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part 2
第五宗罪、歧視罪 政府瘋狂加煙稅百份之50,立即造成階級歧視,藉打造「紅酒中心」為名,去年預算案全 面豁免紅酒稅,令富豪高官可以肆意「品紅」。抽煙和化喝酒同樣有害身心,政府卻「厚酒 薄煙」。醉酒駕駛殺人,政府卻又不會說為了愛惜市民生命,而去加酒稅。雙重標準,何等 不堪。
第六宗罪、虐待罪 長者院舍宿位嚴重不足,過去五年,已經有7,638人在輪候護養院宿位期間死亡。現時 共有18000及6400位長者,分別輪候「護理安老院」及「護養院」宿位,輪候時間 分別為三年到四年不等。 可憐的香港老人,等到死也輪不到一個安身之地,講到老人等死,令我想起1983年的日 本電影《猶山節考》,說的是貧窮農村的老人,要被兒女背上荒山,然後留在山上餓死或者 冷死,想不到電影的悲情,原來在香港天天上演! 長者為香港貢獻一生,不但未能分享繁榮的成果,更因政策的僵化保守,高官的麻木不仁, 未能有尊嚴地安享晚年,7千多位長者未輪到宿位已身故,這是特區政府之恥,更是香港之 恥!
第七宗罪、吝嗇罪 政府去年在交通支援的政策,是讓屯門、元朗、北區及離島四區受惠。在當前經濟困局下, 拒絕將之擴展至十八區。另外,在網上學習已變成必不可少的情況下,政府仍然拒絕資助貧 困學童的上網費,低收入家庭的小孩子受阻於數碼鴻溝,學習機會不平等,階級流動不再可 能,形成世襲貧窮。
第八宗罪、冷血罪 在金融海嘯的衝擊下,香港的失業率已攀升至最近的百分之5,失業人數增至17萬。單在 2008年內就有4萬3千家公司倒閉,比2007年上升百分之14。社民連早在2月3 日與曾俊華會面,要求政府設立失業援助金,政府卻當耳邊風。政府睜大眼睛看到大量失業 人士陷入困境,竟然袖手旁觀。究竟是想迫死失業人士,還是想引火自焚,叫失業人士上街 暴動?
第九宗罪、守財罪 社民連要求政府向香港居民發放港幣5000元現金,總額約300億港元。這筆款項僅佔 政府總儲備百份之二,但已可達至多種效果:1. 社會最底層者的生活立時獲得改善;2. 促進中下階層消費,增強市面對經濟前景之信心;3. 服務零售等行業將直接受惠,減輕行業裁員壓力,繼而緩減經濟衰退對市民的壓力;及4. 民間理財及消費所形成的乘數效應,比政府更有效地增值。付出相對較小的經濟誘因,換來 社會更大幅度的財富增長。
澳門兩度派現金,台灣也發消費劵,泰國、日本也有類似救人救市措施。只有香港特區政府 ,死抱豐厚儲備不放,但知聚斂而不知濟民於水火,此行徑直如孟子云:庖有肥肉,廄有肥 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曾俊華必須向全港市民交代:政府搜聚民脂民 膏,成就龐大儲備,百年一遇災難降臨之際不用,更待何時?
財政司長在預算案末段引用一位德國神學家的話,以示要為下一代人負責。德國的神學家, 不論是曾組織暗殺希特拉的潘霍華(D. Bonhoffer)、反對教會向國家投誠的巴特(Karl Barth)、批判納粹德國的田立克(Paul Tillich)、站在工人一邊的尼布爾(Reinhold Neihbur)、反對信仰私人化道德化的默茨(J-B Metz),及以「希望神學」聞名於世的莫特曼(Jurgen Moltmann),皆誠實面對人民的處境,不會因為僵化的道德教條及虛假的說詞散佈 假希望。明明是無視百萬窮人死活的財政預算案,反而砌詞狡辯說為年青人著想,這是假先 知的作為!請曾俊華不要濫用神學家之名,為垃圾政策粉飾,侮辱神學家。 現在已經是危急存亡之秋,你們這一群高薪厚祿的庸官,你們真的很「不該」啊!你們對我 們幹了「不該」的事,讓我們變成了poor guy! 曾蔭權,你不該;曾俊華,你不該,特區政府,你們都很不該!都說香港高薪養廉,事實擺 在眼前,這是高薪養庸!納稅人花了一大筆冤枉錢,竟然養了一大批庸官! 所謂不賢者而居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香港人何辜,要受這種惡罪!曾俊華,你不但是庸 官,你還是一個大貪官!曾俊華你是一個大貪官!你貪的不是錢,你貪的是身在權位的安逸 !你貪圖安逸,不肯在這危急關頭,對香港人作出應有的承擔!你真的太不該啦! 主席,我謹此陳詞。
財政預算案二讀辯論講辭
2009年4月2日
Friday, April 03, 2009
毓民:"你不該!"預算案九宗罪!偏袒縱容欺騙壓迫歧視虐待吝嗇冷血守財2.4.09(2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