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樓市發瘋時,港人平均為安居之所要付出收入一半,現在的數據是四成多,這不止是一個衡量樓價是否合理政府要不要出手的數字。收入一半甚或三分一用在住方面,影響也不止要衣食行少花點,令內部消費減弱,而是對生活方式的可能性拋下了一個金鐘罩,有二三十年的債揹在後面,還可以自由自主到哪裏去?
還有,既然半生賺來的都給巧取豪奪慣了,可不可以犧牲得值得一點?住得好一點,寧可不要會所,讓房間放下一張床之後還有轉身之處就功德無量了。假豪宅最假的不是地點,而是呎數。號稱八百呎大的也叫豪?那新加坡實用面積一千呎的公屋好算甚麼?聽慣見慣八百呎豪宅,會讓港人慢慢認了命,以室雅何須大聊以自慰。小室不放任何東西當然居可以雅,但當掛一幅畫也左右為難,即使偷得了一片牆角掛起來,空間比例不對,不知還能雅到哪裏去。 (說得對極了!!!!!!!)
有朋友的夢想,不過是想養一缸魚,不貪心,兩呎長就好了,可還是不能遂願,因為在那間四百呎的雅室內,放了張小沙發,小客廳就只能容得下旁邊一個放燈的小几,即使是一呎的魚缸,勉強掛到牆上,也興致盡失了。
也聽過很多朋友說一個人住一千呎,太大了。這當然是個人選擇,但只要不是長期為勢所逼而不自覺才好,如果我們可以有條件選擇住得寬敞一點,一個人享有一千呎的空間,真的太奢侈了嗎?那先看看千呎單位的工人房有多大,會不會讓異鄉人憋出情緒病才說吧。
(林夕)
Ref.:http://hk.apple.nextmedia.com/
後感: 「精明」既香港人,醒吾吧!
Saturday, April 24, 2010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