廣告
「信你老母」廣告
早兩日,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發放了兩條政制方案電視宣傳片,一條叫「原地踏步,點會有進步?」,長三十秒;另一條叫「信任,讓夢想成真!」,長一分鐘。兩條片都有「噏撈」到「U貼」(YouTube),即時惹來網民的最大反應是「你老母又想昆我」。
「原地踏步」那條宣傳片的故事講一位疑似那位擁有「環頭金融地踎智慧」的銀行高層之女性物體走去學跳老舞,卻遇上一個只識教「一二三、一二三,一個轉身還原基本步」的老師,搞到愈跳愈無癮,藉此帶出政制原地踏步恐怕會搞到名媛情緒低落這個十分之似娛樂頭條的訊息。可惜,有位樣子有點似阿拉丁的拉丁舞王告訴游某人,跳舞,尤其是跳老舞,基本法是還原基本步,這個基本功打得不好,到頭來都會退步。
至於「信任」,說的是有個九十後純情學生妹為了豔壓中學畢業派對,而自行設計了一條裙,跟手就叫忙到隻狗的時裝設計師老母幫她「密密縫」。但見那匹用來造裙的布一直都沒有動過,純情學生妹就打定輸數,說什麼「媽咪咁忙,一定趕唔切整我條裙啦」,然後露出十分之失望的表情,顯然懷疑一切。好了,到了畢業派對當日,純情學生妹一覺醒來,就發現那條裙已經整好,高高掛在牆上。最後,大家就會聽到一把磁性過磁浮列車的男聲說:「信任,讓夢想成真,請支持二 ○一二政制方案!」這條宣傳片,除了帶出「慈母多敗兒」這個十分之勸世的訊息之外,好明顯是想七百萬香港人「信你老母」。而根據文化人類社會心理學家的詮釋,這個「你老母」,很大可能是指偉大祖國。
游某人實在很喜歡這條宣傳片,因為其最重要的訊息其實是:「不信任,讓夢想成真!」不信可上「U貼」重看,自會發現純情學生妹明明不信任其含辛茹苦的媽咪,但最終還是依時依候有靚裙着。由此可以推論,苦媽媽其實是知道純情學生妹不信任她,這才的起心肝捱夜趕工也。所以,一句到尾,最重要的還是「千祈唔好信你老母」。
游清源
Wednesday, May 19, 2010
政務司司長唐英年,被教師同學生同時寸爆
Quote 自Facebook 一位朋友
Siu Ding 支持庇理羅士女子中學的吳美蘭老師,你係英雄!
政務司 司長唐英年 早上到銅鑼灣 一間中學,與學生對話。有老師表示,學校推行公民教育,理應鼓勵學生行使公民權利投票,但特首及司局長帶頭不投票,是反面教材,令教師無所適從。
她詢問唐英年若2017年普選 特首,市民該不該投票;又舉起「我要有權選特首」的標語,在場大批學生歡呼。唐英年回應,政府在每次選舉都有強調,投票是公民責任,但選民應獨立思考才決定是否投票。
......相關報導: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news_video/index.php?news_id=333053
Tuesday, May 18, 2010
賽後分析
呢兩日, 聽得最多就係17.1%...阿哥, 呢個只是臨時數字, 是否真的17.1% or >20%, 根本未知, 唔係我吹水, 大家睇睇...
立法會補選投票率臨時數字
************
立法會補選今日(五月十六日)上午七時三十分開始投票,截至晚上十時三十分,共有約579,000名登記選民投了票,臨時累積投票率約17.1%。
請注意投票人數只作臨時參考之用。
完
2010年5月16日(星期日)
香港時間23時45分
有一樣野可以肯定, 五位勇士 + 大專2010 , 得票數字係500787!! 呢個數字, 多過03年71, 當年警方公佈當日下午六時的參與遊行人數為35萬人, 今次500787, 係真真正正既實票, 科學, 仲要係選民, 當年遊行係包括非選民呀!!
呢個戰果, 好多人覺得係失敗, 事實上個情況就好似係一隻好有質數既馬, 初出跑過第五, 全場噓聲, 話冇料到, 第二仗(2011區議會) 同第三仗(2012立法會選舉)咪跑第一兼大勝咯, 信不信由你! 呢個唔係WISH, 係FACT!!
今次打壓, 更是空前, 選舉事務處 (票站不就腳), 街板(唔收), 村公所(唔借出做票站), 廣告冇左「左麟右李」出黎叫人投票, 大眾傳媒冷處理, 民主派唔合作, 工聯會, 民建聯, 自由黨杯葛, 低投票率, 有何出奇!? 出奇的是呢班仆街, 將個責任推晒落黎, 簡直不撚知所謂!
最令人覺得可恥, 係突首竟然帶頭唔投, 實在是全球奇聞, 投票係公民教育, 就好似屙完尿要洗手, 你竟然話唔投, 荒謬絕倫!!
成班契弟, 要不是1月15日港澳辦聲明, 全部跪低, 你們會不參選嗎?
小弟一向愛預測, 颳風, 股票, 準到爆燈 (詳細不表, 大家睇番之前既文章) 今次我又係到大膽講句, 各位大大, 以此為證, 50萬人上街, 阿董腳痛落台, 阿曾唔會!? 我就唔信啦, 各位, 兩個月, 係兩個月!!!!! 我地將會見到一位新特首!
着「禮義廉」 Tee投票受阻
西區選民王先生噚日着住件諷刺民建聯無恥嘅「禮義廉」 T恤去投票,行到門口已經被警員同工作人員眼超超,核對身份證準備攞選票時,票站主任話着呢件 T恤唔能夠投票,要求王先生換第二件衫再嚟過。
王先生同八方講,當場無明火起,質問主任憑邊條法例禁止佢着呢件衫去投票呢?主任啞口無言,惟有畀佢投票。王先生話已向選舉事務處投訴,「件衫冇鼓吹暴力,票站主任唔可以政治審查。」佢話有朋友着同一件 T恤在柴灣投票冇阻滯,證明部份票站人員亂嚟。法例禁止喺票站內同禁止拉票區展示、穿着或戴上助選衣飾,民建聯杯葛今次選舉,着民建聯「禮儀廉」 T恤唔算違規。
李八方
![]() |
有選民着上禮義廉 T恤投票,遭票站人員留難。 |
Ref.: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身為中國人的我們
昨天去票站投票時,筆者想到自己的一次親身經歷。
國人不能向中共說不
○九年十二月,內地《零八憲章》起草人劉曉波被判十一年寃獄,本人與社運朋友發起到羅湖邊境投案,向內地執法人員承認自己有份簽署《零八憲章》,並願意與劉曉波共同進退。
其間投案隊伍中,連同筆者三人被公安扣留在內地邊防問話。公安在本人身上搜出三本書,第一本是托洛斯基《被背叛的革命》,公安問這是甚麼書?我答:「共產主義的書。」公安隨手把書擲到地上,爽快答「共產黨的看個屁」(這是出自中共執法人員的口)。同時又搜出第二本書《長毛直說波政不分》,顯然內地人對長毛或波感興趣,在場多名公安輪流傳閱。
最後搜出第三本,這本書搜出後各名公安都眼前一亮,全都細心閱讀,這本是《來生不做中國人》。其中一名應該是八十後的年輕公安看着《來生不做中國人》近半個多小時,他其後在釋放我和同伴回香港邊境時問我:「香港有沒有言禁?」我簡單回答:「沒有。」就在我輕鬆回答後,從那名八十後公安臉上的微笑,我始知甚麼是欣喜。
這次事件我有很大感觸,我心想:「如果公安們或全中國人有一次表達的機會,結果將會如何?」有一次機會,中國人可以理直氣壯地向中國共產黨的統治說不。有一次機會,他們會推選一名濟弱扶傾、義無反顧的政治人物。有一次機會,他們會希望中國能成為一個合乎人性的國家,在這裏不再有恐怖使得國民不想再做中國人。可是,他們沒有。
影響中國未來的一票
在中國土地上能有這樣表達的機會就只有香港。在近代歷史,香港從來都是中國的民主發展、萌芽的重要之地,無論是清末力主君主立憲的康有為以及鼓吹革命的孫中山,還是支援八九年北京學運,六月四日後成為保護民運人士出國的中途站,香港都主動承擔其特殊責任。香港人應該銘記曾發生過的歷史,為內地國民達到民主理想盡一己之責。
香港人不會怕因公開表態而被當權者秋後算賬,不記名投票亦保障每位選民。
香港人在五一六投下的,不僅影響香港,也是影響中國未來的重要一票。
曾浚瑛
自由撰稿人
Ref.: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特首不投票,所以我要投!
從聲明看出兩大罪狀
特首鬼鬼祟祟的在星期五晚上十時半發聲明,宣佈他和他屬下的問責團隊不會在補選中投票。單是這個聲明,就可看出特首兩大罪狀。
一、曾蔭權的團隊,真的每一個人都不想投票嗎?投票不投票,純粹是個人決定,理論上毋須向他人交代是否打算投票和投給誰。根據《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第十三條,任何人使用施用武力或脅迫手段,以誘使另一人在選舉中不投票,就是舞弊行為。曾蔭權要代表團隊發聯合聲明,有兩種可能情況,一是事先要各人表態、交代投票意欲,而這種交代必定是具名的,這形同脅迫;二是根本沒有詢問各人意向,自行代團隊眾人決定投不投票。
政府高官在脅迫下集體不投票,是牴觸上述選舉條例的、是違法的。當然,相信不會有高官願意出來頂證受脅迫,因此要入特首的罪,可說是異想天開。但這正如二十一年前六四後袁木說天安門廣場沒死過一個人般,與人人皆知的事實相悖。
二、這是一場正式的、合法的選舉,無論你怎麼詮釋這次選舉,但結果都會產生五位立法會議員。既然有選舉,既然會有議員在這次選舉中產生,政府就應該帶頭參加。我家中的嬤嬤,每一次選舉,都可以有不去投票的冠冕堂皇理由;看來,特首比我家中嬤嬤強不了多少。
有責任維護選舉制度
香港的老闆們,只看行動,只問結果,那理會你有甚麼理由?當你的行動是錯的,不論你有甚麼理由,你都是錯!特首要對付公投、對付泛民,可以,請你依法進行;你打算修例麼?可以,請你修好例之後再說,在未修例前,請你依法、依你的責任辦事!一日這是個合法選舉,你一日有責任去維護這選舉制度!
曾蔭權,你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
我投票,因為我知道你不想我去投票!
白月泠
自由撰稿人
Ref.: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Sunday, May 16, 2010
煲呔教壞小學生
噚日有個教師聯絡八方,話煲呔身為特首,卻竟然連小六學生常識都冇,政府日後如何推行公民教育?呢位老師話,小學六年級常識課本,第一冊第二課有篇課文《權利與義務》,入面教導學生甚麼是公民權利、義務,第一樣公民應盡義務就係參與投票,呢樣嘢小學生都識,特首卻帶頭反其道而行,真係好離譜。
特首其身不正,唔去投票,以行動教壞小學生,好彩小學教科書冇教學生有義務同責任跟住中央河蟹。
![]() |
小學生課本都有教要去投票,高官卻做唔到榜樣。 |
(李八方)
Ref.: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請投下自私自利的一票
相比之下,該遵守集體負責制的行政會,其召集人經常對可能是來自集體商議出來的政策不負責,跟政府政策唱對台戲,尤其在房屋政策上,最熱衷於顯示個人有獨立意志,為其眼中的公眾利益不惜破懷規則。如果這是出於公心,好算是義舉,而有違常規,又能不能稱之為起義呢。
問責官員眾志成城不投票,理由是這次補選有違常規,毫無必要。早知今日何必當初?負責政制的那位局長,當初就不必鼓動建制派參加這不必要的補選;一收到聖旨,一聲臣在,民建聯主席於是也忘記了最初如何磨拳擦掌派員出擊。所以,是否沒必要,似乎也不用多說了。
一般說法:請投下神聖的一票。然後,一呼籲眾人為眾人之事去投票,就動用到「為良心為公義」出一分力,別讓選民太沉重。看行會召集人梁振英先生奮起義助居者還沒其屋的舉動,他投復建居屋一票,你猜猜是出於公心還是私心呢?而一眾選民,投他人一票,最終也不過是為自己的利益而投,又沒有一個團隊要你投就投變相公投五子。也別說甚麼盡公民責任了,這次由公眾投出對於爭取普選及廢除功能組別的意向,也可視為每個人為自己未來着想。如果神聖良心公義惹不起一些人的興趣,說到自利,不爭取一下才真對不起自己。
換個說法,「請投下你自私自利的一票」也不算怪論,實情正是如此。
(林夕)
Ref.: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此時不投,更待何時
五區公投,政府帶頭不投。特首不想或不敢表明投還是不投,更有問責官員適時放下推廣公民教育的責任,識時務地肯定不會去投票。有人會說,這是立了個壞榜樣,但我們做甚麼不做甚麼,幾曾有視官員為表率楷模?
推廣校園驗毒計劃,濫藥的都明白這是不可一不可再了麼?民政事務局推廣國情教育,那被閹割了的國情,眾人都服了麼,有遵從欽定的範圍了解關心國情了麼?按這不算潛伏的規則看,加上目前政府民望,官員變相抵制這次選舉,可能還有助投票意欲也說不定。
最初五區公投還沒有「違憲」時,民建聯及自由黨皆蠢蠢欲動想分一杯羮參與,即便選不上也有助第二梯隊多曝光。說是公投也好補選也好,忽然「違憲」後,北風吹來冷處理策略,原屬共犯的便變臉反公投。
幹得好。這表示他們不是不想參選與投票,而是害怕這次公投,故跟政府立場一致。一致告訴和教育我們,這次投票的確會證明了一些他們不想面對的實情,赤裸裸在空氣中成型。
而往後,不管政改方案是否有了完整的,不缺筆畫的信與行,一旦政府回復常態大力鼓勵我們投票,再次大力呼籲投票乃公民責任時,我們是否可按這次的變臉而懷疑,幹嘛那麼積極?莫非方案已設計到天衣無縫,所謂普選,已有天網篩選,密而不漏,安全係數與防火牆足以安居平五路,能讓你選,任你怎選,也不離北京西環的五指山?
所以,本來對五區公投同不同意也好,對不同爭取的手段有何看法也好,此時不投,更待何時?因為有人不想我們投,怕我們投。將來大方鼓勵來投,反而要小心藥石亂投也不能回春了。
(林夕)
Ref.: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Saturday, May 15, 2010
誰人最大?人民最大!誰人話事?人民話事!
讓我們一起為公平、弱勢、飯碗、教育、良心起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十三億人民,能夠為民主而投票的,就只有我們數百萬香港人,起來吧,不願做奴隸的香港人,5月16日,投下歷史性的一票!!!
Friday, May 14, 2010
謝x俊, 最無恥! (Part 1)
香港商業電台策劃總監
黃永先生
黃先生永勛鑒:
在今早 貴台舉辦之立法會九龍西選區直播論壇上,正當候選人黃毓民與白韻琹在進行辯論期間,現任功能組別議員謝偉俊突然強闖直播室,指嚇在場的候選人黃毓民,粗暴干預選舉論壇的進行。在論壇下半場進行之前,即播放新聞期間,謝偉俊又一次衝入直播室,滋擾候選人,貴台亦未有制止其搗亂行徑。
首先,此直播論壇進行之中,謝偉俊兩度擅自闖入直播室,影響直播節目之內容,如果謝偉俊發放違反廣播條例的內容,貴台如何保障 貴台的節目符合廣播條例之規定?
再者,立法會直選論壇有主持人負責論壇的程序,貴台容許謝偉俊搗亂直選論壇,嚴重破壞市民的知情權,直接威脅言論自由。
本團隊嚴正要求 貴台解釋為何容許謝偉俊一而再擅闖直播室。
黃毓民競選團隊
二零一零年五月十三日
附:
謝偉俊擅闖商台直擋室之短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VPb8DZKSwc&feature=player_embedded
副本致:各傳媒機構
Sunday, May 09, 2010
那一票,為未來而投
透過一人一票表達意見
公投運動兩個最明顯的目的無疑是公民教育和給予市民一個民主表決的機會。而在整個運動的過程中,第一個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被達到了。一場變相公投的運動,儘管被主流傳媒冷對待,但依然成為了社會上被熱烈討論的對象。不管是支持還是反對公投的市民,這場運動都已經進入了他們的生活。儘管如此,前面的道路還是艱巨的,五位辭職議員為我們創造了機會,五位大學生為我們保證了競選活動能夠啟動,接下來,就是選民的責任了。
五區公投的選舉,關鍵不在於辭職議員能否回歸議會,而是在於這是一個民主的體現,不論支持或者反對議題的人,都可以透過一人一票表達意見。在目前香港的政治制度下,民意從沒有被真正反映,相反,既得利益者往往會透過一些似是而非甚至指鹿為馬的數字或論述去扭曲民意。真正可以令民意透過民主過程被反映的,只有這變相公投。若然公投運動能夠得到市民的支持,長遠來說它將成為一個讓人民自衞的武器,可以避免民意被政府扭曲,面對重大議案的時候,公投便擔任仲裁的角色。
杯葛公投運動就是杯葛民主,踐踏民意。因為在公投的表決過程中每個人的票值都是相等的,所以任何人都不可能否定公投的民主本質。杯葛公投其實就是害怕民意被具體地反映出來,因為如果社會上大部份人都不支持公投派議員,或不支持他們所提出來的議題,那麼他們自然會在民主的過程中被淘汰。若果他們仍然能夠透過公平的選舉過程回到議會,那就反映了他們的行動以及議題得到多數市民的支持。當中的邏輯既清晰又簡單,所以杯葛公投的人根本就是害怕民主,他們知道自己只是少數,所以不斷地逃避,他們明知道大部份人的意見與自己相左,所以他們就想盡辦法讓公投失敗。這樣的行為和心態不但懦弱而且卑鄙。
讓大多數人的聲音浮現
林瑞麟說這是一場利用法律空白地帶(走法律罅)所引發的選舉,或許他說得沒錯,但這絕對是一場利用了邪惡制度下空白地帶所引發的正義選舉。它的正義在於它能讓被打壓的大多數人的聲音浮現。這場選舉不只關係到這次的公投議題,也關係到公投這正義的機制在未來能否成熟地運行。所以,反對議題的選民們,如果你們不是卑鄙和懦弱的人,就請你們不要杯葛選舉,儘管去投下你們反對的一票吧!
林培元
英國劍橋大學社會學系哲學碩士生
Ref.: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議席不保留
議席不保留(調寄:愛是不保留)
詞:鯇魚、Frankie
唱:劍玲、Frankie
常聽說政制要向前走
佢 卻無聽市民訴求
人大釋法將普選訴求拎走
拖左咁耐未怕醜
民眾建議佢當做廢話
政策錯哂無人認頭
朝廷欽點的 不會代表我
掌握我路是旁人的手
CHORUS:
1市民:
誰人受壓迫又投票無自由?
政策傾斜做到嘔也無得 抖;
議案利民都不會被保留,
全部分組點票佢禁掣出手!
*合:
無良暴政雖是仍壓在前頭
社 會公正萬眾一~心堅守
你我共鳴區區快樂公投
投下普選一票信心夠
2議員:
無良暴政雖是仍壓在前頭
社會公 正萬眾一~心堅守
我已決定不將議席保留
讓你拎出一票決定要點走
REPEAT *
18恐怖份子愛落區得嗎?
18恐怖份子愛落區得嗎?
這單買賣,果然問題很多。本欄自開埠以來,除了個多月前在這裡的一篇《分手宣言》得到各界紛紛好心慰問贈言送良方,就以上星期的一篇《電台賣靈魂》榮獲回應最多,踴躍提(質)問熱血聲音紛至沓來,且「生客」不少,從語氣口音估計有些是祖籍維園的 uncles或 aunties,在此特選一些問題一次過作答。
問:說來說去,到底民建聯在商台贊助一個深宵節目,算否廣告?
答:不是「算」,直情「係」。就算純粹付錢的一般贊助,本身已是個廣告行為,何況現在民建聯透過贊助行使權利( sponsorship rights),指定受人錢財的要在節目用它的特定黨員,那就一定是置入式廣告( product placement)了,就算黨員只負責報天氣都是,根本沒有灰色地帶可言,商業贊助,就是廣告一種。
問:置入式廣告有甚麼問題?
答:問題是我頂唔順死口不認那明明是廣告,這叫現代版指鹿為草泥馬,包括電台和廣告商民建聯。(問題更擺明是受授雙方明知那是違規,所以睜大眼說瞎話不認不認這還須認是廣告的廣告囉)
問:可以說多一點關於置入式廣告嗎?
答:這手法多用於廣告不易出現的空間,常見於電影電視情節之中,興起於八十年代,比傳統廣告更攻其不備的一種軟銷法。置入式廣告從來有尺度界線要警覺,上週談過的 Los Angeles Times還刊登過一個更受非議的 L形置入式廣告在其頭版,容許電視節目《 Southland》扮作內文一部分,此舉被痛斥為出賣了'editorial voice',協助廣告商欺騙讀者。莫說電台現在無賴違規,若他朝一日政治廣告可以廣播,置入式做法也要慎之,過則擾民,令人反感,外國從來有置入式廣告過度過界則污染創作/製作獨立的爭議及拜金底線。舉個例, Nike贊助 NBA美國職業籃球,球衣、球鞋置入球賽,可以,但若說老闆 Phil Knight付夠鈔就技癢要落場打足全場,並指明連他表弟、雀友、泳友、 blog友仝人都要同 LeBron James一起打正選,那隊波還是否自主自治?那和打假波有啥分別?「但他落場沒叫你買波鞋喎」,荒謬!笑死人啦, NBA必拒,占士大帝反枱都似!
問:你很不喜歡民建聯嗎?它在節目中擺插自己人有甚麼錯?
答:不關喜不喜歡的事,於我,在這件事上,它的身份就是一個廣告商,廣告商無所不用其極宣傳自己,沒有錯,加插自己人入節目更加天公地道,幾多小美容院大旅行社的老板甚至大企業的高層都有出鏡荷爾蒙氾濫症,粉墨登場軟硬銷自己要多肉麻有多肉麻,這種像付了錢吃自助餐就搏老命狼銷虎 sell的失儀,是很多廣告商的通病,也正因為置入的贊助品兼內容充斥節目每一個細胞,這根本就是一嚿 jumbo size「民建聯廣告雜誌」。
問:節目只是關懷社區,怎是廣告?
答:渣打只是馬拉松,是不是廣告?不必一邊跑一邊叫你開戶口,一邊跑一邊哄你借"P loan"買迷債嘅,這些 event marketing、另出手眼借體育、音樂、慈善、關心社區作軟銷,經包裝扮 friend作一副「我唔係 sell你呀」狀的點子我 5分鐘可以出賣 100個,唔好玩啦,客戶賺的是曝光、好感、企業形象、提高認知度,軟性賺鈔/選票,怎不是廣告?真的全心做好事不為廣告不求聞達的,是黃福榮或台灣菜嬸陳樹菊,不必鏡頭沒有咪高峰,默默付出。
問:商業機構見錢開眼有何不可?(←用感歎號才對)
答:有這個說法,見錢開眼,對盲了的人來說,太過正確。商營機構見錢開眼沒不對,問題是不能同時關掉常識(如說我不知阿媽是女人及「民建聯是政黨咩?」),也關不掉大家的眼睛。塔利班也沒有在港註冊它是恐怖份子,贊助一個《鬍鬚佬打爆 18區》,落區關心年青人打機文化的生意你又做呀?
問:你反對開放平台,容許電子傳媒賣政治廣告?
答:不,我贊成,但這不是今次「包節目」事件的關節眼,要爭取條例修訂是一回事,擺明車馬炮違規,還鬼鬼祟祟以為掩耳盜鈴走到法律罅,是另一回事。懶聰明以一個普選報時廣告明掩棧道,另一個贊助節目暗渡陳倉,更加核突。
問:你認為商台變了質嗎?
答:我不知道,只知商業還要加上政治,再髒也可以。
(畢明(廣告腦作總監/影評人))
Ref.: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五一六勿投票?
五一六勿投票?
「五一六」公投,特區政府一名副局長終於忍不住癢而開腔,官式呼籲市民,不要投票,就是盡了公民責任。
政府怎可以公開叫人勿投票?首先,這個雞棚,是你這個政府花納稅人一億二千萬公帑搭成的。叫人不要投票,你偏花老子這筆錢,還不是騙香港人?
特區政府叫香港人勿投票,有三大管治危機:
第一,參選的人,不止是特區政府恨之刺骨的「公投五大盜」,還有其他參選人。他們都是香港合法公民,享有聯合國人權公約賦與的參選權。
特區政府公然叫選民不投票,亦即侵犯包括「巴士阿叔」在內的所有候選人的政治人權,這些人可以向平等機會委員會投訴:上屆選舉,特區政府拚了吃奶的力叫市民踴躍投票,這一次,我們不管他什麼公投不起義,我們只遵照特區政府的指引,當做「補選」,但特區政府卻叫市民不要投票給我們,這就是赤裸裸的歧視。
第二,如果全香港市民,都擁戴特區政府,假設個個都聽了話,把「五一六」的投票,當做吸毒嫖妓和強姦殺人的犯罪行為,人人都不投票,結果一張票也沒有,「五一六」這天,變成史無前例的「零投票」。
零投票,立法會這五個懸空的議席,兩年之內,就沒有人來填滿。本屆立法會,鐵定五十五人,是一個不合法的團伙,怎樣替你通過什麼屁政制方案呢,大佬?
這一條,如果只是像「人類如果能以光速旅行就可以回到過去」的理論,那麼第三條,都不是理論了,而是現實問題。因為副局長已經代表政府叫市民勿投票了,「五一六」這天,票數寥落,凡得票只有三五百張的「候選人」,五萬元保證金政府都要沒收,這就是政府的搶劫行為了,低票輸掉的「候選人」,可以控告政府,拒絕上交五萬,還要索取精神賠償。
這麼儍B的政府,民望怎不低呢?一個政府可以令人畏懼,但不可以蠢得令市民在心底裏看不起。特區政府不幸淪為這一類,慘哉。
(陶傑)
Ref.: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Wednesday, May 05, 2010
再同毓民chi chat
論語有云:「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我就話屎可忍,怒不可忍也!!
睇到班終極投共普選聯星期日遊行人數, 實在有感而發, 忍不住再同毓民chi chat...
其中一句:「咪好似阿基咁,食屎咯!」一炮雙響,令人暢快!!!!!
Monday, May 03, 2010
潘小濤,串
政黨插手電台節目 如同引入魔鬼
近日,商台接受民建聯贊助,製作深宵節目,惹來極大爭議,而本人在節目中公開反對政黨「包起」電台節目,也引起很多迴響。多數人將焦點放在本人向自己公司「發炮」,而忽略政黨插手電台節目的可怕後果,也不明本人何以反應如此激烈,在此澄清及回應。
有人以為,商台打開門做生意,接受政黨贊助絕無問題,否則如何生存?不過,商台除了是商營公司,也是稀有公共資源「廣播頻道」的持牌廣播機構。這種雙重身份的屬性,要很高管理技巧才能取得平衡,稍一不慎,要麼「見錢開眼」而失諸公義,又或過於清高而無法生存。
形同報章外判新聞版
表面上,有人送錢上門,商台斷無拒絕之理,但商業廣告,跟政治廣告及政黨贊助節目,是三個不同概念。報章除了新聞,還有各類廣告,但政黨「包起」節目,形同將政治版或港聞版外判給某政黨,是引入魔鬼干預編輯的第一步!
對商業廣告,受眾尚可選擇是否接受;但把節目時段賣給民建聯,此例一開,形同邀請政黨干預節目製作,意味着壟斷了廣播平台,不僅對其他政黨不公平,長此下去,電台便淪為某政黨宣傳機器,對言論自由是莫大損害。即使電台收錢之後能堅持編輯獨立,但如何取信於公眾?公信力的損失,是多少金錢也不能挽回的!
政黨在立法會有議席,再加上輿論平台,其游說政府、推銷政綱能力,如虎添翼,變成政府政策及法律條文後,全港市民都必須接受,不能逃避。這就是商業廣告跟「政黨包起節目」的根本分別。
無《政黨法》規管收支
有人說,美國、台灣等地都有政治廣告,為甚麼香港不?沒錯,有選舉就有政治廣告,但不要忘記,這些地方都有《政黨法》,對政黨開支及宣傳作出嚴格規定,各政黨必須定期公開收支,宣傳開支也有限制。若本港也有《政黨法》,並規定傳媒機構的政治廣告比例上限等,則電台播放政治廣告,絕無問題。
本人對商台出賣廣播時段如此敏感,因採訪中國新聞近二十年,見證了台灣為傳媒的「去政黨化」過程,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付出沉重社會代價,迄今仍有政黨千方百計插足傳媒;至於大陸,更是赤裸裸一黨獨裁,中共控制全國輿論,傳媒淪為宣傳機器、喉舌,以致民間無法監察中共及政府官員,貪污腐敗越演越烈。誰希望香港失去如此重要的核心價值呢?
二十三條立法時,法律界人士率先向港人發出警告,指出其可怕後果;豬流感襲港時,醫生等專業人士也教導我們認識及應對這種新型傳染病。作為新聞工作者,對這種破壞新聞自由的做法,自然特別敏感,更何況發生在自己服務的電台?
也有人說,請大家聽過節目再作判斷。在第一集,主持泰山非常專業,表現出色,但這不是關鍵。如果這一開始已破壞新聞自由,造成某政黨壟斷廣播平台的惡果,則無論內容如何精采,都不應為之。我們不用嚐砒霜,也知它致命;不用試毒品,也知它會上癮。問題不在於政黨有否自我宣傳,而在於節目違背了「政黨不許插手節目」的原則。
主要擔心可一必可再
有人說我對民建聯有偏見,才有如此激烈反應。我毫不諱言不喜歡民建聯,既然我對中國共產黨的作為有諸多批評,會對中共的香港代理人有好感嗎?不過,我反對商台接受民建聯「買起」節目,最主要是擔心可一必可再,成為商台向金錢屈服、接受收買而自甘墮落的第一步。幾十萬可買一個時段,幾百萬、幾千萬呢?因此,無論民建聯,還是自由黨、民主黨或公民黨,我都會開腔反對,這事關「不許政黨插手節目」的原則。
不少朋友問我會否辭職,我斬釘截鐵回答:不會,因為我沒有做錯。毫無疑問,我的言論令商台管理層尷尬,對商台也造成短期傷害,而在正常的商業機構,這種違反打工倫理的背逆行為,必須付出代價。但我堅信,言論自由是商業電台賴以生存的基石,商台有更大責任去維護!
以何佐芝之言共勉之
在商台《十八樓 C座》四十周年紀念特刊《十八樓C座為民喉舌卌年》,李我等前輩詳述當年林彬先生遇害經過,而商台創辦人何佐芝先生寫序時,除提及林彬先生遇害,還寫道:「本港民主一天未達成,此劇一天都在反映市民心聲;如得到市民會心微笑及能令高官聽到民意,則吾與是劇同寅皆幸甚矣。最後,祝《十八樓 C座》聲威遠播,繼續本台不移、不撓、不屈之精神服務市民!相信林彬在天之靈,亦可告慰。」謹以此句與商台同事及聽眾共勉之!
潘小濤
商業電台節目主持
Ref.: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曾主席之「球證踢波」
我們尊貴的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表示,必要時他會辭去主席職務,以便在表決時投票通過二○一二政改方案,亦給人「球證踢波」的味道。
身為立法會主席,本身應秉持公正、中立,不偏不倚的要求和期許,就如法庭中的法官一樣,擁有無上權威,剛正不阿,怎可能在審案途中,基於「個人偏愛」,下堂求去,搖身一變成為控、辯雙方其中的一位代表律師?法庭的尊嚴何在?
已不配再當主席
雖然曾主席聲稱,辭任後投票並未違背當初的承諾,但道德操守難免受人質疑,無論最終付諸行動與否,發表如斯言論,其個人誠信、政治人格已經破產,不配再當主席了,就如球賽不會容許一個涉嫌吹黑哨的球證執法一樣。
市民對立法會的整體信任每下愈況,議員表現已經不濟,現在連主席也如斯胡鬧,聲言會製造「人造賽果」,市民當然會「裹足不前」。曾主席今趟真的「陀衰家」了。
丹尼士
自由撰稿人
後感: 老鼠尾巴終於露出來了...
Ref.: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Sunday, May 02, 2010
搞大件事
做娛樂圈的,還是一定要出名好。好的新聞當然最好,但負面消息也不是太壞,No News才是Bad News,那代表你一點都不重要,不值一提。所以最近好友星屑醫生登上了網站搜尋榜三甲,也是威水事。懶理只是One Day或者Two Days Wonder,還是件有用的事,因為憑着名氣,講話不一定大聲點,但肯定多人聽一點。
這位醫生,又醫人,又論政,但也貪靚,是個很妙的人。但身邊總有人覺得這樣的人多事,惟恐天下不亂,怎說是個醫生,就該安守本分做個醫生好了。但話得說回來,他怎樣多事,甚至有人說他搞事,他也沒有忘了本分,一星期七天,風雨不改,還是診症,工作依舊,閒來無事,他不愛喝酒,也不愛靚車,何不多出一分力呢?成名是意料之外,不是當初目標。
就像剛過去的大匯演,也可說是搞事,硬來說,大家就叫在場的歌星明星捐錢,大星捐十萬,小的一萬幾千,大老闆每人捐千萬,即使不表演,可能都籌到兩三千萬了,不如連製作都省便可,何必搞大件事?因為搞大了,人家才關注,錢不是大晒,其他形式的關懷也要緊,災區的資訊也得到廣泛報道。
是否參與的藝人個個無私,並無私心,沒人敢擔保,但名氣也是個應得的報酬。在娛樂圈打滾,玩得大眾傳媒的遊戲,該得明白互相利用這道理,你利用人,人利用你。嫌這說法難聽,可說成你需要人,人也需要你。反正不做白不做,大家眼白白看着大好機會溜走,倒不如人人好好利用時機,搞大件事,為世界帶來點改變。
音樂人
嘉琳
Ref.: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lifestyle/20100502/00327_001.html
註: 星屑醫生何許人也? 「城市再論壇」主持...
http://www.hkreporter.com/myradio/channel_list.php?channelid=289
幾度笙歌人散後
調查說「香港不再是和諧社會」,推算有一百五十萬人支持激烈手法抗爭,這兩句話觸動中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及一眾問責高官的神經,紛紛撰文不認同,甚麼政府一向廣開言路、推動關愛云云。而事實是:政府扶貧無方,對基層關愛不足。有工會綜合政府的數據顯示,最低層員工於一九九七年的每人平均月入有一千八百元,去年卻倒退兩成二至一千四百元,相反最高層的平均入息卻由九七年的二萬六千多元,跳升六成四至去年的四萬三千多元。短短十二年間,兩者的差距由最初的十四點八倍,激增至去年的三十一點三倍。
政府對貧富懸殊問題一味文過飾非,高官自己享受到經濟好轉成果,倒頭來唱香港基層通過「利益轉移」想窮都難!真虧他是搞勞工與福利,這種所謂「利益轉移」只能對索馬里海盜講。有索馬里北部城市商人這樣形容索馬里海盜的生活:他們很招搖——開名貴的跑車,用價格不菲的手機和電腦,住寬敞的豪宅,娶漂亮的妻子。
可恨香港一眾基層不是海盜,他們感受不到「利益轉移」,卻感受到熱鍋上螞蟻的徬徨!老朽出身農家,但知「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俺可不知啥叫「利益轉移」,要開花結果,糞土很重要。煲呔曾逍遙歸來,依然朝朝懶起發春夢?又要放假喇!
施友朋
Ref.: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00502/00184_007.html
Friday, April 30, 2010
毓民再次怒插八婆玲(29/04/2010)
毓民罵人, 經典youtube再現!! 星期四 (29/04/2010) 毓民先罵「劉小街」,再罵「八婆玲」,仲要係即場打電話炮轟八婆,繼而罵「八搵琴」,真係超經典!!!!!!! 激讚!!!!!!! 毓民好野!!!!!!!!!!
Tuesday, April 27, 2010
Pet Shop Boys X 城市再講壇
重溫前星期日「城市論壇」,再聽番「城市再講壇」4月19日o個集,維園阿哥炮轟卿姐,令人聽得暢快,更令人驚喜的是,節目中播出Pet Shop Boys - Being Boring,一隊我中學時期超級喜愛既組合!!!!!!!!!!!
維園阿哥真係維園阿哥,不但有sense,而且有taste,識貨!!!
城市再講壇: http://www.hkreporter.com/myradio/channel_list.php?channelid=289
呢段片係Pet Shop Boys 2009年係英國攞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Music at the BRIT Awards既表演片段, 真係超正!! 重溫再重溫, Suburbia, What Have I Done To Deserve This?, Always on my mind, Go West, It's a sin, West End Girls...首首經典, 同場還有The Killer's Frontman Brandon Flowers 同埋Lady GaGa,兩代音樂人, 同台演出, 真係超經典~~~
Sunday, April 25, 2010
口水鬥強權
(明報)2010年4月25日
【明報專訊】周日正午維園 涼亭舉行的《城市論壇 》曾經長期是這幅畫面﹕身穿的確涼短衫褲涼鞋的「維園阿伯」舉手發言,話語邏輯難明但總有一句﹕「民主派 反中亂港。」場外另有阿伯拿著大聲公問候人祖宗十八代。觀眾席除了阿伯和學生之外只有小貓三數隻,電視機旁邊的香港人一見《城市論壇》就知夠鐘熄機落街飲茶。
直至4個月前,「維園阿哥」出現,光芒掩蓋維園阿伯,改寫了《論壇》。港台 錄得的最新數字顯示,維園阿哥出現即帶動節目網上點擊次數按月勁升逾11倍。維園阿哥不單令一個有30年歷史的節目起死回生,更重要的是他們揭開反高鐵運動後「新社運」的另一章——主張人人自由噴口水來反對強權。
兩個維園阿哥——任亮憲、歐陽英傑手上拿著大喇叭高呼﹕「如果《城市論壇》被(腰)斬,大家七一維園見。」
董事醫生 卸西裝執「河蟹扇」
近日維園阿伯一見維園阿哥嘴巴即噴出魚蝦蟹﹕「我要捉你班走狗跪玻璃,如果我有個仔好似你就激死,中國人恥辱!」阿哥真的如此不堪?
不要見維園阿哥拿米高峰咬牙切齒就以為他們也嗜魚蝦蟹,任亮憲和歐陽英傑兩個阿哥都是DB仔(拔萃男書院 舊生),分別任職投資公司聯席董事及家庭醫生,平日出入中環 穿的是D&G西裝Armani皮鞋,維園阿伯那件的確涼真的「no way」。他們骨子裏沒有半點草根味,但一到星期日就會變身維園阿哥大聲疾呼——任亮憲會穿起象徵抗爭的紅色T恤、歐陽英傑揚起有花蟹圖案的「河蟹扇」,在維園涼亭連環搶咪。
反高鐵激發 「爭民主要行動」
31歲的任亮憲,中三那年被中六師兄歐陽英傑踢入辯論校隊,兩人曾稱兄道弟打遍學界,但自任亮憲中三後到外國留學 ,兩人再無聯絡。去年底,兩人在反高鐵集會及社民連音樂會中再碰頭。他倆是社民連忠實擁躉,有同一信念,「支持行動派,爭民主,得個講字無用」。
去年12月,反高鐵舞台皇后像廣場的抗爭,刺激兩個阿哥的腦神經。運動剛揭序幕,一個周日任亮憲在家扭開電視,正播著《城市論壇》建制派議員大發支持功能組別的偉論,任亮憲看完第一節火燒全身,立即從北角駕車到維園趕及第三節現場發言﹕「功能組別不符普選 平等參與原則,建制派唔好再狡辯。」當日他穿的是黑衣。
「論壇滿歪理」 決每周踩場
兩周後,任亮憲穿起藍衣再到維園,認為國家領導中所指的深層次矛盾源於欠普選,辯駁言之有物,主持謝志峰讓他三次發言,他在維園阿伯當中鶴立雞群旋即被人在網上廣傳彈起,網民起底得知他在facebook叫馬草泥。馬草泥問自己﹕「點解《城市論壇》咁多歪理,好,我以後每個禮拜日都要去維園。」
反高鐵激起的千重巨浪不息,《論壇》這天討論「80後」爭議,首次身穿紅衫的任亮憲又成功搶咪,質問民建聯 陳克勤﹕「你是否可以代表我們爭取2012雙普選?陳克勤議員,Try your best。」掌聲如雷。
散場,任亮憲看到師兄歐陽英傑也在觀眾席。
歐陽英傑的「星屑醫生」博客早紅遍互聯網,並成立網絡電台。反高鐵期間,他在Twitter看到網民談論《論壇》﹕「嘩,多了個維園阿哥,好激。」他跑到維園就跟師弟碰個正著,師兄立即重複中學時代動作,踢師弟入會,今次,不是辯論隊而是網台。
他們抓緊反高鐵網上動員力量在網台開咪,成功吸納反高鐵支持者。兩個維園阿哥,就在米高峰前噴口水成功延續反高鐵的新社運精髓——繼續反功能組別、反貧富懸殊、爭普選、爭保育。
人人可質問高官 最佳平台
維園阿哥的策略,是透過網絡誘發支持者現身,逢周日自動自覺到維園支持《論壇》,目的只有一個﹕保衛言論自由、藉大氣電波爭取輿論支持。「今日迫爆維園的局面,其實是延續反高鐵的另一個長期抗戰社會運動,《城市論壇》是新社運的最佳平台﹕直播、沒審查、人人可直接質問高官議員。」
「觀眾席大部分人我口地都唔識,只在facebook有聯繫,核心支持者有幾十人。」人海中,既有向張宇人 擲廿蚊紙的17歲少年、瞄準陳克勤的25歲「飛bra男」、30多歲的土瓜灣舊樓關注組中堅,還有爭取最低工資的中年媽媽。自從維園阿哥帶頭後,他們百花齊放、口水花四濺。維園阿伯仍然喊得落力,但在男女老幼百家爭鳴之下,阿伯的聲音突然不再刺耳。
「大小論壇都會搶咪」
有調查說逾百萬港人贊同激烈抗爭,維園阿哥帶頭迫爆《城市論壇》的社會現象,不單可解讀作「口水輿論抗爭」,阿哥更視之為神聖的「捍衛言論自由之戰」﹕「若如左報社評所指要停辦《城市論壇》,我們七一定會上街。」
「香港還有幾多個媒體敢辦直播論壇?只有港台,只有《城市論壇》。」
「不僅《城市論壇》,以後每個大小論壇,我們都會搶咪。」
「我們不怕任何人,即管放馬過來。」維園阿哥歡迎任何高官議員的口水,好戲連場,我們等著。
明報記者 盧曼思
後感: 香港, 就是需要呢d聲音!!
IT is dead
看看最近Gov't 職位空缺 - IT Manager,
申請人應(a)具備電腦科學╱電腦及資訊科技或有關學科的學位;(b)具有最少八年資訊科技行業相關經驗,以發展及整合資訊科技系統為主,或資訊科技基本建設發展及計劃管理為主,或操作及管理數據中心為主,其中三年須擔任管理職位,領導著重可行性研究、方案結構及應用系統發展的重大資訊科技項目專責小組,並向高層客戶╱用戶介紹有關項目。具以下支援經驗及技術則更佳:i)具使用各種程序編製工具的經驗,工具包括Oracle WebLogic及Tuxedo、J2EE、JSP、Microfocus COBOL、PL/SQL、.NET、GIS 系統、Crystal Reports及SAS;(ii)具推行、管理或支援FileNET Panagon、SAS商業情報系統及Apache Tomcat的經驗;(iii)持有Oracle Certified Master資格;(iv)持有SAS Certificated Warehouse Development Architect或其他SAS資格;以及(v)持有IBM Certified System Expert或其他UNIX系統管理資格。(c)具備良好的領導才能,以及策劃、組織、溝通、人際和推廣技巧;以及(d)能操流利粵語及英語,並具備良好的中英文書寫能力。
寫Requirement o個個肯定係on 9, 阿哥, 係唔係請萬能俠呀!? 嘜Q都要識, 又要有Qualification, 又要有Cert, 簡直痴9線, 試問一個讀Language既人, 如果佢報翻譯, 會不會中英法意俄德西語言樣樣精通??
付出同收入完全不成比例既行業, IT 肯定係其一!!!!!!!!!!!!!!!!!
Saturday, April 24, 2010
史篤城「客勝」
邏輯上,外圍賭波公司開車路士讓兩球是合理的,因為早前車仔主場對下游的保頓也是開出讓兩球,而今次主場對實力與排名與保頓相差不遠的史篤城,賭波公司是沒有太多選擇;問題是,車仔現階段要的是分數,而非球數,祈求近況轉沉的車仔於此戰缺少隊長泰利之下,要大炒史篤城可能有點脫離現實,反而史篤城受讓兩球是甚有值博率。
車路士上場作客不敵熱刺之餘,表現是極之恐怖,而球隊會否盡快作出反彈是值得關注,當然,車路士主場戰績優秀,但筆者清楚記得車路士早前主場對保頓,半場領先 1:0,下半場只求保住勝局,最終只贏 1:0的歷史。
保頓炒硬樸茨茅夫
到了爭標最後關頭,就算富於經驗的球員也會感到緊張,而車仔背負上場慘敗白鹿徑劣績,預期球員此戰初段踢來會較拘謹;面對有一定防守力的史篤城,要先讓兩球,即是說車仔要淨勝 3球始獲勝,史篤城「讓球主客和」[+2]有 2.4倍是不二之選。
譚拔士
Ref.:http://hk.apple.nextmedia.com/
精闢既分析, 我撐你, 譚拔士!! 各位大大, 又係時候羸錢啦!!
2010 政改發展方案 7/7 @ 城市論壇
如果上星期日(18/4/2010)大家未有觀看城市論壇, 一定要係youtube 重溫呀!! 因為太精彩啦, 全個節目氣氛高漲, 有兩個觀感, 第一, 譚女仕完全係「人肉錄音機」hi-fi版, 不知所謂, 第二, 「流慰卿」最尾總結時竟然黎一個反高潮, 令人大失所望, 她可以正式收皮~~~~~~~~~~~~~~~~
未來報告
世民跟很多中年男人一樣,僅餘的一點面子,都在消費的一刻。問了價錢不幫襯,潛意識會很過意不去。不過,買小玩意多付一點,也算是一種用行為自我警惕的機制,除笨有精。
港人買樓既兒戲又倉卒
可是香港人,一生中開支最大的單一項目,應該是住屋。奇怪是,世民經常見身邊的朋友,作出這個決定時既兒戲又倉卒。一位朋友,捨不得換掉那 Windows XP手提電腦,卻大膽置業,他說:「買電腦諗咗成年。換樓,睇咗 15分鐘,就落訂。」 (甚有同感!!!!!!!!!!!!!!)
都怪香港人的集體錯覺。自 70年代至 97年,自住物業是早買早着。就算買回來後才發覺不合心水,賣出去分分鐘有賺。可是,自從 97年,世界變得不一樣了,消費模式也應該有所改變才對。
不知道是不是買房子的時候,買家心存太多幻想,尤其是首次置業又浸沐在愛河的情侶,滿腦子獨立成家的羅曼蒂克,特別容易做出衝動決定。世民親身經驗:新婚夫婦置業,通常都會付出一定溢價。
曾俊華最新的九招十二式,動機都好。其中,要求發展商發售前公佈一定數目單位的價單,對提高市場透明度最有效,也值得再花點心思再優化。畢竟,這是典型的資訊不對稱環境。發展商最大優勢,在於對手頭上的樓花了解最多,消費者在有限時間、有限資訊的情況下,容易多付。
長遠來說,當消費者明白買房子風險,將這筆也預算,減低買樓意欲,輸家仍是賣不出房子的發展商。
利世民
Ref.:http://hk.apple.nextmedia.com/
政府廣告構思從何而來
評論政改平常事
社會何時有過口舌之爭?這些政府口中所謂搞亂檔的議員,他們所提出的,其實都是市民意願。市民的要求,就是無論你是甲乙丙丁,只要你是合法選民,就有一票,人人平等,簡單至極,而不是既有民選又有委任,功能組別又似有還無。最後加加減減搞了一輪,就發現原來這是精心策劃的數字遊戲,就如現在一樣,只有建制派才有足夠票數左右政府方案。政府推出這個聲稱已經充份了解市民意願的方案後,等待普選的市民十分不滿,而代表他們的議員就履行責任,在立法會代為發表意見,為市民的普選要求而辯論。議員盡忠職守,有何不對?不但是議會,就算社會有聲音評論政改,也是平常。既然政府經常把尊重民意四字掛在嘴邊,就更加應該虛心接受所有意見,而不是把反對聲音視為爭論。
政府把這些有良知、負責任的議員,在議事廳為市民等到年華老去都依然呆候普選而吭聲,等同口舌之爭,相信他們一定沒有領教過台灣立法機關開會的激烈場面:隨手拿到甚麼就扔向主席台、衝到主席台扔咪,甚至用手封着人家嘴巴,阻止完成議事程式等等。如果台灣這種口舌之爭搬到香港的議事廳,以政府的尺度來看,又會是甚麼呢?
政府呼籲每人多行一步,但市民都不清楚自己究竟會踏到甚麼,怎會有勇氣踏出這一步?自回歸以來,市民已經為普選足足吶喊十三年,當中荊棘滿途,還要間中殺出釋法修訂,路行更難,但更難得的是市民沒有因此而氣餒,反而薪火相傳,繼續為應得的民權而繼續努力。
普選時間只空談
今次的政改,連最基本的邁向雙普選的路線都沒有,試問如何支持?而且今次比上次的更難捉摸,議席時加時減,普選時間表只有空談份兒。若然踏出這步,恐怕只會踏空,最後摔死收場。
其實早於報章賣廣告之前,政府在推出政改方案當天,已由特首親自出馬,發表過電視講話,呼籲市民支持。及後政府的宣傳片,亦加插了政改廣告,可見下了不少工夫。不過相對於其他重要方案,例如財政預算以及施政報告,也不曾見過政府有這種鋪天蓋地的宣傳,這是因為政府擔心無法通過立法會一關,抑或是故意站出來作秀炒作一番,那就不得而知。
我只知道這些宣傳,都是用公帑的。
頌欣
自由撰稿人
Ref.:http://hk.apple.nextmedia.com/
住得好一點
還有,既然半生賺來的都給巧取豪奪慣了,可不可以犧牲得值得一點?住得好一點,寧可不要會所,讓房間放下一張床之後還有轉身之處就功德無量了。假豪宅最假的不是地點,而是呎數。號稱八百呎大的也叫豪?那新加坡實用面積一千呎的公屋好算甚麼?聽慣見慣八百呎豪宅,會讓港人慢慢認了命,以室雅何須大聊以自慰。小室不放任何東西當然居可以雅,但當掛一幅畫也左右為難,即使偷得了一片牆角掛起來,空間比例不對,不知還能雅到哪裏去。 (說得對極了!!!!!!!)
有朋友的夢想,不過是想養一缸魚,不貪心,兩呎長就好了,可還是不能遂願,因為在那間四百呎的雅室內,放了張小沙發,小客廳就只能容得下旁邊一個放燈的小几,即使是一呎的魚缸,勉強掛到牆上,也興致盡失了。
也聽過很多朋友說一個人住一千呎,太大了。這當然是個人選擇,但只要不是長期為勢所逼而不自覺才好,如果我們可以有條件選擇住得寬敞一點,一個人享有一千呎的空間,真的太奢侈了嗎?那先看看千呎單位的工人房有多大,會不會讓異鄉人憋出情緒病才說吧。
(林夕)
Ref.:http://hk.apple.nextmedia.com/
後感: 「精明」既香港人,醒吾吧!
地產商的創意與反創意
老實說,銷售手法是為了宣傳產品,即是行銷,等如時裝品牌化裝品的廣告,自然會美化誇大,少不得要動用創意,只要沒有欺騙的成份,是可以理解的。先不談示範單位,樓盤廣告當然要有創意,只是那些創意,打死也不相信能欺騙得了精明的港人。一個個偌大的樓盤廣告板,只看到不着邊際的宣傳文案,以及極具創意的樓盤名稱,一般是找不着買家對房地產最看重的資料:地點地點地點。
誰都看得出這是心虛的表現,誰也會在網上按出這樓盤所在,不會被甚麼「法國左岸風情在西九(以北的大角嘴區)」的美言所迷惑。
要說地產商的創意,最缺德還在於假豪宅都真得了的本事,讓一手市場沒有內地所謂經濟房的選擇,逢宅皆豪,即以豪宅價買到一個比內地經濟房還要小的面積,會上這個當的人,也只好認了。現在假豪宅真豪之處,盡在住客進出一剎那的大堂中,以及廚房附送的名牌廚具。
可笑在豪華大堂及名牌廚具花不了多少錢,可悲在大堂所謂豪的設計,不離一兩種風格,廚具也必然是兩個德國的牌子,這等如間接與教育局爭權,在潛移默化中教育了港人何謂豪華,而這豪而不華的品味,也未免太狹窄了一點,是反創意之舉,若然真影響了港人的審美能力,也算是地產商另一宗罪。
(林夕)
Ref.:http://hk.apple.nextmedia.com/
Saturday, April 17, 2010
長毛被阻止進入選舉抽籤會場
anson19882001 — April 13, 2010 — 13-4-2010
長毛被阻止進入選舉抽籤會場
今次補選突然加上新規定 帶示威物品需「事前申請」
但從來沒有事前通知
在本人會場內所見
白姐姐與助手手上有兩個示威板,還有香蕉皮
還有其他候選人有示威板
只有長毛不得內進.
香港既悲哀~~
頭痛醫腳
利字當頭:頭痛醫腳
「買唔起樓,好慘 o架!」立法會議員無論左中右,都覺得政府有責任協助市民置業,要政府重建居屋。
那麼,政府又有沒有責任去協助市民供樓?世民真的不明白,過去的 13年,我們經歷過 3次重大的經濟危機,香港竟然可以有一班人,以為資產價格可以長升長有。
說到底,這些全職政客都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一群。
「你才不食人間煙火!你知不知道,現在的年輕人要置業有多難!尤其是單身的,無論怎樣儲蓄,都買不起一層屬於自己的物業。」相信有不少人看到這裏,心中開始暗罵。世民當然知道置業艱難,作為過來人,更知道供樓的壓力。
倘加息供樓比上車更苦
年輕人,請不要以為上了車,那層樓便是你的。地租、差餉和管理費固然不是一筆小數,再大的問題是,沒有人知道今天的低息環境可以維持多久;當息口回升至歷史的平均水平,大家便會明白,供樓可以比上車更辛苦。 (對極了!!!!!!!!!!!)
說到底,深層次矛盾,仍然是年輕人「搵朝唔得晚」。見到「很難置業」的表象就大叫復建居屋,不是頭痛醫腳是甚麼?
世民在筆耕之餘,晚上也兼職教一兩個碩士課程。每個星期,見到同學們拖着疲乏的身軀,聽三小時的課,又要在假日趕功課給我,總覺得有點過意不去。可是,想深一層,要不是我們的教育制度出了問題,為甚麼這麼多人要不斷追求學位的標籤效應?現在的白領,有個碩士已經不算甚麼,相信不久將來,會是博士通街走的日子。
事實擺在眼前,打工仔女在午夜夢迴,才發覺自己看不見事業,找不到方向。香港創業的人數世界最低,就算世民認識的幾個創業青年,不是在外國讀書回流的,就是沒有被常規的教育同化。
將一生綁在一份牛工上
難道這個現象是簡單的偶然嗎?政府叫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就去創業,是錯的。創業,就是為自己創造事業,首先就是要知道自己有甚麼想去創造,創業才有意思。本末倒置了,聽了官僚說,真是「死得人多」。
世民認識的創業者,起初都沒買樓,因資本對他們來說,太重要了,都留下來做生意。到了事業有成,他們才會買樓,這是傳統智慧。要年輕人,甚至單身的,買居屋,等於要他們將一生綑綁在一份牛工,值得嗎?
利世民
Ref. Link: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Thursday, April 15, 2010
新民主運動新在哪裏?
公投派最初提出以補選當公投,被死板的書生政客譏笑:補選是補選,沒有公投法何來公投?後來阿爺承認5 區補選有公投之實,並全面杯葛,口誅筆伐,公投派即獲得了民主派從未有過的論述主導權,成功點石成金。他們進一步將公投等同於通過衝擊建制,直接訴諸群眾的「新民主運動」。但「新民主運動」,到底新在哪裏?
通過衝擊建制爭取民主,在民主運動的世界史中,絲毫不新。20 世紀初英國爭取婦女普選權的婦運便搞過集體向警察政客吐口水、衝進議會搗亂等行動。中國的五四運動,更有學生火燒北洋政府權貴官邸之舉。這些行動,我想香港最激進的民主派也不敢想像。他們發動的公投,對不少民主國家和地方政府來說,已是習以為常的例行公事,其實比有失控風險的遊行集會還要溫和。
公投之所以顯得新和激,是因為香港人在過去20多年已太習慣主流民主派那種「好學生論政」的氣質。好學生在參與校政時,總會自動自覺地不做師長不喜歡的事,並時刻與壞學生劃清界線,小心保護好學生的身分。不少人指斥阿爺不喜歡的公投是「爛仔交」,便折射出一種好學生藐視壞學生的傲慢。
好學生參政
過去在神父慈祥、校長開明的傳統英式中學中,這些好學生都混得很好,做head boys、head girls、辯論隊隊長、品學兼優之餘,還可以公開擁抱各種前衛思想。進了自由的殖民地大學,他們更可以挾天子門生的光環,走出校園,批判社會。
在港英的吸納政治下,好學生搞運動,一般都不用害怕犧牲。在美好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你可以一面念馬克思和法農,一面拿英資財團獎學金負笈牛劍。AO 試的考官也不會因為你的學運背景而歧視你(更有傳聞說可能會有分加)。你也可以當一個認為文化大革命好得很的毛派學生領袖,毛到最後成為英資美資銀行大班。如果你不想加入政、商、學界,則可成為當時與公務員一樣薪高糧準的專業社工,繼續投身「社會運動」。
好學生出身的論政參政者,通常對「衝擊建制」聞風色變,也很害怕動員群眾,怕裏面的壞學生越軌搞事,玷污了他們的好學生光環。他們的語言潔癖,也是世間少有。美國副總統在總統簽署醫療改革法案的歷史時刻,在全國觀眾面前爆粗;前副總統切尼更曾在議會殿堂叫一名民主黨參議員「go fxxx yourself」,事後大家都是一笑置之,連政壇死敵,也沒有以此大做文章。我不是說政客可以講粗口,但香港公投運動的部分發起人,只是在自家網台對自家支持者關起門講幾句粗口,竟然可以在政壇引起中學校園內「哦!你講粗口!」式的哄動,還可以成為一些人反對一條政治路線的主要口實之一,確是世界奇聞。 (說得真妙!!)
殖民時代後期,港英汲取了暴動教訓,也要與中共競爭民意,所以不得不進行各種改革。仍未收回香港的中共,也要裝出一個開明的形象,反民主也不敢太過分。在這特殊時空下,進入建制或以建制認可的方式推動民主的好學生,確實能對社會進步有不少貢獻。他們可以同時成為受壓迫市民的喉舌和被建制賞識的青年才俊,左右逢源,兩面通吃。
97 年後,參政議政好學生面對的,已經不是港英的吸納政治,而是親疏有別、敵我分明的新格局。在此格局下,只要你要求真普選、平反六四,便都是跟阿爺對幹。在當權者眼中,拿雪山獅子旗、衝擊成癮的陳小姐,與要求釋放劉曉波,譴責衝擊行為與警務處長一樣不遺餘力的蔡先生,是沒有分別的,同樣都要被檢控。同時,現在的建制逐漸只向根正苗紅的圍內紅人、富人及其後代開放,所以才會出現前一陣子有關香港出現太子黨的爭論。
以往好學生兩面通吃的空間,正在慢慢消失。好學生如想繼續議政、參政,最終很可能要在為民喉舌與被權貴認可之間二擇其一,忠義兩難全。中國1949年後一批自稱第三勢力的民主黨派的遭遇,對我們應該還有一些參考價值。
催生新民運三股力量
當時中共對這些知識分子的統戰,其實是逐一收編、利用,然後逐一鎮壓的過程, 「狡兔死、走狗烹」。1950 年代初中共搞三反五反鎮反,這些民主黨派都積極配合;但到了反右時,他們卻成了鎮壓對象。反右時民盟的吳對其他民主人士落井下石,賣力批判,還得到毛澤東點名稱讚,但最後都在1966年因為暗批大躍進的《海瑞罷官》,成為文革第一炮下的著名炮灰。當時不少天真的知識分子一心要成為當權者的諍友,既沾到權力的好處,也保有為民請命的美名,可是一心兩面通吃,最後卻變成兩面不是人,像吳一樣,既保不住多年的清譽,下場也不是很好。
香港新民運誕生,是因為不少人看到好學生參政式的舊民運已前無去路。公社兩黨與「大專2012」,正代表了催生新民運的三股力量:
第一是在港英時代已經不屑做好學生,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壞學生;
第二是在港英時代做慣好學生,但在政治環境畸變下決定落場頑鬥、脫下西裝外套褶起衣袖的前度好學生;
第三是清楚今天就算乖乖當個好學生也不會有何出路的80 後。
公投運動,從一開始便不斷被打壓、潑冷水和吹毛求疵。但正如Roundtable 的林輝君所說,公投運動只要帶有反高鐵般「致命的認真」,定能激發大家始料不及的巨大能量。公投運動在過去幾個月克服了一個又一個障礙,最終成局,本身已有極大意義。最初不夠議員在5 區辭職的問題,因公民黨加入而解決。
後來北京不惜承認補選是公投,全面杯葛,務求一兩區自動當選,讓補選不能成為全民投票,卻因大專2012 參選而破功。
公投排除萬難而成局,證明了新民運的社會基礎與動能已超過了關鍵臨界點,現在誰也擋不住。這也證明了建制派的幕後操盤人,其實並非如傳聞中一樣的全知全能。大學生在網上募捐,一呼百應,幾天便籌夠5 區參選的25 萬保證金,更是矚目。
公投成局,公投運動可說已取得上半場的勝利。就算投票情不理想,一個讓港人就重要議題集體表態,可重複操作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的機制,已經形成。至於這次公投運動的下半場結果如何,就要看每一位選民能否在5 ‧ 16 好好利用手裏的投票權利了。
孔誥烽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布魯明頓校區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報應
彷彿什麼大事情,沒有「共識」,就不可以做。但只要有點常識,就能分辨,這是一句騙人話,因為在任何社會,只要有不同的階層,就永遠不會有「共識」,像加稅、擴軍、削減福利。民主的意思,就是以多數來決定「共識」。 (說得真對!)
如果何時實行普選,社會要先達成「共識」,那麼特區政府在公共場合禁煙,為何沒有先尋求「共識」?至少酒吧和餐廳老闆,一直反對;煙民也反對。
偷換概念的人,最終也愚弄到自己的頭上了。特區政府向地產商施襲,下令地產商賣樓,手法要誠實,不可以誇張形容,再不聽話,就會考慮「立法規管」。
哇哇,反了。地產商是香港經濟的支柱,是政府高官退休投胎展開高薪厚職第二人生的安全網,地產商在北京,都有打報告的政治人脈;政府向地產商下毒手,挑撥市民對工商界的仇恨,把地產商妖魔化,自己做除暴安良的英雄。這種下三濫招數,地產商又豈會看不出來?
地產商反擊了,用特區政府平時最愛掛在嘴邊愚弄市民的兩個字:「共識」。
地產建設商會發表嚴正聲明:「業界與政府,在監管銷售樓花等問題,仍未達成共識。政府部份要求,對發展商構成難度。」
地產商沒有錯,如何推行「普選」,既然要有「共識」,監管賣房子的推銷手法,當然也要先徵求地產商、經紀、市民三方面的共識,沒有共識,這個姓鄭的女局長就要盲目行動,難怪在背後,慘遭地產商另類問候她的令壽堂了。
這也難怪。共識,本來只指公司的董事局和政府內閣的集體決策。不服從共識的,請你滾蛋。特區政府的行政會議,吵吵鬧鬧,就從來沒有共識,他卻把「共識」這堆狗屎,包裝起來,塞給一堆愚民。現在,他自己也滿嘴巴狗屎,嚐嚐「共識」的滋味了,這就是報應,哈哈,真好。
沒有共識,不可以推行。地產商們,香港人支持你們,腰板要硬,勿退讓唷!
陶傑
Ref. Link: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Wednesday, April 14, 2010
Saturday, April 10, 2010
RIP Malcom
God save the queen
The fascist regime
They made you a moron
Potential H-bomb
God save the queen
She ain't no human being
There is no future
In England's dreaming
Don't be told what you want
Don't be told what you need
There's no future, no future,
No future for you
God save the queen
We mean it man
We love our queen
God saves
God save the queen
'Cause tourists are money
And our figurehead
Is not what she seems
Oh God save history
God save your mad parade
Oh Lord God have mercy
All crimes are paid
When there's no future
How can there be sin
We're the flowers in the dustbin
We're the poison in your human machine
We're the future, your future
God save the queen
We mean it man
We love our queen
God saves
God save the queen
We mean it man
And there is no future
In England's dreaming
No future, no future,
No future for you
No future, no future,
No future for me
No future, no future,
No future for you
No future, no future
For you
SEX PISTOLS 既經理人Malcom 最近病逝, 受英倫音樂洗禮既人, 唔識Malcom, 都一定識SEX PISTOLS, 1977 年God Save The Queen, 經典中之經典!!!!!! 如果係現今社會, 我想應該是God Save Donald~
南王姊妹花 - 姐妹花
實在值得一推再推, 近期最愛, 很久未聽過咁有feel既音樂, 台灣既色彩, 國際級既水準!!!
註: 她們的大碟, 實在難買, 各位有興趣既話, 可以去佐敦呢度找找...
http://www.sunrisemusic.com.hk/
我們這一代人
社會已遭財閥壟斷
毫無疑問,今日香港是一個產業壟斷的社會。從殖民地時期的英資公司到今日的地產商財閥,靠的都是透過建立政商關係獲取本土各行各業的特許經營權,直至行業壟斷的地位。諸如建築、地產、港口、電力、電訊、食品零售等都集中在數個集團手中。當企業取得壟斷地位後,就和其他集團建立企業聯盟,實行跨行業壟斷(像地產、超市、電話和上網服務的結合),繼而累積大量財富。如是者,他們需要兩件事去確保他們的利益。一是物色代表自己的代言人,保障自身利益;二是盡量掠取更多利潤。基於第一點,所以會出現張宇人的言論以及政商界維護功能組別議員的聲音。因為他們不但是本港財閥的代言人,本身亦是這個集團的一分子。基於第二點,雖然香港的稅率甚低,但因為各行各業均被大財團壟斷,因而物價高企。結果是市民在物價中變相交稅,因為高物價生活而苦不堪言。同理,因為財團一意榨取利潤,因此工資等成本盡量減少,而租金等收入則不斷上漲。於是在一個財閥壟斷的社會,既壓抑新產業的發展(創業成本太高),又剝削勞工權益。
如果普羅大眾有此意識,進而向政府及財閥爭取自己的權益,則問題得以紓緩,但香港市民的思維卻把問題惡化。用林語堂先生的話,就是中國人有一種思考習慣好奇怪,明明自己在最低層,但就用最高層的思維思考。像國泰空姐一事,以及以往無數爭取勞工權益的事件甚至是領匯、綜援等涉及大批基層市民權益等事,反對聲音最大的,往往是基層本身。
一些人會以資本家角度思考,然後批評同為基層的爭取權益者;另一些人則抱着所謂「自力更生」的想法,批評所有向政府取福利的都是懶人。實際上,這種思維正是政府所灌輸及希望的,那樣市民就會互相傾軋,政府就可以在這些敏感議題上得過且過,又或拉一派打一派,然後快刀斬亂麻。真正的目的,是將市民分化,不能達致同一目標,對抗政府。所謂獅子山下精神,毋寧是毒害大眾的精神鴉片,為的只是鞏固政府和一眾財閥利益。
改變港人病態思維
因此,現在方興未艾的政治運動,所爭取的,不只是一個民主政府,同時亦要打破財閥壟斷以及改變香港人的病態思維,從而取回屬於自己的權益以及建立新生活模式的可能。這,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路,艱難但值得。
孫進
自由撰稿人
Ref. Link: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後感: 說得對極了!!
買樓慌!
其中一位朋友,早於 03年筆者已叫他如果想買樓,當時是合適時機,但那個時候樓市尚在尋底,他不敢貿然入市。其後,在內地自由行帶動下,香港經濟極速復蘇,樓價如坐直升機,他心中盤算,樓市應該很快會見頂,待回落後才買,一等至今。最近筆者聽他說,想以呎價 1.2萬元買入碧瑤灣一個單位,但由於金管局的政策夠「效率」,他未能成功借款,置業計劃可能要再延遲。
擔心追不及樓價
一位體弱多病的朋友,見近來樓價屢創新高,恐上不了車,故亦有置業念頭。跟前述的那位朋友一樣,筆者不知他們何來的勇氣,一個資金不足,一個要留錢醫病,但仍為上車不顧一切。跟着兩個例子本身已是業主,他們不約而同換樓了。其中一位是筆者親戚,在個多星期前將自住物業沽出,但翌日隨即買入另一更大單位,倉促換樓只因擔心追不及樓價升幅。至於另一位朋友,更等不及將原有物業沽出,便買入另一個單位,他希望延至 10月才成交,即距今有約 6個月成交期。
上述四個例子反映,現時市場需求很大部份來自 panic buying,他們大部份都受氣氛影響,洶湧入市。不過他們都忽略了,當氣氛一旦扭轉,大量需求可在短時間內消失得無影無踪,樓價支持亦會大幅萎縮。
話說回頭,買樓還是量力而為,未有能力置業,何必為自己徒添壓力?
張一鳴
Ref. Link: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後感: 想買樓既朋友, 睇完呢篇文章, 明白沒有?
Wednesday, April 07, 2010
唔捉麻鷹捉雞仔
一句飲食從業員最低工資 20元時薪弄起風波,張宇人不適當的時候說了不適當的話。廿蚊一個鐘?今時今日叫人家如何生活?不如發起「最高租金上限」?肯定支持票數足夠讓發言人直入立法會。如果更能挑起一股暴力示威抗議已失理性租金上漲,相信港股大可停牌一周,上街憤怒蟻民比泰國紅衫軍有多冇少。
3月 26日《信報》林行止先生寫〈原味鮮美食之不厭〉:「光顧海鮮店艾爾簡奴( Elkano)二次,但一共吃了三頓(小城食肆的價錢低於香港遠甚,此非東主「專門利人」而是租金低來料廉有以致之)……」林生說的小城是西班牙北部接壤法國西南角以巴斯克藍血著名的聖士巴斯蒂安( St. Sebastian),人口不足十八萬,竟以幾家食肆摘取十八米芝蓮星。「租金低來料廉有以致之」一句堪咀嚼良久。
十數年前倫敦突然創意非凡迷人程度超越巴黎,事緣當年英國經濟下跌,樓價插水,租金相宜,鼓勵亦容許手頭掌握一些資金思想創業具創意思維年青人, revamp本來古舊平淡的都會。單靠壓低工資用以平衡利潤何以為繼?謀殺食肆或一切中小企發展或生存空間的元凶除了業主還是業主。租金之高已達民不聊生,政府並議員包庇發展商多年,真的無法可施?就是工資壓至十元一小時,不少食肆也不可能生存,利潤還是跣落業主的口袋;不若背水一戰,來一次革命。跟盛世祖國相同,樓價與租金已超越民生水平,不見得今天一、二線城市商場全數大型連鎖食肆或 Gucci、 Chanel……是人民之福,卻肯定禍黨禍國禍民之根源;革命是如何得到群眾支持成功的?因為人民頭上有把刀,而刀便是地主,相等今天的業主。革命並不一勞永逸,民憤一發不可收拾,小心!
(鄧達智)
Ref. Link: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Tuesday, April 06, 2010
南王姊妹花

最近很喜愛的一張專輯, 完全是我口味, 三把女聲, 猶如清泉之音, 製作人陳建年, 勁!!!
專輯介紹:
甜得太超過 台東南王部落(普悠瑪)盛產好歌手,繼「國寶」陸森寶、陳建年、紀曉君、昊恩與家家之後,經常在庭院聚會裡的笑語彈唱時,聽到媽媽、阿姨們的甜美歌聲流連其間,讓人沉醉而難以忘懷。
「南王姐妹花」這三位自稱是「中古美少女」的媽媽與阿姨,像海灘貝殼又似路邊綻放的花兒,以家常的質樸出發,以甜得太超過的歌聲,和人們分享唱歌的快樂和心的美麗。
製作人陳建年也持著這份分享的心,一個人不辭勞苦地完成這張專輯的創作與製作的工作。延續真實、誠懇的精神,手工製作音樂的用心,獨自寫歌、配器、編曲,簡直使盡了十八般「樂器」,奔波於蘭嶼和南王,在警務工作的空檔錄音,也得好好和「三姐妹」溝通,以兩年光陰,完成一張表達部落女性文化與生活記錄的歌謠。
除了甜美的歌聲外,更想呈現出部落豐富的情誼及其文化的芬芳。 專輯有較傳統的民謠像「Naluwan老民謠」,陳建年創作的「烙印祖靈」,則由秀月媽媽演唱,還有歌頌故鄉與祭典的歌曲,蘊含著原住民對土地、祖靈的尊敬、深愛,「雙河戀」與「美麗的情懷」有著動人的浪漫傳說和典故;一直串連到救國團時期山青常傳唱的山地民歌「那魯灣組曲」,以及姐妹花在民歌時代常演唱的校園歌曲,彷彿是南王歌謠史的縮影。然而「姐妹花」與陳建年,總是不想講得那麼深,只要能以美而單純的心,把這些與人同享帶來快樂和感動,也就值得了。(樂評/翁嘉銘聆後感)
家後
睇台灣去年第20屆金曲獎, 聽見江蕙的閩南語歌曲「家後」,獲選為第10屆至第19屆(2000~2008)最佳經典金曲, 實在值得在此推介, 歌詞確是感人非常呢~~
資料: 第20屆金曲獎,特別增設「我的最愛˙一首歌」, 第1屆至第9屆(1990~1999)由歌神張學友的《吻別》奪得,第10屆至第19屆(2000~2008)則是台語天后江蕙的《家後》。
這項由行政院新聞局、東風衛視、KKBOX合作的票選活動,依投票百分比各選出前10名觀眾最愛的歌曲,目前前10年暫時領先的前3名分別為張學友《吻別》、江蕙《惜別的海岸》、張學友《祝福》。
發行超過70張專輯的張學友,1993年《吻別》專輯光台灣就賣破1百萬張,全亞洲銷售約400萬張,因此在前10年的票選取得領先,並不令人意外。
後10年目前領先的前3名依序為江蕙《家後》、五月天《溫柔》、張惠妹《真實》,身為首屆金曲獎最佳女演唱人的江蕙,已獲8座金曲獎肯定,1992年發行專輯《酒後的心聲》更讓她登上百萬銷售天后的寶座,累計銷售超過300萬張,而《家後》曾奪下錢櫃KTV連續6年點唱次數冠軍,成為近10年冠軍歌曲可說實至名歸。
歌詞 + 翻譯:
有一日咱若老, 如果有一天我們老了
找無人甲咱友孝, 沒有人孝順我們
我會陪你, 我會陪著你
坐惦椅寮, 坐在板凳上
聽你講少年的時陣, 講你說你年輕時
你有外, 有多能幹
吃好吃丑無計較, 吃好吃壞不會計較
怨天怨地嘛袂曉, 怨天怨地也不會
你的手, 你的手
我會甲你牽條條, 我會牽你緊緊的
因為我是你的家後, 因為我是你的老婆大人
阮將青春嫁置恁兜, 我把青春獻給你家
阮對少年跟你跟甲老, 從年輕時候跟著你一起到老
人情世事已經看透透, 人情世故已經看透
有啥人比你卡重要, 有誰能比你更重要?
阮的一生獻乎恁兜, 我的一生獻給你家
才知幸福是吵吵鬧鬧, 才知道幸福是吵吵鬧鬧
等待返去的時陣若到, 如果死亡的時間到時
我會讓你先走, 我會讓你先走
因為我會嘸甘, 因為我會捨不得
放你為我目屎流, 讓你為我流眼淚
有一日咱若老, 有一天我們都老了
有媳婦子兒友孝, 有媳婦和兒子孝順我們
你若無聊, 你如果無聊
拿咱的相片, 拿我們的相片
看卡早結婚的時陣, 看以前結婚那時候
你外緣投, 你有多帥
穿好穿丑無計較, 穿好或穿壞不會計較
怪東怪西嘛袂曉, 也不會怪東怪西
你的心我會永遠記條條, 你的心我會永遠記著
因為我是你的家後, 因為我是你的老婆大人
阮將青春嫁置恁兜, 我把青春獻給你家
阮對少年就跟你跟甲老, 從年輕時候跟著你一起到老
人情世事嘛已經看透透, 人情世故已經看透
有啥人比你卡重要, 有誰能比你更重要?
阮的一生獻乎恁兜, 我的一生獻給你家
才知幸福是吵吵鬧鬧, 才知道幸福是吵吵鬧鬧
等待返去的時陣若到, 等著歸去的時間如果到了
你著讓我先走, 你不要讓我先走
因為我會嘸甘, 因為我會捨不得
看你為我目屎流。 看你為我流淚
Sunday, April 04, 2010
Wednesday, March 31, 2010
Monday, March 29, 2010
Thursday, March 25, 2010
Wednesday, March 24, 2010
Saturday, March 20, 2010
逆思考入巿說易做難
毋懼賤價入市
03年時,筆者曾接觸一個買樓案例,主角是一名護士,她睇樓多時,但仍猶豫不決。其後沙士疫潮殺到,人人想賣樓不買樓,最終令成交大跌,該名護士眼見受疫潮影響最深的淘大花園,樓價插水,機不可失,一口氣買入 3個細單位投資。
朋友都問:買入該類單位風險很大,值得這樣博嗎?她答,護士工作日日都接觸到死亡,死何足懼?以這種賤價入巿,又怕甚麼?經過幾年樓價輾轉上升,該 3單位已為她帶來倍數利潤。上述例子是典型成功案例,但要有這種膽量,又不是人人可做得到。當年有對夫婦,睇樓多時,亦在同一時間入巿,夫婦並沒有那名護士大膽,但最終也買入將軍澳蔚藍灣畔一個千呎單位,多年後的今日,該單位也升值一倍多。
今日樓巿明顯較低位升了不少,說升有無數理由,說跌基本上無人會信,不少早年未能上車的,現在似熱鍋上的螞蟻,不買不安心。以這心態追價入巿,風險開始高,如果決定仍要入巿,就要小心那些高水盤已升無可升。不過,最令人擔心,莫過如近期頻錄得公屋短炒成交,這些不尋常的交易,足以顯示樓巿泡沫已逐漸在增大。
何熊輝
Ref. Link: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樓市三個見頂訊號
樓價離頂越來越近,數據反映中小型住宅再顯升浪,炒賣比例逐升溫,市民負擔能力仍在家庭供樓比例安全線 40%以下,只因持續低息大家仍未醒覺,若全球逐步退市利息回升,安全線很容易衝破,不可不防。
老樓並非認為樓價已現下跌訊號,但見到三個現象,樓市開始出現不理性現象,這類現象與 97年高峯期泡沫爆破前十分相似。
炒風熾熱忘風險
( 1)新盤投資者比例逾半數。如港島大坑區一幢遠期樓花,呎價普遍逾萬元, 3天內接近售罄,高層單位更達每呎逾 2萬元,當中不少投資者鑑於首期少、成交期長,打算以小博大,短炒走一轉,博短線利潤。
記得在樓市高峯期,新盤全民皆炒,炒籌價高達數萬至十數萬元,豪宅炒賣尤甚,出現嚴重超買現象。當人人皆炒之際,缺乏防患心,一旦爆煲,將一發不可收拾,尤其長樓花期物業拋售,拖低樓價,連帶二手樓也受災。
( 2)二手樓價日日海鮮價。業主吊高來賣,臨場反價封盤比比皆是,用家不斷追價,令樓價短期內急升。如太古城,單月升幅達 4%,每呎逾 8000元,沙田第一城亦錄得 3%升幅,盤源收窄更令樓市瘋狂。代理行指,傳統藍籌屋苑過去兩周睇樓氣氛轉旺,業主心雄不斷跳價,成交量僅能保持,價位日日不同,甚至出現同一單位多位買家爭購現象,氣氛熾熱令業主反價心更強。
無視金管局提醒
( 3)銀行不理估價胡亂借貸。雖然銀行估值跟不上新盤賣價,但買家照買。 97年銀行也競爭劇烈,甚至出現同一銀行不同分行爭客,給低息予相同客仔,各懷鬼胎盼搶先達標,不理樓價下跌風險。
銀行繼續暗地提供低息按揭。據老樓相熟銀行前線主管表示,上級並無明確指示叫停,按現有政策照搶客戶,最近更加強人手到各區推廣,即使假日,若有客戶要求,亦即時派員到場解釋按揭手續,可見銀行眼見樓市續旺,並無理會金管局,你有你講、我有我做。
劉兆昌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打得局長亂出拳
當然政策亦要講靈活性,不能死牛一邊頸,一成不變,但轉變要有理據,要有邏輯,要經過討論,點可以一個星期之間話變就變,將昨日自己提出之理據打倒,隻字不提呀。林鄭月娥局長人稱「打得局長」,夠硬淨,但硬起嚟,似乎毫無章法,亂咁出拳,立下先例而無周全考慮。唔通張震遠與市建局主動願意改變中區重建計劃,增加蝕本機率咩,當然係要「尊重」林鄭意願而已。
永利街之得以保存,並非當局真正尊重民意,而係受到《歲月神偷》得到柏林影展新世代電影水晶熊獎之影響。可以問一問林鄭局長:(一)如無《歲月神偷》呢齣戲,市建局會否保留永利街?(二)如《歲月神偷》冇在柏林影展攞到獎,市建局會否保留永利街?(三)如《歲月神偷》只係在香港攞到本地電影金像獎或者係台灣金馬獎啫,市建局會否保留永利街?(四)以後如有香港電影以本土街道為背景(例如深水埗舊區街道),又在電影節攞獎嘅話,是否有關街道不重建?(五)如第四條答案係 yes嘅話,請林鄭局長列出邊一啲國際影展會秤先的?乜嘢獎先至會得到考慮?本港影展是否夠資格?是否只有外國月亮圓,歐洲與美國奧斯卡先至得到政府認可?(六)其他地區嘅殘舊街道與永利街有何不同?在古蹟、本土文化氣息方面,有甚麼分別?(七)永利街案例是否適用於其他地區?
左丁山並不反對保育,但講保育最好事先訂立各項準則,例如文物、建築、歷史名人遺蹟諸如此類,由歷史文物及建築專家鑑定,等居民有個揸拿至得,點可以一個星期之內就完全改變口徑 o架?如報紙社論所言,市建局聲譽何在?以後大家去嘈林鄭月娥就得 o架嘞,市建局只係政府馬前小卒,負責孭鑊嘅啫。
(左丁山)
Ref. Link: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米高佐敦的鼻子掉下來了!
所以,我真的很佩服三色台的膽識,作為一位天才洋溢的藝術家,作為一位五十年來帶給無數人快樂,佔據無數人精神世界的人,作為一位用一生的時間宣揚和平、仁愛、環保,一個人支持了 39個慈善機構的真正的慈善者,以德報怨,至死,仍然用愛回報這個並不善待他的世界的人…… MJ值得關注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而電視台卻借劇中人的口對低俗惡毒的小報傳聞進行渲染炒作,更令人莫名其妙的是,這段話與劇情其實毫無關係。誹謗一個死人,只為了證明自己的品味多麼惡俗,這,實在是需要一點誠實和勇氣的。反正我很佩服。
引起公憤後,電視台很負責任地找了幾個藝員出來解畫,說此 MJ非彼 MJ,事件純屬誤會。我孤陋寡聞,不知道人所共知的 MJ,除了米高積遜和米高佐敦,還有哪位。莫非三色台指的是米高佐敦?米高佐敦的眼睛和鼻子掉下來了嗎?嗯,真是大新聞。
(高慧然)
Ref. Link: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Friday, March 19, 2010
地產主導還適用嗎?
七十年代起政府實行高地價政策,以地產主導經濟,政府財政單一地、過份地依賴賣地收入。誰得到土地,誰便有話語權。在高地價政策下,除了房價高和租金高外,連物價也相應提高。昂貴租金幾乎成為了每項生意和店舖的最大成本,為了填補租金之成本,不得不把產品和服務的定價大大提高。不論衣食住行、行街、睇戲、食飯,我們都得花大量金錢去購買產品或服務,但原來那些產品或服務的價值,大部份是被租金所佔去。這表明了,在高地價政策下,租金昂貴是必然的事,而租金昂貴得出的結果,除了是地產商和大業主賺個盤滿缽滿外,也直接加重了物價和市民對日常消費的負擔。地價越高,物價便越高,市民的消費和日常開支也越高。
低層僱員收入下降
在地產主導經濟和高地價政策下,工資水平永遠是被犧牲或壓迫的。不論普通的店舖或營商企業,收入大部份也流入租金支出。由於話語權永遠在大業主手中,經濟好時,企業收入上升,租金也會上升,企業的實質收入在扣除上升的租金後已餘下不多,結果員工的工資水平的上升空間受壓,工資上升水平永追不上租金上升水平和物價上升水平,中下層的打工仔的實質消費力因而下降,生活壓力不減反增;經濟好只代表租金和地價上漲,但不等於打工仔工資會有所提高。這說明為何近十年來,不論經濟增長或萎縮的時候,人均收入皆下降,而低下階層的收入下降得最多。
當經濟差或生意不如意時,租金水平就算不提高也會不變,結果企業要減人工或裁員才能保持開支平衡以繼續生存。當然企業也可在其他方面減低支出,如投放在產品和服務的資金,但這會使產品和服務質素下降,變相趕客,因此從人工落手是最常見的方法。所以在地產主導主義下,基層打工仔永遠是被犧牲的一群,因打工仔根本毫無議價能力,面對工資被削,打工仔除了離職或啞忍,是別無選擇;正如店舖面對租金上升,除了照租或放棄店舖外,也別無選擇。因此經濟差時,地產商頂多收入下降,但中小企則隨時入不敷支甚至要結業,而打工仔則要被大幅調低人工或被裁;即使不被裁員或人工不變,打工仔也因有同事被裁,而工作量和工時大增,變相減人工而已。
犧牲無政治特權者
不論經濟好壞,基層打工仔永遠是被打壓的一群,這說明了為何不論經濟好或壞,貧富懸殊也不斷增加,這是政府政策大方向偏向地產商所造成的缺憾。地產商便是政府政策偏頗下的既得利益階層,加上他們有政治特權,在立法會功能組別有不少票,在特首的小圈子選舉中有極大影響力;在不民主選舉制度下,特首及其班子和部份功能組別議員不得不向地產商叩頭,以及保護高地價政策和地產主導主義來保障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卻犧牲了沒有政治特權的一班中下階層市民。
武大郎
自由撰稿人
Ref. Link: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不要唱高調
因為電影《歲月神偷》,市建局改變主意,整條街十幾幢舊樓不拆了,要「保育」起來。本來可以順順當當說這是順應民意,但一個市建局的代表在電台說,他沒有看過《歲月神偷》這部電影,所以市建局改變主意不全關電影什麼事,而是他覺得拆掉永利街舊樓很可惜。─因為半途聽電台,不知「他」是誰,但「他」一個人的「覺得」,就可以定一條街的生死了?這種口乖賣得很討厭。
如果沒有這部電影,而這部電影又沒有得到洋人的肯定,那這一位「他」也會作出這樣的決定改變嗎?沒有看過電影不要緊,現在許多為永利街歡呼的人也沒有看過電影,但用沒有看過電影而顯示自己有「先見之明」,那就「聰明」得太着跡了。
不要以為我也是熱烈支持保留永利街的一份子,老實說,我不關心永利街的命運。只是想到,永利街被「保育」起來,是不是所有的業主和住客都高興呢?永利街舊樓的業權市建局已經收購了五成以上,呎價萬元。現在市建局停止了收購行動,難道真有那麼多人因為自己見財化水而高興?那些「保 衞」了永利街的人,那些口口聲聲說永利街被保留下來令他們很感動的人,有多少是住在那些舊樓裏的?
在一片興高采烈中,政府都被逼退了,沒有什麼「強勢」不可以戰勝,但是,永利街上的「弱勢」─也就是本來想賣樓想上樓住公屋的居民,得到了什麼?歲月沒令他們覺得被偷,但現實卻令他們臨門脫腳不能遂願。這又關誰的事呢?市建局為什麼不可以繼續收購業權,讓想留者留,想去者去,反正想「保育」的,是樓不是人,你買樓就是,唱什麼高調?
(李純恩)
Ref. Link: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添胺門及其他
鬧哄哄一陣之後,一些含三聚氰胺的奶品又出現了,因毒奶被免職的高官也有了新職,網友立即將此現象命名為「添胺門」(諧音「天安門」)。
※春運回家絕招:一在京農民工買不到回家車票,遂手持一打 A4紙,上寫「申訴材料」幾個大字,來到國家信訪局。旋即從駐京辦駛來一輛 麪包車,將他送回老家,中途還管了兩頓飯。※外交部工作:週一表示不滿;週二抗議;週三強烈譴責;週四嚴正交涉;週五深表遺憾。週六、周日休息。
※中國媒體和美國媒體在一件事上觀點一致,他們都喜歡罵美國政府。中國人民和美國人民在一件事上觀點一致,他們都覺得罵美國政府是愛國。中國領導人跟美國領導人在一件事上觀點一致,他們的資產都在美國。
※最有中國特色的新聞常用語:( 1)群眾情緒穩定/傷者情緒穩定/家屬情緒穩定;( 2)廣大幹部群眾紛紛表示;( 3)不明真相的群眾;( 4)一小撮別有用心的人;( 5)發表重要講話;( 6)會議一致認為;( 7)代表;( 8)說三道四;( 9)干涉中國內政;( 10)有關部門。
※中國的反腐有效手段: 1、夫妻反目; 2、家中被盜; 3、意外事故; 4;情人舉報!
※問:中國有三個人:一個地理學家,一個長跑運動員,一個統計局專家,在茫茫的沙漠裏迷了路,誰生存下來的機率最大?答:統計局專家,因為其水分最多。
※未婚同居的越來越多,婚後同居的越來越少;耍手腕的人越來越多,耍手藝的人越來越少;出書的人越來越多,讀書的人越來越少;養二奶的越來越多,養奶奶的越來越少。
(李怡)
Ref. Link: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Sunday, March 14, 2010
又中!
http://ben718.blogspot.com/2009_05_01_archive.html
今次當然亦冇令各大大失望啦, 大家重溫下第8場, 睇睇呢隻絕世好馬「極品絲綢」是何等利害!!!
http://www.hkjc.com/chinese/press/showcase.asp
有料唔怕認, 我又要大聲說出四個字啦.....

Friday, March 12, 2010
香港打吡大賽2010
係邊一隻?
係6號馬 --- 極品絲綢!!!
我再講一次,係6號馬 --- 極品絲綢!!!
Thursday, March 11, 2010
近期玩意
Monday, March 08, 2010
Saturday, March 06, 2010
Friday, February 26, 2010
Liam Gallagher On Brit Awards 2010
Epic, definitely!
Oasis - (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 - Brits Album of 30 Years!!
Oasis - Brit Awards 1996
2010 年Brit Awards 剛舉行完畢, 回顧當年1996年Brit Awards, 確是令人回味再回味!!!!!!!!!!!!!!!
當年有兩個經典
第一, Oasis 係台上唱Blur 既Parklife!!
第二, Jarvis from The Pulp 係MJ 表演途中上台搗亂 !!
Monday, February 22, 2010
該買樓嗎?
元朗邊緣的樓盤開價至少四千五百元一呎,平均五千多元一呎讓我想起距離它不太遠的天水圍嘉湖山莊。九七樓市高峯期時,山莊呎價高達五千元,那時地產界人士及經紀異口同聲說價格合理,潛力無限。過不了兩年,山莊呎價只剩下二千多元,而且低處未算低,最低落的時候呎價一千元不到,比對岸的深圳樓還要平得多,只是當時唱好的地產界人士及經紀不是失蹤就是裝成若無其事,繼續促銷其他樓盤。
提起這段「往事」倒不因為有新樓盤開賣,而是因為身邊有好幾位朋友、同事在為是否買樓的問題煩惱。買的話,樓價已升了這許多,元朗的五百呎新樓也至少二百五十萬至三百萬,實在有點肉赤。不買的話,樓價可能再升,到時元朗五百呎的新樓可能賣三百萬以上,更肉赤。最不忿的是,錯過了今次升浪,少了個短期賺一筆快錢的機會。
我沒有水晶球,從沒有在樓市賺過錢,沒有能力、資格像地產界人士、經紀那樣「預知」樓市走向。我對朋友、同事的 advice是,現在買樓一定要非常喜歡想買的單位或屋,願意與它共負資產的患難,願意死抱它四分一世紀。
提出這個 advice的理由很簡單,過去十年大部份上班族薪酬增長不超過百分之二十,入息中位數的增長更是低得可憐。未來十年香港跟內地進一步融合,大部份人的薪酬增幅不會比過去十年多,反而有可能比過去十年更低。以元朗三百萬元的樓宇計算,一個月入四萬元的家庭在未來十年要付出四至五成收入供樓,不能像九七年前那樣因為薪酬以雙位數上升而能迅速減輕負擔,更不能隨着樓價上升換樓,因為換樓通常意味供款增加!(講得好!)
最糟的是樓價其實已處於極高水平,六千元一呎的元朗樓再上升三成到八千元一呎的機會顯然比跌至四千元一呎低,嘉湖山莊從近五千元跌至一千多元就是最好例子。既然供樓負擔在未來十年減不了,換樓換不了,單位變成負資產的風險又不低,買樓的人實在要有長期抗戰,與單位共患難的打算。
(盧峯)
Ref. Link: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後感: 每當見到賣地成績理想, 樓市暢旺, 股市高開, 我就高興, 原因簡單, 泡沫越勁, 爆得越勁, 升得越狂, 趺得越深, 大家一於放長雙眼睇好戲啦, 我和你也不知未來, 但係歷史就係鐡一般既事實!!!!!!!!!!!!!!! 諷刺既係人類往往唔會係歷史中吸取教訓, 結果歷史重複又重複再一次出現......
Saturday, February 20, 2010
樓價飆升的深層次矛盾
樓價飆升得脫離現實,連醫生和律師都感到置業艱難;在市中心置業更是不切實際的奢求,即使能勉強置業,也只能在新界較偏遠的地區。不是說新界不好,而是當政府表示高鐵必須於市中心設站才能發揮效用,卻要普羅大眾花上半生積蓄及向銀行借貸才能勉強在邊郊置業,這不是很諷刺嗎?
中產收入買樓也困難
為了穩定樓價及壓抑脫離現實的炒風,政府有意思於財政預算案中,調高二千萬元以上豪宅的買賣印花稅至最多百分之四點五。隨即遭到由一班既得利益階層的地產商所組成的地產建設商會強烈反對,聲稱有關措施不合時宜、干預市場及懲罰中產。商會又指出,豪宅價格趨升,主因供應不足,政府大可於勾地表加入更多豪宅地皮。
現在的新興私人住宅,最普通的動輒也六、七千元一方呎,更不用談上萬元一方呎那些。一個八百方呎的單位也要五百多萬元。但月薪有二萬元的人已被打進了全港月薪最高的百分之二十的一群,這最高薪的百分之二十若要購買一個八百方呎的單位來安居,即使不吃不穿不作任何花費,也要花上二十年以上的薪金才夠錢買。那麼調高二千萬元以上豪宅的買賣印花稅至最多百分之四點五是在懲罰中產?這是甚麼邏輯?一對各自月入二萬元的中產夫妻,也要花上最少五十年的薪金才購買得起一個價值二千萬元的單位。二千萬元以上豪宅的對象根本不是中產了。現在連調高中產也難以買得起的豪宅的印花稅也不能?那班地產商是否如此貪得無厭?
香港樓價如此脫離現實,並非甚麼供應不足或豪宅地皮不夠,而是那班既得利益階層貪得無厭,要把便宜佔盡;再加上政府對他們的偏袒,政策方針對他們傾斜,才是造成樓價脫離現實的原因。回歸後,新起的樓房,不盡是豪宅嗎?近年連居屋和公屋也停建了,政府推出之地皮,十之八九也是用來建豪宅。為何豪宅越建越多,但其價格反而越來越高?不就是政策傾斜所造成麼?你看地產商賣樓是否明碼實價也是一個問題便可知。買一個八百方呎的單位,隨時因是發水樓而只得五百方呎的實用面積;現在買樓只有天價和實價,卻沒有明碼,全因在政策上是許可的。
大眾未分享經濟成果
政府對香港好壞標準只以經濟來量度,而經濟好壞的標準只以樓市、股市、市道來量度。但所謂的經濟好、樓市好、股市好、市道好,絕大部份的得益也只落入既得利益階層手中,普羅大眾和中下階層根本難以分享經濟成果。加薪永遠追不上物價,股市的真正贏家只有大鱷,樓市好最賺錢的是地產商,市道好,但絕大部份收入,是落在租金內和大業主手裏。不論經濟好壞,所得也只落在既得利益階層手中,這就是真正的深層次矛盾。政府一日不肯去解決這深層次矛盾,一日民間怨氣還會籠罩着天空。
武大郎
自由撰稿人
Ref. Link: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00220&sec_id=4104&subsec_id=15337&art_id=13745547&co
ln_id=12676447
Friday, February 12, 2010
黃段子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峯」,是「毛主席詩詞」,在重慶用 SMS來傳達這兩句,不知算是「唱紅」,還是「宣黃」?
「毛主席」當年的絕句,是「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李進就是江青同志。毛主席才華絕代,明題老婆的攝影,暗讚賞這位上海舊女明星的身段和床上功夫。
毛澤東的「黃段子」不少,還有一首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雲端」,也可以聯想到其他的什麼。至於杭州西湖,有西湖十景,在柳浪聞鶯、斷橋殘雪、平湖秋月、南屏晚鐘之外,還有一處地方,叫做雙峯插雲。這些名勝,絕對有黃色聯想。
管制十三億人的思想已經很難,連聯想也要管,真要點本事。聯想虛無縹緲,你說「起義」,他只聯想到武力推翻政權。香港的「起義事件」,就是「天生一個仙人洞」一類的創作,你當做「遊記」,有人看作性器官。正如「我對你有好感」,一個有自信的男人,以為這是正常的社交詞彙,香港由道德塔利班統治了十二年,「好感」即是性騷擾。
有一天,我遇見浸會大學哲學系一位女教授。女教授剛從美國講學回來,春風滿面。女教授品格善良,但上課態度認真,批卷打分,從來不苟且。
「想不到你到了這個年紀,還這麼 firm。」我說。
「吓,我好 firm?你怎知道?」教授小姐嬌嗔反問。
我吃了一驚。不對,我說這句話的時候,視線正常,並無啄盯着對方的胸部,明明誇讚大教授改卷批分,公正嚴明,怎會變成「黃段子」?
「不必親炙過你的教益,大家傳說,都知道你很緊,」我說:「緊一點,特別是對男生,他學習起來,就有快感。太鬆了,他的功課,反而會疲軟。女教師教男學生,尤其是年輕靚仔的,不要鬆,對他越 firm越好,夾得緊緊的,他會幹得更積極。」
想起這件事,人的溝通太困難了,何況在天生的仙人洞裏,硬崩崩揭竿起義,難怪逼出了潺潺流水,雷聲隆隆。
(陶傑)
Ref. Link: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Wednesday, February 10, 2010
Gene - Olympian
Give me something I can hold
With that something I will grow
Make me crazy with your arms
It´s all gone hazy, it´s all gone wrong
Olympian, framed by God
So bring me water to cool off
Formidable and not afraid
Of the next world, just delayed
How can you decline such grand designs?
I´m flattered that you thought
I make a good reward, but
How can you survive my blatant lies?
I´m flattered that you thought
So come taste my good reward
I wanted to be there with you
For I can only be normal with you
I´m taking your life for you
Gene - London Can You Wait?
近日係T51儲左好多英倫美好音樂, Gene...毫無疑問, 永遠喜愛!! 雖然俾人話佢地似The Smiths, 不過, 我覺得Gene係有另一種味道, 可惜的是, 他們已解散了...
Sunday, February 07, 2010
Friday, February 05, 2010
Thursday, February 04, 2010
如果我是譚耀宗 EasonMusic@HKG
極正!!!!!!!
在立會外厄好市民 用盡口號蒙騙眾生
在立會內完全是兩人 實在惹公眾怒憤
自問極不願當複製人 但事實指令難以變更
踏入立會票源難道靠神 或是靠中國護蔭
如果我是譚耀宗 真折墮太黑暗
事事亦靠中共 籬下樹蔭
還是你不去面對公眾 面具被拆穿了 落荒而奔
為著私利犧牲市民 舊日許諾從未算真
或是口號闡明愚弄世人 方可以驚醒眾生
如果我是譚耀宗 這句話太悲憤
事事亦靠中共 籬下樹蔭
真相是如若我積極面對悲憤 義字在我心裡未泯
良心已經失落堆積了塵 用大話去搵笨 疑似畜牲
怎樣愚弄蟻民 等不到假以時日
條例要通過是太急進 實在我享受循序漸進
黨派內無論點都撐份政改通過 日後望有普選你就信
譚耀宗不會是得一個 命令落到黨裏即刻唱和
仍在要反對是你的錯 大陸就接管我地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