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06, 2013

賣豬肉的美國夢

區區很愛看文章,你看只需幾分鐘,人家卻可能花了一天甚至多天去寫,每一篇文章,都是知識匯集,有幾位,是必看的!  分別是 丘亦生、練月錚、林行止...

美國人最近被中國威脅逼到埋身,說的當然不是習近平訪美,而是由於美國豬肉商史密斯菲爾德(Smithfield, SFD)被中資公司雙匯收購。當美國人飯桌上的火腿、腸仔,搖身一變成了中國資金生產,還要是一家捲入瘦肉精醜聞的公司。紅色資本殺埋身的威脅繪形繪聲,美國人不由得不為緊張。

中資公司近年已不滿足於在海外購買磚頭,還入主海外各式各樣的行業。去年中,大連萬達豪擲26億美元收購AMC戲院,雙匯今次收購SFD,在美國引起重要迴響。一來是事關豬肉與美國人的切身關係。二來交易金額達47億美元(約367億港元),若果成事的話,將會是中國企業在美國最大筆的收購。

雙匯問題多 合作事半功倍
美國傳媒近日熱論外國投資委員會應否審批交易。有美國傳媒揣測中國,這次交易可能是中國進一步購買戰略資產的舉動。不過,雙匯公司早已脫離國企系統,目前由公司管理層持有三成六的股權,背後股東除了有中金控制的鼎暉投資,前總理溫家寶兒子溫雲松有份創立的新天域私募基金持有4.2%之外,外資高盛持有公司5.2%,郭鶴年家族持有7.4%股權。在中外資金混雜之下,我相信,Smithfield的投資是一項生意盤算,多於政治上的計算。

內地養豬業一直依賴輸入黃豆製作飼料。入口黃豆價格近年上升,令中國養豬的成本在結構上,難敵大量種植黃豆的美國。據Smithfield披露,公司生產豬肉的成本為每公斤1.37美元,在內地成本每高達2.1美元,足足高過美國五成。雙匯及Smithfield均指出,完成交易後,Smithfield的豬肉進口到中國的數量必然大增,實行以入口豬肉,反攻內地市場。

再者,內地接二連三爆出發光豬肉、黃浦江流域漂浮死豬、瘦肉精等食品安全問題,雙匯本身也捲入瘦肉精的醜聞當中。雙匯無論是做內銷,或者出口,得到美國Smithfield品牌合作,絕對是事半功倍。

Smithfield的交易成事的話,中國企業今年對外投資的規模,隨時創出新高。事實上,去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接年增加近三成至772億美元。反觀海外企業在中國的投資,按年下跌3.7%,是近三年首次錄得倒退。照計內地與成熟經濟體仍有一段距離,投資機會理應比發達國家多,但近年環球資金對中國的熱情減退,內地資金反而不斷流向成熟經濟。

民企走出去 解決融資限制
中資民營企業向外併購,我相信與內地的融資限制有關。外電引述消息指,雙匯會獲中國銀行紐約分行提供40億美元(約312億港元)貸款,以支付收購成本,摩根士丹利則會提供30億美元(約234億港元)的貸款,還清Smithfield的債務。雙匯若不是用拿着「走出去」的牌面,未必一下子借到如此龐大的金額。

近日同樣在海外作出收購的復星(656)董事長郭廣昌,在一個公開場合上直接抨擊內地銀行制度畸型,令到中資公司難以賺錢,他說:「我們老是覺得為甚麼銀行把那麼多錢都賺走了?好像2,000家上市公司,一半利潤是10家銀行拿走了,這樣拿下去,我們製造業怎麼辦?還能拿多久?」令到在場的交行(3328)董事長牛錫明,甚為尷尬。
大如民企復星也埋怨內地做生意困難,內地大大小小民企怎會不出逃?

丘亦生

Ref.: Apple Daily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