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政治.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政治. Show all posts
Thursday, February 14, 2013
Thursday, January 17, 2013
蔣元秋現象說明了甚麼?
立法會動議彈劾梁振英,民建聯副主席蔣麗芸以「男人記不起結婚紀念日」來護主,內容廣傳,坊間熱議,網上瘋狂轉貼,成為改歌、改圖、改視頻的惡搞對象。
網民在視頻檔案中找出二十多年前蔣梁合作主持的電視節目,見兩人契合無間,眉目傳情,好事之徒嘲笑蔣副主席與梁特首情根早種,愛情令人盲目,怪不得瞓身護梁,言詞懇切,表現肉緊,沒有這層關係,不會說得出這等肉麻透頂的說話來。
網民的無限推論和豐富想像,當然沒有事實根據。但蔣麗芸的父親蔣震,是香港出名的實業家,家庭教育應當不差。蔣麗芸既不是毫無學識的市井之徒,也不是頑劣粗鄙的街頭潑婦,為何在立法會一再扮演周星馳電影《功夫》裏的包租婆,再三用元秋腔音波功發言,縱使成為全城笑柄,也樂此不疲?
蔣氏的發言,內容狗屁不通,不值一駁。蔣麗芸不顧形象,不理身世,以潑婦姿態出現,悍然為特區官員護航,倒值得仔細研究。這種情況,無以名之,且稱為「蔣元秋現象」。
蔣麗芸接受報章訪問,坦白承認「真心發言有市場」,又不否認是走「建制派的激進路線」。顯然,蔣麗芸以這種「爛撻撻」的姿態出現,不是臨時起意,也不是偶一為之,而是經過設計的市場考慮,在今天的政治生態下,計算過要有一個這樣的角色扮演。
蔣元秋護主發言,與近日突然湧現多個「愛字頭」團體的理據幾乎同出一轍,性質也是完全一樣,其反智程度,有過之無不及。面對這樣的群眾,太深奧的理論不明白,也無法聽得入耳。發言到最後,蔣麗芸用元秋腔,說甚麼「忙到飛來飛去的男人連結婚紀念日都會忘記何況是一個花棚」,說起來如泣如訴,如癡如怨,不但說出了梁振英的心聲,更引起教育程度不高,即使讀過書也不善於用腦,而用別的器官思考的支持者共鳴。蔣麗芸所說的市場,就在這裏。
但話說回來,像「愛字頭」這些以甚麼辣妹為首的團體,又或用完即棄紙杯的群眾,一早已經是梁振英的死忠粉絲,還需要蔣元秋走的建制激進路線來鞏固嗎?這正正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近大半年來,出現了大量激進親政府團體,這明顯是官方操控的群眾鬥群眾策略,用以反制泛民反對派。在議會裏坐得太久的建制派議員,大部份都溫溫吞吞,瞻前顧後,態度惜身,不是維園阿伯式激進建制群眾的那杯茶,無法滿足他們的口胃,蔣元秋「抓爛塊面」的市井叫囂,不用經過大腦都聽得明白,亦剛剛符合這批群眾的低水平,相信蔣議員很快就會紅起來,成為激進建制群眾的偶像和英雄。
蔣麗芸要扮演這種角色,不知道德高望重聲譽甚佳的蔣震老先生會否因此而感到難堪。但可以肯定的是,形象已經低劣的建制派,因為蔣元秋的表演,會更形不堪。
吳志森
Ref.: Apple Daily
Tuesday, January 08, 2013
Thursday, January 03, 2013
天不會塌下來
區區有次和某君食飯,言談間, 講到政治, 某君竟說...某某若倒了,誰可以代替?...他的思維,和陶傑文章所說一樣。
天不會塌下來
香港尚有一些言論自由。反對梁振英和支持梁振英,都有各自的理由。反梁的理由聽得多,擁護梁特,也可以有許多理由,譬如,覺得梁振英口才好過奧巴馬,或者懷念董建華統治,又或仇恨林鄭月娥和曾俊華一類「港英餘孽」,不想殖民地精英派復辟,所以死也支持梁振英。又或者,同情梁振英那個纏了小足還要送膠花的可憐母親,支持梁振英,即是支持中國婦女得解放,種種理由,都可以。
但是支持梁振英,其中有一個普遍的理由,卻是極度愚蠢的,而且是帶有中國特色的愚蠢,就是:「梁振英如果現在下了台,誰能代替?」
有此一問,當然不是第一次。二○○三年,五十萬人遊行倒董,那時保董的人也惶恐問:阿董是不可以下台的,這時下了台,特首誰能做?
當年許多師奶、維園阿伯、新移民,好像天塌下來的恐懼,紛紛和應:係啊,阿董下了台,邊個做?
結果,阿董真的下台了,曾爵士上了台,而且天沒塌下來。同理,即使梁特半年就下台,香港人才有的是:林鄭月娥、曾俊華、林煥光、陳智思,哪一個隨時都可以頂上。
愚民須要被「領導」,如同羊群聽慣了牧羊人的口令、牧羊狗吠聲的指引,牠們,不,他們無法想像有一天「領導」突然不在、牧羊犬又不知所終的混亂狀態,因為牧羊犬雖然有幾隻,但牧羊人只有一個,在羊群的意識中,「領導人」不見了,雖然只剩下狗,但犬比羊畢竟只高了半級,因此,「某某若倒了,誰可以代替」,成為中國愚民集體的間歇恐慌症。
一九七六年一月,中國總理周恩來死亡,中港許多知識分子如喪考妣。同年九月,輪到「毛主席」死了,瞻仰遺容時,許多貧下中農的代表大哭:主席啊,您去了,誰來領導我們?
當時大量愚民哭得天昏地暗,只少數智商聰明的人在心裏喜得放鞭炮,但裝出一張哭喪臉。而且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在民間,也有許多智者在那天偷偷地笑了,如畫家陳丹青。從此我明白,孔子說:「上智下愚」,說得不錯,一九七六年嚎啕哭過至少一次的,屬於孔子說的下等人。
現在,這等自我蟻化的毛病又發作了。梁特下了台,誰可代替?不要那麼作賤,勿侮辱自己,可以嗎?誰都能代替,包括叫曾蔭權回來,林鄭月娥、林公公等,都可以勝任,甚至欽點任何一個維園阿伯。
陶傑
Ref.: Apple Daily
天不會塌下來
香港尚有一些言論自由。反對梁振英和支持梁振英,都有各自的理由。反梁的理由聽得多,擁護梁特,也可以有許多理由,譬如,覺得梁振英口才好過奧巴馬,或者懷念董建華統治,又或仇恨林鄭月娥和曾俊華一類「港英餘孽」,不想殖民地精英派復辟,所以死也支持梁振英。又或者,同情梁振英那個纏了小足還要送膠花的可憐母親,支持梁振英,即是支持中國婦女得解放,種種理由,都可以。
但是支持梁振英,其中有一個普遍的理由,卻是極度愚蠢的,而且是帶有中國特色的愚蠢,就是:「梁振英如果現在下了台,誰能代替?」
有此一問,當然不是第一次。二○○三年,五十萬人遊行倒董,那時保董的人也惶恐問:阿董是不可以下台的,這時下了台,特首誰能做?
當年許多師奶、維園阿伯、新移民,好像天塌下來的恐懼,紛紛和應:係啊,阿董下了台,邊個做?
結果,阿董真的下台了,曾爵士上了台,而且天沒塌下來。同理,即使梁特半年就下台,香港人才有的是:林鄭月娥、曾俊華、林煥光、陳智思,哪一個隨時都可以頂上。
愚民須要被「領導」,如同羊群聽慣了牧羊人的口令、牧羊狗吠聲的指引,牠們,不,他們無法想像有一天「領導」突然不在、牧羊犬又不知所終的混亂狀態,因為牧羊犬雖然有幾隻,但牧羊人只有一個,在羊群的意識中,「領導人」不見了,雖然只剩下狗,但犬比羊畢竟只高了半級,因此,「某某若倒了,誰可以代替」,成為中國愚民集體的間歇恐慌症。
一九七六年一月,中國總理周恩來死亡,中港許多知識分子如喪考妣。同年九月,輪到「毛主席」死了,瞻仰遺容時,許多貧下中農的代表大哭:主席啊,您去了,誰來領導我們?
當時大量愚民哭得天昏地暗,只少數智商聰明的人在心裏喜得放鞭炮,但裝出一張哭喪臉。而且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在民間,也有許多智者在那天偷偷地笑了,如畫家陳丹青。從此我明白,孔子說:「上智下愚」,說得不錯,一九七六年嚎啕哭過至少一次的,屬於孔子說的下等人。
現在,這等自我蟻化的毛病又發作了。梁特下了台,誰可代替?不要那麼作賤,勿侮辱自己,可以嗎?誰都能代替,包括叫曾蔭權回來,林鄭月娥、林公公等,都可以勝任,甚至欽點任何一個維園阿伯。
陶傑
Ref.: Apple Daily
Monday, December 31, 2012
堅持對你至關重要的東西
在一個飯局中,兩位居外國多年見多識廣的金融界高層人士大罵行騙長官及其班子,認為所作所為已到香港人無法容忍的程度,但問他們會不會參加元旦遊行,二人都支吾。他們說假期都早有安排,多幾個人參加也改變不了甚麼,接着又說以香港今天這樣的政治地位,香港人再怎麼反對也沒用,遊行示威能改變阿爺支持行騙長官嗎?
這也許是香港許多人的心態。港英時代提供了港人的法律權利、人權保障,於是港人大都只把人生聚焦於「搵食」。昨天孔捷生引用的段子:「信仰不能當飯吃,所以不重要;民主不能當飯吃,所以不重要;自由不能當飯吃,所以不重要……對於中國人來說,不能當飯吃的都不重要,我們信奉了豬的生活原則,於是乎我們也得到了豬的命運──遲早給別人當飯吃」。對於仍以「搵食」至上的港人來說,這是醍醐灌頂的警示。
數天前,市建局主席、超級梁粉張震遠得意洋洋,指市建局在大角嘴的一個重建地段,獲一戶原來不滿意收購價的業主接受,指這猶如「聖誕奇蹟」。這戶業主周太擁有超過兩成業權,她認為市建局收購價遠低於物業市值而不接受,豈料上周張震遠向傳媒放言說:「若因一個業主不接受,而令三百個業主失望,好可惜!」此言一出,傳媒紛紛指摘該業主「阻住地球轉」。三天後,這名「釘子戶」抵受不住連日受街坊指罵,被迫接受市建局低於市值數百萬的出價,張震遠於是喜滋滋地讚揚業主「以大局為重」。
個人「以大局為重」犧牲自己應有利益,這在社會主義體制之下是有憲法根據的,中國憲法第五十一條列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前基本法起草委員廖瑤珠曾撰文表示:「(憲法第五十一條)這一條,反映了中國大陸上以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為主……。我們居住在香港的人,習慣的想法是,國家、社會、集體在行使權力時必須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損害個人自由和權利。」
早幾年美國有過一個著名的「釘子戶」故事。2006年開發商在西雅圖某地帶要拆卸一些老房子建造五層商業大樓,一位住在這地帶的84歲老太太Edith Macefield拒絕搬走。據政府評估,她的這座建於1900年的老宅只值8,000美元,其地皮也只值12萬美元。開發商幾次提高拆遷補償價,最後開價達到100萬美元,老太太依然拒絕,她說:「我不想搬家。我不需要錢。金錢並不算甚麼。」開發商無權強拆她的住宅,西雅圖政府也無權干預,最終,開發商修改了施工圖紙,繞着她的老宅建造了凹字形的五層大樓。老太太也不怕在她住宅周邊開工的噪音,她說:「我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噪音對我來說沒甚麼。」負責建商業大樓的施工監理Barry Martin,主動照顧老太太,開車送她去剪髮,陪她去看病,幫她買食品,開方取藥,幫她做飯。兩人結成忘年友誼。2008年6月15日,身邊沒有任何親人的Edith Macefield因胰腺癌與世長辭。美國社會不但沒有輿論批評她不「以大局為重」,還稱之為民間英雄,因為她信奉「堅持對你是至關重要的東西」。我們在網上搜尋「edith macefield house」這個詞,可以看到這個在五層大廈中間凹進去的奇特房子。
也許你覺得大角嘴的重建也與你無關,你可以繼續「搵食啫」。但有一天當你遭到那犧牲數百萬賠償的周太差不多的際遇時,你就知道個人的自由和權利是「你至關重要的東西」。
今天我們真要重溫德國牧師 Martin Niemoller的名句:「當納粹抓共產黨時,我沉默了;反正我也不是共產黨。/當社會民主黨被關時,我沉默了;反正我也不是社會民主黨。/當工會幹部被抓時,我沒抗議;反正我也不是工會幹部。/當猶太人被抓時,我仍然沉默;反正我也不是猶太人。/當我被抓時,已經再也沒有人提出抗議了。」
行騙長官的種種劣績敗行,已不消細說。現在只問有認知的市民一句:你是不是還要沉默?你選擇在沉默中爆發,還是在沉默中滅亡?
元旦日,你要去哪裏?
李怡
Ref.: Apple Daily
Tuesday, December 11, 2012
Monday, December 10, 2012
討厭政治?
香港年輕女藝人說:當公眾追剿特首的僭建醜聞,我想到老人家等着他們的生果金,所以,「我討厭政治」。
該女藝人在網絡遭到罵爆,被指為無知。香港年輕一代的網民成熟了。
「當公眾追剿特首的僭建,我想到老人家等着他們的生果金」,是一種偽道德邏輯。因為特首的僭建,涉及幾個基本的謊言,在西方民主政治裏,一個領袖被指為Liar,是很大的罪過,缺乏了人的品格聲譽,聲討特首說謊的同時,不一定都跟香港的老人過不去。
而且,當一個政府想明修老人金的棧道,暗渡誠信品格的陳倉時,這就是政治。
因此,「我討厭政治」這樣的結論,是幼稚的。但這種論點,在許多香港人之間很流行。在蘭桂坊的酒吧,在IFC的咖啡座,當許多二三十歲的港女,閒談的話題,除了Zara的服裝、淘寶的飾物,或者大阪北海道的日本美食,你跟她們講時局的是非,她們一皺眉頭,以為很有性格,說:我討厭政治。
當劉霞女士:一個無辜的中國女子,毫無法律依據,被家中軟禁經年,如果你跟這種港女說:囚禁劉霞的人,口口聲聲「依法治國」,他們多不講道理,而又多麼虛假?港女也一臉不屑,說:「不要講這個好嗎?我不懂、也討厭政治。」
一個社會走向專制,自己放棄了自由權利,靠的是這樣的愚眾。她討厭政治?她不知道:麪包比上個月貴了一元,她喜歡吃的那家日本小餐廳結了業,或者乘地鐵,票價又貴了,這一切都是政治。
一九四九年,中國即將「解放」,上海許多企業面臨重大的決定:要不要逃去台灣或香港?那時有許多生意人選擇留下來,說:「毛澤東雖然來了,上海幾百萬市民,不也要吃飯?店舖不也要做生意?我們是生意人,不管政治,留下來,有什麼問題?」
結果,少數的人跑了,多數人留下來,後來「公私合營」,要他們交出財產,然後,要他們跳樓自殺。北京市長陳毅天天上班就問:「今天有多少傘兵?」政治是一隻鬼,你討厭牠,沒有用,牠上門找你。
陶傑
Ref.: Apple Daily
Sunday, December 09, 2012
誰都不能討厭政治
藝人王菀之早前在社交網站上載一位老人的照片,並留言指「別人在偵探般追蹤梁特首的房子,並從抽絲剝繭得出的新發現大感勝利興奮」時,自己「忘不了每天在盼望多點生果金幫補生活的長者們」。不少網民批評她政治無知、是非不分,有為特首開脫之嫌,甚至發起罷聽運動,她則回應說:「我討厭政治。」
這是不少港人的金句。務實、包容、團結、和諧,被不少人當成至高的絕對價值,而政治事務則被標籤為虛妄、偏激、分裂、動盪,所以不少港人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我討厭政治」甚至以此為榮。這是過去的殖民者處心積慮培養的政治冷感,亦是新殖民者所渴望繼續維持的去政治化的行政主導社會。以務實之名拒絕深入的討論;以包容之名迴避冷靜的批判;以團結之名禁止有力的抗爭;以和諧之名放棄自我的立場。這不正是統治者所夢寐以求的伊甸園嗎?
斷送香港未來的絕對不會是平庸無能的特首或者尸位素餐的議員,而正正就是那些聲稱「討厭政治」的麻木大眾。他們對社會現實也有所不滿,有時也會對現存制度有所懷疑,然而這些負面情緒一旦萌芽,很快又會在務實、包容、團結、和諧的情結之下被壓抑起來。最近民主黨進行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即使梁振英醜聞纏身,誠信及操守瀕臨破產,但仍舊有三成多市民反對議員提出不信任動議,大概也是「討厭政治」的心態作祟吧?將來香港果真有一人一票的特首普選又如何呢?假如港人仍然理直氣壯地對政治置身事外,那麼港人依舊會義無反顧地選擇那些被祝福的候選人,畢竟這樣的選擇能夠減少衝突與爭吵。
寫得很好!! --> 企圖在政治上置身事外是自欺欺人,因為漠不關心實際上就等同於助紂為虐,這就如同房子着火之後,主人卻說「我討厭火災」,然後任由火勢蔓延,甚至批評正在大聲呼救或者灌水救火的家人。袖手旁觀的看客最後注定會成為新的受害者。記得《陽光時務》上記者余聲的一篇文章寫道:那些不關心政治的人,總有一天會被政治所關心。我想,那些討厭政治的人,亦總有一天會被政治所討厭,成為專制獨裁之下的犧牲品。
心台
自由撰稿人
Ref.: Apple Daily
Sunday, July 25, 2010
民主就是不包容
於選舉制度而言,民主是公開爭逐的場所。政黨可以轉型,政客可以轉軚,但必須自己承擔責任,向不向選民交代因由,悉隨尊便,但不可叫選民「包容」其轉軚,或散播語言迷霧,用文辭蒙蔽民智,說民主制度的精神就是包容。
只有暴君或昏君才會叫人民包容。民主制度,正正就是不包容。否則民主制度與封建帝制何異?選民在盤算之後,會用選票懲罰變節的政黨或議員的。有時即使領袖有功於社稷,但由於時代不同,民眾也一樣用投票趕領袖下台。二次大戰時期,英國首相邱吉爾縱橫捭闔,言辭激昂,但戰後的和平時代,邱吉爾的功用過去了,英國選民便用選票轟他下台,避免他成為有執政期限的暴君。精於權謀韜略與密室政治的領袖,戰時或可衛國,和平時期則禍國殃民。
包容是用於自由的概念上的。民主制度,人人有權參選,偏激者、變節者、敗德者,通通可以自由參選,由選民決定輸贏。社會上的自由,就是包容多元意見和寬忍異類行為,甚至脫法行為,例如街頭醉酒、行乞、露宿、擺賣、賣藝、未經申請而集會抗議等,在自由社會,即使法律不容,只要做得不過分,並不無理取鬧,民眾一樣包容,執法當局也酌情包容,不隨便懲處。公共空間要有自由,便要略為包容,你不用便不許人家用的話,大家便不能使用公共空間,於是成了只有警察和保安員管理的禁地,香港成為無聲色、無怪異的潔癖社會了。
民主制度的基礎,是憲政與共和,憲政是人民制定憲法保護人權和公民社會;共和是議會上的執政黨和在野黨要信守君子約定。在野黨可以撒野和撒賴,做出脫法行為,但執政黨不能隨便用法律來檢控或用情報機關來整治;在野黨一朝執政,也要持守同樣的約定,這叫執政黨的寬容。寬容或包容,是在野黨、無權力的小市民向政府要求的,不是有權勢或即將執掌權力的政黨向選民要求的。香港民主黨說「民主就是包容」,簡直荒天下之大謬!搞了幾十年民主運動,也弄不清基本概念。
政黨有溫和持平的,也有偏激和基進( radical)的。議會有左中右政黨的組合,彼此制衡,便令社會的理性得到多方面的詮釋,不會出現「以理殺人」的唯理主義。政黨個個向中間靠攏,離棄意識形態分野,令選民無可選擇,絕非好事!過去幾年,西方國家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思想橫行無忌,缺乏其他政治經濟理論的制衡,最終引發財經詐騙、金融海嘯,蠶食百姓財產。香港的政黨發展,需要的是更多的偏激和基進,選民需要更多的投票選擇,而不是個個充當溫和持平,勸阻或詆毀激進行為,令到無人挑戰財閥壟斷,無人為小市民出頭。
文:陳雲
Ref.: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後感: 陳雲說得對, 道理就是這樣, 民主就是不包容~
只有暴君或昏君才會叫人民包容。民主制度,正正就是不包容。否則民主制度與封建帝制何異?選民在盤算之後,會用選票懲罰變節的政黨或議員的。有時即使領袖有功於社稷,但由於時代不同,民眾也一樣用投票趕領袖下台。二次大戰時期,英國首相邱吉爾縱橫捭闔,言辭激昂,但戰後的和平時代,邱吉爾的功用過去了,英國選民便用選票轟他下台,避免他成為有執政期限的暴君。精於權謀韜略與密室政治的領袖,戰時或可衛國,和平時期則禍國殃民。
包容是用於自由的概念上的。民主制度,人人有權參選,偏激者、變節者、敗德者,通通可以自由參選,由選民決定輸贏。社會上的自由,就是包容多元意見和寬忍異類行為,甚至脫法行為,例如街頭醉酒、行乞、露宿、擺賣、賣藝、未經申請而集會抗議等,在自由社會,即使法律不容,只要做得不過分,並不無理取鬧,民眾一樣包容,執法當局也酌情包容,不隨便懲處。公共空間要有自由,便要略為包容,你不用便不許人家用的話,大家便不能使用公共空間,於是成了只有警察和保安員管理的禁地,香港成為無聲色、無怪異的潔癖社會了。
民主制度的基礎,是憲政與共和,憲政是人民制定憲法保護人權和公民社會;共和是議會上的執政黨和在野黨要信守君子約定。在野黨可以撒野和撒賴,做出脫法行為,但執政黨不能隨便用法律來檢控或用情報機關來整治;在野黨一朝執政,也要持守同樣的約定,這叫執政黨的寬容。寬容或包容,是在野黨、無權力的小市民向政府要求的,不是有權勢或即將執掌權力的政黨向選民要求的。香港民主黨說「民主就是包容」,簡直荒天下之大謬!搞了幾十年民主運動,也弄不清基本概念。
政黨有溫和持平的,也有偏激和基進( radical)的。議會有左中右政黨的組合,彼此制衡,便令社會的理性得到多方面的詮釋,不會出現「以理殺人」的唯理主義。政黨個個向中間靠攏,離棄意識形態分野,令選民無可選擇,絕非好事!過去幾年,西方國家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思想橫行無忌,缺乏其他政治經濟理論的制衡,最終引發財經詐騙、金融海嘯,蠶食百姓財產。香港的政黨發展,需要的是更多的偏激和基進,選民需要更多的投票選擇,而不是個個充當溫和持平,勸阻或詆毀激進行為,令到無人挑戰財閥壟斷,無人為小市民出頭。
文:陳雲
Ref.: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後感: 陳雲說得對, 道理就是這樣, 民主就是不包容~
Saturday, June 26, 2010
故人心變
世事的可笑處,有時在於錯誤的時刻,錯誤的決定,而有時則在於為德不卒,晚節不保,絕對不必要的把自己一生的功業押在一個個沒有把握的承諾上。
你看北韓對巴西,勁隊對弱隊,居然打出了二比一,世人眼睛為之一亮,很內疚的認為自己白鴿眼小看他了,那場球賽鐵幕北韓錯過了實況轉播,龍心大悅的金正日拍板要轉播北韓對葡萄牙,還要親自遙控督師,想不到眾目睽睽之下狂吞了七蛋,打得一塌糊塗,球技不如人猶其餘事,連運氣都輸了,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為推銷政改爛方案,推銷員使盡九牛二虎之力,耗費不少公帑仍然沒有起色,正當大家反對得如火如荼之際,竟傳來勝利之聲,原來靜雞雞的已達成了協議,幫推銷員賣力的不是別人,是他的死對頭,幫他解畫、幫他背書、幫他保證,好話說盡,怪不得一向黑口黑面的,忽然四萬咁口面。戴着口罩的抗癌老人則一半臉部表情被遮住,看不清是喜是憂,其實,我們一向都沒有好好看清楚他;對於我們以為一向了解一向以為本應如此的,忽然變卦了,好比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你管得着嗎?他要嫁給一個一向憎恨的人,你管得着嗎?
故人心變,有什麼辦法勉強呢?難道你還要一直檢討是否我做錯了什麼?他要這般對待,別人的行為,你怎麼去負責?你老是把什麼都攬上身一定會黐線,只能懇求上蒼,不要讓我老得糊塗了,老得去做一些突兀的,叫愛護你的人也尷尬不已的事,還把自己的紀錄劃花了。
朋友說:別人老問我,你為什麼來去匆匆,總也不肯停留,香港是你家,不是嗎?她的回答是:停久了,我覺得透不過氣來,我要出去透透氣。以前不明白這句話,現在懂了。
其他走不掉的,到那裏去躲避這樣的氣候、鬱悶、燥熱……故人心變了,無聲無息的,連一個招呼也沒打說變就變了。
(蔣芸)
Ref.:http://hk.apple.nextmedia.com
你看北韓對巴西,勁隊對弱隊,居然打出了二比一,世人眼睛為之一亮,很內疚的認為自己白鴿眼小看他了,那場球賽鐵幕北韓錯過了實況轉播,龍心大悅的金正日拍板要轉播北韓對葡萄牙,還要親自遙控督師,想不到眾目睽睽之下狂吞了七蛋,打得一塌糊塗,球技不如人猶其餘事,連運氣都輸了,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為推銷政改爛方案,推銷員使盡九牛二虎之力,耗費不少公帑仍然沒有起色,正當大家反對得如火如荼之際,竟傳來勝利之聲,原來靜雞雞的已達成了協議,幫推銷員賣力的不是別人,是他的死對頭,幫他解畫、幫他背書、幫他保證,好話說盡,怪不得一向黑口黑面的,忽然四萬咁口面。戴着口罩的抗癌老人則一半臉部表情被遮住,看不清是喜是憂,其實,我們一向都沒有好好看清楚他;對於我們以為一向了解一向以為本應如此的,忽然變卦了,好比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你管得着嗎?他要嫁給一個一向憎恨的人,你管得着嗎?
故人心變,有什麼辦法勉強呢?難道你還要一直檢討是否我做錯了什麼?他要這般對待,別人的行為,你怎麼去負責?你老是把什麼都攬上身一定會黐線,只能懇求上蒼,不要讓我老得糊塗了,老得去做一些突兀的,叫愛護你的人也尷尬不已的事,還把自己的紀錄劃花了。
朋友說:別人老問我,你為什麼來去匆匆,總也不肯停留,香港是你家,不是嗎?她的回答是:停久了,我覺得透不過氣來,我要出去透透氣。以前不明白這句話,現在懂了。
其他走不掉的,到那裏去躲避這樣的氣候、鬱悶、燥熱……故人心變了,無聲無息的,連一個招呼也沒打說變就變了。
(蔣芸)
Ref.:http://hk.apple.nextmedia.com
怎樣撐得落?
李怡問:爭取民主的市民何去何從?李怡自己答:繼續撐下去就是了,對於民主黨及自己心儀的候選人,繼續撐下去,大佬,你講得倒很輕鬆,只是試問如何撐得落?
一個不忠的朋友,一個偷偷與外面的女人搞婚外情的丈夫,一個紅杏出牆的太太,是否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若無其事的維繫着這段婚姻,慝怨而友其人聖人不齒,凡人更難頂,這個怨來自你一向撐的人,叫人怎樣吞得落。
民主黨的兩位議員,一個叫人不要謾罵,不要給壓力他的黨,後來他自己退黨了,抗癌老人立刻說:別忘了你們的選票來自支持民主黨的市民,老人呀,忘掉這一點的是你。並不是一個上了年紀的人,有了病的人,人家就要買你怕,百般呵護,不肯刺激傷害你的感情,你偷偷摸摸跟人去拍拖,還達成了協議,自己圈的兄弟姊妹,一個個蒙在鼓裡,你拍板、你主催、你好嘢、你大功告成、你威晒、你是民主鬥士,你千夫所讚萬夫莫敵,連反對你的人現在都把你當成功臣恩人了,但是,請你想一想,民主走到了這一步,偷偷掩着臉笑的會是誰呢?原來這麼容易搞掂,君子可欺之以方,魔鬼藏在細節,真相會慢慢顯現,到了那時,你才來指責我胡說八道不遲。
世上仍然在心水清的人,提出了太多解不開的迷思,只不過才兩天,一向叫人耽心的泛民分裂已經開始,你們是人家的對手嗎?差得太遠了,請你讀一讀最近你們黨內的李柱銘那篇文章:「反勝為敗,愚不可及」真是擲地有聲,分析得再也清楚不過,你們可曾在去跟人家秘密協議之前好好的聽一聽黨內極有份量的人那真知灼見?你那麼愛個人表演,何曾尊重過黨內其他人的意見,置香港那麼多撐你的人不顧,也許你會說:仍然有那麼多人撐我,世上當然有可愛又可笑的愚忠之士,但你肯聽別人告訴你那些你所不知道不曾想過的事?一錘定音一旦中了計對於你的晚節,影響有多大?在太多的噪音聲中,也許魔鬼還沒有顯現,但我相信不會永遠不顯現。
(蔣芸)
Ref.: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一個不忠的朋友,一個偷偷與外面的女人搞婚外情的丈夫,一個紅杏出牆的太太,是否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若無其事的維繫着這段婚姻,慝怨而友其人聖人不齒,凡人更難頂,這個怨來自你一向撐的人,叫人怎樣吞得落。
民主黨的兩位議員,一個叫人不要謾罵,不要給壓力他的黨,後來他自己退黨了,抗癌老人立刻說:別忘了你們的選票來自支持民主黨的市民,老人呀,忘掉這一點的是你。並不是一個上了年紀的人,有了病的人,人家就要買你怕,百般呵護,不肯刺激傷害你的感情,你偷偷摸摸跟人去拍拖,還達成了協議,自己圈的兄弟姊妹,一個個蒙在鼓裡,你拍板、你主催、你好嘢、你大功告成、你威晒、你是民主鬥士,你千夫所讚萬夫莫敵,連反對你的人現在都把你當成功臣恩人了,但是,請你想一想,民主走到了這一步,偷偷掩着臉笑的會是誰呢?原來這麼容易搞掂,君子可欺之以方,魔鬼藏在細節,真相會慢慢顯現,到了那時,你才來指責我胡說八道不遲。
世上仍然在心水清的人,提出了太多解不開的迷思,只不過才兩天,一向叫人耽心的泛民分裂已經開始,你們是人家的對手嗎?差得太遠了,請你讀一讀最近你們黨內的李柱銘那篇文章:「反勝為敗,愚不可及」真是擲地有聲,分析得再也清楚不過,你們可曾在去跟人家秘密協議之前好好的聽一聽黨內極有份量的人那真知灼見?你那麼愛個人表演,何曾尊重過黨內其他人的意見,置香港那麼多撐你的人不顧,也許你會說:仍然有那麼多人撐我,世上當然有可愛又可笑的愚忠之士,但你肯聽別人告訴你那些你所不知道不曾想過的事?一錘定音一旦中了計對於你的晚節,影響有多大?在太多的噪音聲中,也許魔鬼還沒有顯現,但我相信不會永遠不顯現。
(蔣芸)
Ref.: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未起錨先落水
蔣芸最近寫左幾篇文章, 都講出我既心聲, 值得在此推介!
到現在還想不通什麼叫談判不是投降,杯葛不是堅持,這是跌倒在地上還要抓一把沙來遮一遮,還是只不過一番巧言令色,談判不是投降,卻至少投降了一半,杯葛不是堅持,真正的堅持一定要杯葛,不肯堅持下去的則一定會被杯葛。今年六月初民主黨與其他泛民主派的二十多位議員才簽署了一份聯合聲明,清清楚楚要求特區政府撤回政改倒退方案,要求特區政府清楚回應香港廣大市民的卑微要求;落實真正普選,取消區議會委任制廢除功能組別,這樣的聯合聲明,民間一致叫好,拍爛手掌,但不知如何,不知在什麼樣的情況之下,忽然的,同一批人另有方案出來了,事先沒有交待,沒說前因後果,靜雞雞的攤出來,不免傳說紛紜,是北京點頭了,特首照本子辦事了,議員們被個別擊破了,不止如此呢,之前不少障眼法使出,照這樣看,真的是不要相信任何傳言,直到當事人出來否認為止。
人情、世故、歷史、背景,千絲萬縷的人際關係,大部份的政治人物都有包袱,大部份的傳媒人也有包袱,要揣摩上意,要上下一致,不可以有太多個人的喜惡與見解,不會有儍仔跟自己的飯碗過不去,更不可以窩裡反,小圈子八百人可以選出一個特首,而被欽點的特首要看主子的臉色,只是民選的政治人物,是選民一人一票把你送進立法會的,你的老闆是誰,還不夠清楚嗎?選票可以把你送進立法會,也可以把你拉下來,如果你還執迷不悟,沒有承擔、不守承諾、朝令夕改、朝三暮四、朝秦暮楚,你如何對得起你的選民?不要用那些砌辭來遮羞,也不要告訴我們你是將以有為,你是忍一時風平浪靜……生命苦短,民主停滯不前,幾十年了,好話說盡,不斷向北大人叩頭俯首的早已吃了秤砣鐵了心,你們這一批打民主為旗號的鄉愿之士還在那些沾沾自喜呢。
今天,到那裡去找一個鐵錚錚的,光明磊落的好漢,讓我們看到什麼叫智者不惑,勇者不懼的好漢,只有那一批既惑且懼,又要面子又要裡子,分明不能堅持,還要砌辭死撐,負了香港人,枉做了小人,卻連這一點都不敢承認,以妥協方案來回應起錨,錨未起先洗濕個頭落了水,太可笑了。
(蔣芸)
Ref.: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到現在還想不通什麼叫談判不是投降,杯葛不是堅持,這是跌倒在地上還要抓一把沙來遮一遮,還是只不過一番巧言令色,談判不是投降,卻至少投降了一半,杯葛不是堅持,真正的堅持一定要杯葛,不肯堅持下去的則一定會被杯葛。今年六月初民主黨與其他泛民主派的二十多位議員才簽署了一份聯合聲明,清清楚楚要求特區政府撤回政改倒退方案,要求特區政府清楚回應香港廣大市民的卑微要求;落實真正普選,取消區議會委任制廢除功能組別,這樣的聯合聲明,民間一致叫好,拍爛手掌,但不知如何,不知在什麼樣的情況之下,忽然的,同一批人另有方案出來了,事先沒有交待,沒說前因後果,靜雞雞的攤出來,不免傳說紛紜,是北京點頭了,特首照本子辦事了,議員們被個別擊破了,不止如此呢,之前不少障眼法使出,照這樣看,真的是不要相信任何傳言,直到當事人出來否認為止。
人情、世故、歷史、背景,千絲萬縷的人際關係,大部份的政治人物都有包袱,大部份的傳媒人也有包袱,要揣摩上意,要上下一致,不可以有太多個人的喜惡與見解,不會有儍仔跟自己的飯碗過不去,更不可以窩裡反,小圈子八百人可以選出一個特首,而被欽點的特首要看主子的臉色,只是民選的政治人物,是選民一人一票把你送進立法會的,你的老闆是誰,還不夠清楚嗎?選票可以把你送進立法會,也可以把你拉下來,如果你還執迷不悟,沒有承擔、不守承諾、朝令夕改、朝三暮四、朝秦暮楚,你如何對得起你的選民?不要用那些砌辭來遮羞,也不要告訴我們你是將以有為,你是忍一時風平浪靜……生命苦短,民主停滯不前,幾十年了,好話說盡,不斷向北大人叩頭俯首的早已吃了秤砣鐵了心,你們這一批打民主為旗號的鄉愿之士還在那些沾沾自喜呢。
今天,到那裡去找一個鐵錚錚的,光明磊落的好漢,讓我們看到什麼叫智者不惑,勇者不懼的好漢,只有那一批既惑且懼,又要面子又要裡子,分明不能堅持,還要砌辭死撐,負了香港人,枉做了小人,卻連這一點都不敢承認,以妥協方案來回應起錨,錨未起先洗濕個頭落了水,太可笑了。
(蔣芸)
Ref.: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Friday, June 25, 2010
全民包圍立法會 - 周博賢《好在還有你》
謝安琪幕後音樂軍師--周博賢, 真正既音樂人, 不但對香港音樂貢獻, 對個社會都有貢獻, 「縱是到這天一試敗仗
來年方長 誓言鬥志不死」唱得好...不似其他...空殼..活死人~
Sunday, June 20, 2010
不停退縮, 放棄堅持
「劉慰Hing, 最無恥」, 不停退縮, 放棄堅持, 現在還死撐, 究竟有冇良心, 對唔對得住當初選你既市民??
劉慧卿批黃毓民言論侮辱民主黨
(商台)2010年6月20日 星期日 14:00
民主黨副主席劉慧卿發表聲明,反駁社民連黃毓民昨日在本台節目上,指民主黨和中央政府有檯底交易,以不參加五區公投運動,換取中央接納民主黨建議的改良區議會方案。劉慧卿表示,當日八成黨員投票反對參加五區公投,認為黃毓民的指控侮辱民主黨黨員,要求他提出指控的證據,強調民主黨會繼續爭取真普選。
到底是誰侮辱? 不要當香港人是傻仔!!
司徒華籲社民連勿只懂謾罵
(星島)2010年6月20日 星期日 15:31
終極普選聯盟在中環遮打花園發起「還我終極普選」集會前,社民連成員到場抗議普選聯支持民主黨方案,認為是出賣「民主」。出席集會的民主黨元老司徒華批評,社民連的行動並非爭取民主行動,市民會看在眼內。
司徒華表示,民主黨方案增加了政制的民主成分,批評民主黨出賣香港人的人是誣蔑民主黨,強調即使投票通過政改方案,普選聯都會繼續爭取終極普選。
司徒華建議,社民連多為民主做實際有益的事,不要只懂謾罵。
華叔前陣子仍說不要辭職, 因要力保泛民23票反對政改方案, 接受電台訪問, 斬釘截鐵說, 泛民邊個投票支持政改方案, 邊個就係千古罪人, 現在??? 華叔, 你真的令好多香港人感到失望!!
Saturday, June 19, 2010
香港人不收貨!
香港人與七一和六四兩組數字,結下不解緣。泛民對建制派的支持率為六比四,而今次余曾辯論的賽果竟是七比一。
賽前大家對曾蔭權不存厚望,但始終是他主動邀請余若薇辯論,以為他總有點秘密武器。但原來在整個辯論過程中,他不過是重彈老調,主張先通過二○一二方案,其他事情日後再談。辯論焦點,便放在方案被否決後,責任誰屬。
政改貨色不對勁
這其實是推卸責任。曾蔭權在二○○七年三月豪情壯志地說:「無論如何這個普選問題不要交給我下手去做,二○一二年前一定要解決問題……我所講的方案有三樣東西,設計、路線圖、時間表……尤其今次,大家香港一齊都要玩一鋪勁啲。」他的任期快結束了。至今沒有交代二○二○年立法會是否取消功能組別及行政長官提名門檻,沒有交代路線圖、沒有真正的普選時間表。
之前「起錨」宣傳,只求在公眾心目中留下「我已盡了力」的印象。今次高收視的電視辯論,赤裸裸地讓大眾發現曾特首所賣的政改貨色不對勁。曾特首說:「香港人好怕激進。」這句話沒有錯,但錯就錯在他將反對者視為激進。精明的香港人,如果向這位不盡不實的「推銷員」說:「香港人不收貨」,這也不算激進吧?
關志健
城市大學社會科學部講師
Ref.: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賽前大家對曾蔭權不存厚望,但始終是他主動邀請余若薇辯論,以為他總有點秘密武器。但原來在整個辯論過程中,他不過是重彈老調,主張先通過二○一二方案,其他事情日後再談。辯論焦點,便放在方案被否決後,責任誰屬。
政改貨色不對勁
這其實是推卸責任。曾蔭權在二○○七年三月豪情壯志地說:「無論如何這個普選問題不要交給我下手去做,二○一二年前一定要解決問題……我所講的方案有三樣東西,設計、路線圖、時間表……尤其今次,大家香港一齊都要玩一鋪勁啲。」他的任期快結束了。至今沒有交代二○二○年立法會是否取消功能組別及行政長官提名門檻,沒有交代路線圖、沒有真正的普選時間表。
之前「起錨」宣傳,只求在公眾心目中留下「我已盡了力」的印象。今次高收視的電視辯論,赤裸裸地讓大眾發現曾特首所賣的政改貨色不對勁。曾特首說:「香港人好怕激進。」這句話沒有錯,但錯就錯在他將反對者視為激進。精明的香港人,如果向這位不盡不實的「推銷員」說:「香港人不收貨」,這也不算激進吧?
關志健
城市大學社會科學部講師
Ref.: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