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22, 2010

該買樓嗎?

又是一篇好文章!!

元朗邊緣的樓盤開價至少四千五百元一呎,平均五千多元一呎讓我想起距離它不太遠的天水圍嘉湖山莊。九七樓市高峯期時,山莊呎價高達五千元,那時地產界人士及經紀異口同聲說價格合理,潛力無限。過不了兩年,山莊呎價只剩下二千多元,而且低處未算低,最低落的時候呎價一千元不到,比對岸的深圳樓還要平得多,只是當時唱好的地產界人士及經紀不是失蹤就是裝成若無其事,繼續促銷其他樓盤。

提起這段「往事」倒不因為有新樓盤開賣,而是因為身邊有好幾位朋友、同事在為是否買樓的問題煩惱。買的話,樓價已升了這許多,元朗的五百呎新樓也至少二百五十萬至三百萬,實在有點肉赤。不買的話,樓價可能再升,到時元朗五百呎的新樓可能賣三百萬以上,更肉赤。最不忿的是,錯過了今次升浪,少了個短期賺一筆快錢的機會。

我沒有水晶球,從沒有在樓市賺過錢,沒有能力、資格像地產界人士、經紀那樣「預知」樓市走向。我對朋友、同事的 advice是,現在買樓一定要非常喜歡想買的單位或屋,願意與它共負資產的患難,願意死抱它四分一世紀。

提出這個 advice的理由很簡單,過去十年大部份上班族薪酬增長不超過百分之二十,入息中位數的增長更是低得可憐。未來十年香港跟內地進一步融合,大部份人的薪酬增幅不會比過去十年多,反而有可能比過去十年更低。以元朗三百萬元的樓宇計算,一個月入四萬元的家庭在未來十年要付出四至五成收入供樓,不能像九七年前那樣因為薪酬以雙位數上升而能迅速減輕負擔,更不能隨着樓價上升換樓,因為換樓通常意味供款增加!(講得好!)

最糟的是樓價其實已處於極高水平,六千元一呎的元朗樓再上升三成到八千元一呎的機會顯然比跌至四千元一呎低,嘉湖山莊從近五千元跌至一千多元就是最好例子。既然供樓負擔在未來十年減不了,換樓換不了,單位變成負資產的風險又不低,買樓的人實在要有長期抗戰,與單位共患難的打算。

盧峯

Ref. Link: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後感: 每當見到賣地成績理想, 樓市暢旺, 股市高開, 我就高興, 原因簡單, 泡沫越勁, 爆得越勁, 升得越狂, 趺得越深, 大家一於放長雙眼睇好戲啦, 我和你也不知未來, 但係歷史就係鐡一般既事實!!!!!!!!!!!!!!! 諷刺既係人類往往唔會係歷史中吸取教訓, 結果歷史重複又重複再一次出現......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