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30, 2013

爭吵 Pt 6

正式決裂 !! 同意蕭生所講,身邊太多小人,事實上,毓民和蕭生,都是香港真漢子,永遠令香港人敬佩 !!



爭吵 Pt 5

如果我係蕭生,聽完呢集,我都會生氣...





爭吵 Pt 4

聽完呢集, 原因漸漸浮現...

Friday, March 29, 2013

爭吵 Pt 2

留意 28:15 開始...

爭吵 Pt 1

作為人網的粉絲,眼見現象去到如此境地,實在傷感...

Saturday, March 23, 2013

玉城千春 - Brand New Days

日本唱作女歌手,玉城千春 – Brand New Days,區區近日最愛,玉城千春是著名組合"Kiroro"的主音,組合著名作品包括"未来へ"。

強大製作團隊,有小田和正、スキマスイッチ、Cocco、宮本笑里、石渡淳治,絢香及YUI的製作人西尾芳彥等人提供的作品構成,粒粒皆星!!

其中一曲 「朝日」,百聽不厭 !!

試聽:

http://www.xiami.com/song/detail/id/1770665105

奶粉之亂


梁振英北上取暖,意圖藉中央領導人及部委接見,凸顯自己獲中央大力支持,殊不知京城吹冷鋒,而且仲落大雪,熱面孔遇上了cold shoulder。相信佢自己亦估唔到死在「港人港奶」,而非「僭建謊言」。張曉明公開提出要識換位思考,已經好唔畀面,限奶令之所以令中央火滾,問題不在於針對內地人咁簡單,而係充份反映了梁振英決策思維,中央亦感憂慮。

北京對梁有意見

所謂奶荒,其實係進行洗腦廣告宣傳幾隻奶粉品牌,受廣東省及香港家長追捧,加上代理商及水貨客,零售商抬價而造成panic。梁之民粹政客思維認為可以藉高調平定「奶粉之亂」,顯示自己有執政能力,也維護本土利益,一箭雙鵰。

作為政府決策者應以理性為先,認清問題本質,才決定用最有效方法。梁為急於求成,為提振民望而採取限奶令,政務官已質疑執行上會有漏洞造成擾民,過猶不及。

最近一單南京旅客帶米糊過關被罰,令內地官員更加不滿,認為梁振英不但無能,而且思維有問題。昔日兩屆政府凡涉內地舉措,定必先經港澳辦溝通摸底,講清講楚,絕不會單方面宣佈執行,呢種處理方式張曉明絕對知道,因為佢就係當日港澳辦把關之人。今次梁上京不獲商務部及發改委接見,可能與商務部不滿有關,所以梁在總結行程時,特別表明會再拜訪呢兩個部委,正係知道今次冇得見,事不尋常。

至於佢獲新任主席接見,又有photo call,似獲中央大力支持,其實北京不過是正式介紹新組成的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成員,包括擔任組長的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國務委員楊潔篪、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及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梁振英唔係主角。習近平一番「抓緊落實」訓話,衝住梁而嚟,更加耐人尋味。

種種迹象顯示,北京對梁越來越有意見,顯示中央會進一步介入特區內部,而且會過細地抓實務,香港人真係多得梁振英唔少。將來寫香港史之人,定當要將2013年「奶粉之亂」記上一筆。

添馬男

Ref.: Apple Daily

最低工資驚恐症


最低工資步入第三個年頭。回想三年前有企業代表預告的後遺症,如大量裁員、勞工過剩,全部無影無蹤。統計處最近公佈去年的就業數據,顯示最低工資實施後,低收入的階層收入錄得較顯著的增長。似乎最低工資在香港,暫時仍是利多於弊。

統計處的調查在去年5至6月進行,結果發現時薪28元的打工仔,比前年減少一半。由於同期失業率變動不大,相信大部份打工仔獲得加薪。而飲食、零售、保安清潔及安老院舍等低薪行業的時薪,按年升了5.6%至7.5%,跑贏在入息中位數的打工仔4.6%的增幅。

去年仍有21萬人時薪少於30元,即未達將於5月生效的30元最低工資的新水平,估計他們大部份在5月會獲得加薪。當然,在租金、車費等價格急漲下,低收入人士生活質素未必會有很大改善,但起碼可避免他們墮入貧者越貧的境地。

企業自行調節 減負面影響

為甚麼香港企業面對最低工資的成本壓力,也沒有出現他們初時警告的裁減人手等現象?美國經濟學家史密特(John Schmitt)上月完成一份報告,為最低工資破謬。史密特指出,所謂最低工資增加,會損害就業的講法,學術界其實未有定論,有研究甚至得出最低工資增加就業率的結果。

史密特指出,越來越多研究指向同一個方向,最低工資實施後,往往產生一系列調節效應,消弭所謂的負面效果。

其實,我曾提及過部份調節效應,其一是企業內功心法。最低工資促使老闆給管理層「捽數」改善效率,減省無謂開支,又或適量加價。大家樂(341)管理屬兩年前將最低工資形容為洪水猛獸,盈利短暫受挫。但憑住不斷轉換菜式,提升利潤,去年底交出漂亮的中期業績,半年多賺16%。與美國很多企業一樣,大家樂只要努力經營,絕對有能力克服最低工資。再者,高收入人士儲蓄比例遠高於低收入人士。低收入人士賺多了,也會通過消費,回流至企業的口袋,彌補它們的損失。

史密特提出另外兩項調節效應,相當具參考價值。有學者訪問了美國僱主,嘗試了解他們如何應付最低工資加幅。結果發現,半數僱主會透過延遲加薪給資歷深、高職位的僱員,又或減少他們的花紅,去補貼低薪員工。90年代,美國有較大型調查,得出類似的結論。換句話說,在一家企業裏頭,最低工資已有助拉近打工仔收入差距。

流失率降 省招聘培訓成本

過去有不少研究指出,工資太低,僱員會持「做又三十六,唔做三十六」的心態,生產力倒退。長期不願意調高薪酬,代價是流失率高;由於低收入僱員一般要背負家庭責任,照顧小朋友,又不懂得上網,通常對求職的資訊相對不敏感。企業額外要浪費大量人力物力做面試、新員工培訓工作,這些成本,隨時令企業得不償失。 

美國麻省大學經濟學家Arindrajit Dube等三名學者去年在美國進行跨城鎮的調查,找到實際數據證實,最低工資增加後,該城鎮快餐廳流失率會相應下降。企業因為最低工資增加開支,但亦改善員工流失率,節省了重新招聘、培訓等成本。

這些以前被忽視的調節效應,還有待更多數據和研究去論證,但近年多項同類研究的結果,使到越來越多美國經濟學者對最低工資改觀。

長期擁護自由經濟的《經濟學人》,亦由質疑最低工資,轉向認同措施利多於弊。輿論越來越支持最低工資政策,美國總統奧巴馬也在上月提出,希望最低工資由現在每小時7.25美元(約56港元),加至每小時9美元(約70港元),更有意把最低工資與通脹掛鈎,革新最低工資的檢討機制。

香港的最低工資的水平,只是每兩年檢討一次,機制是找勞資雙方的代表開會討論。勞資代表在上一次的檢討弩張劍拔,資方又祭出危害就業等一大堆理由。最後,最低工資水平只加兩元,兩年增幅只有7%,仍然大幅跑輸通脹。

我不期望,香港資方在現階段能接受最低工資機制與通脹掛鈎。但希望在明年的檢討時,不會再有信口雌黃的論調,讓意識形態取代理性討論。

丘亦生

Ref.: Apple Daily

Wednesday, March 20, 2013

盡忠職守的AO


那天出席了廣播處長見員工的大會,我以為去錯地方,我以為梁振英來了。處長表現了完美成熟的語言偽術,絕對有力和CY爭一日之長短。

譬如為何要關注《城市論壇》的空椅子,是否因為怕令官員尷尬,處長斬釘截鐵否認,但報紙刊登了電郵,證實處長的確有提及「尷尬」的問題,處長是否講大話呢?不,處長說,的確沒有提到「官員尷尬」,只是講過「缺席者尷尬」。「官員」不等於「出席者」所以處長沒有講大話。

這明顯是捉字蝨,當日《城市論壇》的缺席者正正是官員,而且重點是處長的確是顧慮到了「尷尬」問題。處長的回答,實在令我們感到尷尬。

記者問處長,是否稱職做香港電台的總編輯,他回應是,我是一個公務員,要接受任何的工作任命,他覺得自己是盡忠職守。

「稱職與否」是能力問題,「盡忠職守」是態度問題,他可以是一個工作態度一百分的公務員,但不代表是一個稱職的總編輯。

更重要的是,他向誰盡忠?緊守的是甚麼職位?是向公務員事務局盡忠?還是向公共廣播的理念盡忠?是緊守公務員AO的職位?還是傳媒機構總編輯的崗位?

回應記者問題時,他多次強調自己是「公務員」,但對不起,他除了是一位公務員,也應該是傳媒機構的「總編輯」,他似乎忘記自己另一身份。

被問到得不到員工信任,會否辭職時,他乾脆說,自己是公務員,只能接受公務員事務局的任命。

這其實是說,員工再不滿又如何,我是公務員,只有公務員事務局能任免我,多講無謂,跟制度玩最實際。

曾志豪

Ref.: Apple Daily

Friday, March 15, 2013

小強國人


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長郝鐵川日前發表文章,提到港人對內地人打尖、喧嘩、不文明行為有所不滿,佢表示大家都經歷過不文明的時代,台灣及香港遊客早30年一樣好惡頂,假以時日,內地人會改變,大家要有包容之心,讓世界充滿愛。

問題係包容真的可以改變內地人不文明行為嗎?佢哋係因為社會發展水平落後,以致出現不文明行為,定係共產黨管治下,欠缺公民意識,道德敗壞所致?

不文明行為 禍根在教育

香港人認識內地人不文明行為,並非始自今日,少年時回鄉,對廣州車站、流花賓館一帶蹲坐地上,一邊煲煙一邊「咔吐」的行為,一直看不過眼,轉眼30年過去,有否進步過?五講四美橫額在八十年代掛滿全廣州,要講文明、講衞生、講禮貌,30年過去,無疑衣着已非藍、綠、灰三色解放裝,女士穿上豹紋leggings、手挽LV,男士腳踏Gucci、用iPhone5,大大聲講電話。但普羅大眾的精神面貌,又何曾改變過。有人認為此乃中國人小農DNA,冇公德心問題,而我相信係共產黨管治的社會出咗問題,變成一個冇道德、私心掛帥嘅強國人。

大家只要打開強國中小學教科書,就會知道點解,因為今時今日內地只有愛國主義國民教育,而冇公民教育,中小學年代培育所謂三好學生、紅領巾少先隊,全部係假到唔恨嘅老積小老頭,唔單止冇晒童真,連做人基本價值觀都有問題,只集中灌輸一種競爭意識,比人叻、比人跑得快。在內地人眾多不文明行為中,其中一款郝鐵川冇提到,而我認為係最恐怖嘅「冇家教」,細路在公眾場合亂來,喪玩喪叫,冇規冇矩,大人視若無睹。在快餐店、酒樓、地鐵、商場、尤其係搭飛機,最怕遇上強國細路坐附近,全程想靜一靜都難。此現象一代傳一代,1949年後出生的第三代強國小朋友長大後,你認為會有教養、有公德嗎?我認為比1949年前出生一代更差,唔單止會冇改進,而且一代不如一代。

愛國愛港者,不妨自己思考,一個國家究竟送太空人上月球犀利,定係能培育出有教養下一代犀利?XYZ,一個國家可以容許將活生生動物製成鎖匙扣,而父母亦會買畀細路做玩具,呢款小強國人長大後,會用何種態度面對地球環境及其他物種。10年前沙士由廣東傳畀香港,死咁多人,廣州人今日仍然繼續食紅炆樹熊、夜遊鷹燉湯,你話呢班係乜嘢人?「包容」可以令佢哋改變嗎?可以令沙士唔再由野生動物傳人再傳過來香港嗎?

共產黨一如「廣西暴龍哥」,一邊開兩會講法治,一邊「國保」流氓痛打香港記者,比八十年代胡耀邦、趙紫陽更大大倒退。當口口聲聲叫包容時,有否想過中港之間矛盾,係因為內地唔單止冇進步,而且仲不斷後退,先至會製造出新一代小強國人。佢哋成長在大國崛起集體亢奮環境,接受共產黨狹隘之愛國主義教育,一孩政策下一切以我為主,冇價值信念。近20年中港兩地社會分途而行,香港中產下一代與小強國人之間鴻溝,比上一代將更大。

「讓世界充滿愛!」根本就係唔科學嘅唯心主義提法。

添馬男

Ref.: Apply Daily

首富的黃昏

區區聽到經發局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mittee) 講話要「適度有為」時,真的有點汗顏,原因? 就正如呢篇文章所說一樣...


中國首富詛咒確實靈驗,今次輪到全球最大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無錫尚德(Suntech)的創辦人施正榮,2005年以23億美元身家榮升首富的他,近日接連失去公司CEO及主席的職務,更傳出被董事局調查他在任期間交易。一度市值過百億美元的尚德,跌至現在不足兩億美元。公司的可換股債券投資者,更可能於周五入稟申請公司破產。

施正榮的故事,不是單單一個民企老闆掙扎求存的故事,也是政府推動產業政策意圖pick winner的犧牲品。從尚德的故事,可以預示梁振英「適度有為」的產業政策,可能出現的最壞情況。

靠誤打誤撞 幾年間致富

施正榮幾年間由留學生變成為太陽能行業的蓋茨,本身就是一個傳奇故事,連他也承認,是由很多誤打誤撞的因素促成。正如他本來拿的是美國獎學金,卻因為行政機關的錯誤,結果去了澳洲讀書,因而師承太陽能之父馬丁格林。拿了博士學位後,本打算留在澳洲發展,卻因為碰上內地來的友人,得知內地經濟蓬勃,膽粗粗地草擬了一份200多頁的太陽能電池生產計劃書,帶上40萬美元積蓄及自己的研究成果,去內地政府部門碰運氣,結果給他游說到急欲尋找增長點的無錫市政府支持,動員旗下國企向其提供600萬美元的資金。尚德由此正式成立,這一年是2001年,他才38歲。

施正榮事後回想:「我沒有想過會回中國,更沒有想過會當生意人,我的生涯規劃很清楚,我想當教授。」

這條首富之路,開始時相當好走,公司成立僅五年,尚德便申請到美國紐交所上市,股價一度見90美元,施正榮的身家急增至逾23億美元,登上當時的首富之位。

尚德藉着無錫市政府提供的無息貸款及零地價優惠,急速擴張產能,碰上金融海嘯前夕油價急升,歐洲大肆補貼新能源應用,再加上其後中央4萬億救市刺激的需求,令尚德一躍而成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2010年時營業額已超過30億美元。施正榮的事業可說如日方中。

不過,隨着歐美經濟連年放緩,加上政府財政捉襟見肘,開始收縮對太陽能的補貼,包括尚德的幾家內地供應商,一直以超低價搶佔市場,趕絕了不少外國的競爭對手,引來歐美政府發動貿易戰,對幾家中國廠商展開反傾銷調查,更針對性地提高關稅。

經營環境大逆轉,令過去幾年盲目擴張的後遺症現形,尚德的問題一一曝光,業績在嚴重供過於求的情況下,持續轉差,尚德去年5月公佈對上四個季度勁蝕6.5億美元後,已再沒有公佈業績。去年7月更披露一筆用於擔保貸款的5.6億歐元(約53億港元)德國國債,可能並不存在,事件疑似涉及欺詐,更扯到施正榮身上,嚴重打擊他的誠信。

負債高達20億美元的尚德,如今現金流僅足以支持營運,面對本月超過40億元人民幣貸款到期,市場開始竊竊私語。上周一,董事局終於出手,即時免去施正榮的主席職務,昨日再傳出調查他在位期間的數宗問題交易。同時間,董事局向本周五到期的5.41億美元可換股債券的債權人,展開游說工作,說服了近六成債權人通融兩個月,但不肯妥協的債券投資者依然有權,在周五入稟申請尚德破產。

政府執手尾 恐惡性循環

尚德在無錫僱用近兩萬人,一旦倒閉將對無錫市的就業有顯著影響,其破產已不是個別企業的事情,市政府領導也要負上責任。再者,若這間國家重點扶持民企出現違約,也可能引發漣漪效應,拖累其他地方龍頭民企。這幾年,類似理由我聽得太多。因此,最大的可能是市政府「抵得諗」,向尚德注資,由納稅人埋單。債權人可能要損手少許,未必能全身而退,但肯定可以「執番身彩」。

地方政府本着做大做強的心態,「適度有為」地推動產業,以為自己獨具慧眼,可以pick the winner,培養出行業龍頭之餘,又可以刺激就業及交出亮麗的GDP增長。不過,有政府的背書及大量補貼,往往嚴重扭曲了投資行為,民營企業家自然覺得可以放手一博,而疏於處理經營風險,即使需求回落仍然大肆擴充,面對更多非傳統能源如頁岩氣及可燃冰的出現,依舊盲目樂觀。

當然,尚德不會玩完,但卻可能變成一個棄之可惜的財政包袱。地方政府揀不中贏家,但又因為政治原因,讓轉弱的企業繼續霸佔資源,阻撓創造性破壞的新陳代謝,其遺害可能遠超幸運揀中贏家的好處。我不想見到,港府的產業政策,會走到這一步。

丘亦生

Ref. Apple Daily

Wednesday, March 13, 2013

黃毓民:社運青年的墮落


日前區議會田心選區補選,有些民主黨的青年區議員及黨工,利用一張相片大做文章,栽贓構陷人民力量;該圖是一位人民力量助選員,拿着一摺枱,穿過一個公民力量的街站,便聲稱是前者借用後者的摺枱,從而推至他們預設的結論:毓民及其盟友,都是保皇黨的「B隊」。

該圖貼上了「面書」,喜歡與分享者眾,當中包括了不少社運界的頭面人物。社運界本應是對法治基石「無罪推定」百般珍視的,但是對着他們討厭的毓民及同路人,就反其道而行,用上了「有罪推定」。

社運中人好稱毓民為「教主」,其支持者為「教徒」,他們卻忘記了「教徒論」與「蝗蟲論」一樣,是一種「污名化」手段;如薩伊德(Edward Said)在《東方主義》及《遮蔽的伊斯蘭》兩書中所描述,西方傳統學界及主流媒體如何塑造非西方的「套版印象」;亦有如杭士基(Noam Chomsky)在《製造共識》一書,分析美國主流媒體如何潛移默化的「製造共識」,最終「成見即真實」,例如一提到巴勒斯坦人,就聯想起恐怖分子──本人的支持者是「教徒」,暗示他們全無獨立思考,只知盲從附和,是一種人格謀殺──此凡種種,都是主流建制醜化弱勢群體及非西方「他者」,應是社運中人深惡痛絕的手段。而他們現在竟幹起這種勾當來,這真是香港社運青年的墮落!

一九二七年寧漢分裂,其時魯迅人在廣州,目擊「四一五政變」,悲憤莫名,在他後來的《三閒集》「序言」中如此說:「我一向是相信進化論的,總以為將來必勝於過去,青年必勝於老人,對於青年,我敬重之不暇,往往給我十刀,我只還他一箭。然而後來我明白我倒是錯了。這並非唯物史觀的理論或革命文藝的作品蠱惑我的,我在廣東,就目睹了同是青年,而分成兩大陣營,或則投書告密,或則助官捕人的事實!我的思路因此轟毀,後來便時常用了懷疑的眼光去看青年,不再無條件的敬畏了。然而此後也還為初初上陣的青年們吶喊幾聲,不過也沒有甚麼大幫助。」

此時此刻,魯迅之言,對我而言,真是感同身受,嗚呼!

黃毓民 立法會議員

Ref.: 太陽報

Tuesday, March 12, 2013

港中文明鴻溝無藥可救

實在寫得好,言之有物,值得細讀 !!


過去數月香港有幾宗極壞消息。

第一宗是中國政治局常委俞正聲嚴正表明二○一七年香港將不會有真普選,只有假普選,理由是「確保愛國愛港力量在港澳長期執政」,而一幫中共鷹犬甚至已開始為作為假普選機制之一的所謂預選鳴鑼開道。

第二宗是,香港保釣愛國英雄楊匡前往北京探望被當局非法軟禁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妻子劉霞,隨行多名香港記者被寓所外的保安或公安狂毆。此等毆打記者的中國傳統,現正通過愛港力等組織移植香港。

第三宗是,鑑於中國道德全面破產,並配合中國奴隸主企圖以經濟手段來哄逗香港人的自由行,及由此派衍生的一簽多行,中國水貨客湧港狂掃奶粉亂港。

第四宗是,完全失控的自由行,帶來遠超香港能負荷的劣質遊客,加上大量中國人狂掃香港物業以清洗黑金或享用香港較文明的制度,香港租金或樓價繼續是全球最高,並由此誘發食店引進中國偉大發明──地溝油,以省錢支付天價租金。

第五宗是,鑑於《基本法》乃由法盲大國中國所製造以致漏洞百出,加上中國人最大願望之一是「來生不做中國人」,中國人一有機會就會逃出國門產子,從而釀成「雙非」孕婦淹港(當中包括傳任中國副總理、原統戰部長劉延東的千金也要跑到香港產子),由此觸發法盲大國中國企圖五度釋法。

這五宗壞消息,追源禍始,禍源不外一端,就是文明低的中國硬要統治文明較高的香港的必然後果。

近三十年前,當英中兩國發表《中英聯合聲明》,仿似普天同慶,我卻感到無比失落。當洛克和孟子都說人民連推翻暴政的權利也有,那麼,人民有權拒絕極權政權收回自己的自由土地,就更不在話下了。中國在聲明中承諾「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我們怎能期望一個靠講大話起家和維繫極權統治的政權,會信守這樣的承諾呢?從這角度看,擦屁股也嫌硬的《中英聯合聲明》,其價值顯然連草紙也不如。

三十年來,我始終反對極權中國收回自由的香港,一直認為香港臭老九販賣的「民主回歸」只是當街表演手淫之作。而民主派三十年來對北京邪政極盡屈辱的遷就或談判,並沒有感動了奴隸主,苦盡甘來,最終只落得如愛港力示威者樊自鳴因打記者判罰款後即被愛港力劃清界線而悲慘自鳴那樣:「外賣紙杯,用完即棄」。

為甚麼歷史的發展終於證明我那孤獨的堅持大對特對?因為當英國人已給香港惡補了人類文明課一個半世紀,而中國的司法獨立、新聞自由、宗教自由等還趕不上清朝,那中國有甚麼能力統治文明水平遠在其上的香港呢?就如德國統一,也只可能由較高文明的西德領導文明較低的東德。李柱銘說,當年魯平屢次向他及其他《基本法》草委說,英國人做到的,中國人也一定做得到。魯平的話,唯一意義就是再次印證孫中山說的:隨地吐痰與隨意放屁是中國人兩大陋習!中國的文明落後香港起碼一兩百年,更連一千年前的英國也趕不上,卻要在治港表現上向英國看齊,儍的嗎?

現在有人把港中衝突歸咎於文化差異,避提文明鴻溝,非常靠害!文化差異如回教徒印度教徒也能與香港華人和平共處呀。港中的文明鴻溝,乃無藥可救。面對生番統治,香港人只能逼上梁山,像台灣外蒙那樣走上獨立之路。

(聯繫作者︰http://joechungvschina.blogspot.no/)
鍾祖康

Ref.: Apple Daily

《動物農莊》- 拳擊手

區區曾推介大大看英國 喬治‧奧威爾《動物農莊》,因為實在是一本好書,發人深省 !!


《動物農莊》於一九四五年在英國首次出版。嚴格地說,它不是一部小說,而是一個諷刺性的政治寓言。它的特點是:在內容上豐富、深刻,在文字上卻十分淺顯、明晰。因此,它被公認為二十世紀最傑出的政治寓言,並在現代英國文學史上占有一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動物農莊》不但流傳甚廣,而且影響極深。甚至於書中的有些語言還變成了人們的口頭禪。在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裡,它可以說早已家喻戶曉,同時它也被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在全世界流傳。

Ref.: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39276

這樣的國家,令人作嘔


劉霞女士,一個沒有犯罪,沒有被捕,沒有被控,沒有被定罪的人,可以被國家囚禁在家兩年多。探望她的人,受到多番阻撓,受到拳打腳踢,而當記者採訪探望劉霞事件,也受到多番阻撓,受到拳打腳踢。公安在旁,只是冷眼旁觀着暴徒阻撓探訪,毆打訪客和記者,這樣的情景,好像非洲大草原上一群獅子在捕獵羚羊,但一班食腐的鬣狗正在旁邊靜靜地等待。

中國,其實就是非洲大草原,只有弱肉強食,沒有道德,沒有公義。殘體字把國字寫成一個圈內的一塊玉,並不能表達中國的情況,應改為一個圈內一個獸字。中國就是一班在圈內的禽獸,這當中,有掠食者,有食腐者,有獵物,而最可怕的,就是很多獵物在未被捕獲時,也是食腐者,對被別人捕獲的獵物也會狠狠地咬上一口。

正在北京舉行的所謂兩會,一切議題,都是一致贊成,鼓掌通過,每個人都仁義道德滿口,中華民族復興說個不停。對剛發生的毆打記者事件,有港區人大政協卑躬屈膝地提出疑問,高高在上的共黨高官對提問並不理會,可幸沒有大喝一聲拿下,而人大政協自覺盡了責任,皆大歡喜。更有如譚耀宗般指記者採訪要小心,彷彿記者就是不小心而自找麻煩。這一幫人,就是獸圈內的掠食者和食腐者。

看這班衣冠楚楚的人在「討論」國事,令人想起《動物農莊》裏終於能用兩腿走路的豬,如何以少量的食物而可以令平等但低級的動物做更多的工作。如果你覺得擁護共產黨就能令中華民族復興,你只不過是那隻最終被屠宰的名叫「拳擊手」的老馬。拳擊手生前的名言就是「我要更加努力」和「拿破侖永遠是對的」。

你不要再問為甚麼香港回歸十五年,人心還未回歸,「人」怎能自甘墮落為「獸」?

李德成
公開大學電腦系副教授

Ref.: Apple Daily

Sunday, March 10, 2013

黄绮珊 - The power of love

黄绮珊,將呢首歌,演繹的淋漓盡致,勁!!


Saturday, March 09, 2013

林志炫 - 煙花易冷

近日區區愛看,就是國內湖南衛視節目「我是歌手」,一個真正高水平的音樂節目,很好看,沒有多餘,只有音樂。

上個月,前優客李林成員,林志炫 ,翻唱周杰倫作品,煙花易冷,真的很好聽,超讚!!





周杰倫

煙花易冷

作詞:方文山
作曲:周杰倫
編曲:黃雨勳(夢想之翼)

繁華聲 遁入空門 折煞了世人
夢偏冷 輾轉一生 情債又幾本
如妳默認 生死枯等
枯等一圈 又一圈的年輪

浮屠塔 斷了幾層 斷了誰的魂
痛直奔 一盞殘燈 傾塌的山門
容我再等 歷史轉身
等酒香醇 等妳彈 一曲古箏

*雨紛紛 舊故里草木深
我聽聞 妳始終一個人
斑駁的城門 盤踞著老樹根
石板上迴盪的是 再等

雨紛紛 舊故里草木深
我聽聞 妳仍守著孤城
城郊牧笛聲 落在那座野村
緣份落地生根是 我們

聽青春 迎來笑聲 羨煞許多人
那史冊 溫柔不肯 下筆都太狠
煙花易冷 人事易分
而妳在問我是否還 認真

千年後 累世情深 還有誰在等
而青史 豈能不真 魏書洛陽城
如妳在跟 前世過門
跟著紅塵 跟隨我 浪跡一生

Repeat *

雨紛紛 舊故里草木深
我聽聞 妳始終一個人
斑駁的城門 盤踞著老樹根
石板上迴盪的是 再等


雨紛紛 雨紛紛 舊故里草木深
我聽聞 我聽聞 妳仍守著孤城
城郊牧笛聲 落在那座野村
緣份落地生根是 我們
緣份落地生根是 我們

伽藍寺聽雨聲盼 永恆

Friday, March 08, 2013

Sons Of The East - Hold On

區區近期喜愛,來自Sydney既 Sons of The East

Recently Sons of the East released their much anticipated film clip for the debut single, ‘Hold On’, having worked with a talented film production team led by director Samuel Leighton-Dore.

鄭x翰係走狗,契弟,人渣

今集又係精彩!! 推介!!


毓民頻道-(第473集)
主持 黃毓民、梁錦祥、陳偉業
日期 2013-03-07

評低海拔所謂「辭職公投」

鄭x翰係走狗,契弟,人渣

香港係香港人嘅主場,唔係中國人嘅主場

http://hkreporter.loved.hk/program.php?channelid=3



Thursday, March 07, 2013

別讓港人的中產夢止於一杯星巴克咖啡


Craig Stephen

對政治人物來說﹐如果給人留下高高在上的印象﹐那會是件要命的事。在這方面﹐羅姆尼(Mitt Romney)去年在競選美國總統期間的那番講話幾乎是糟得不能再糟了。羅姆尼在講話中暗示﹐他會無視47%美國人的利益訴求。這番講話也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他在總統選舉中的失敗命運。

雖然香港領導人目前尚無需經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但他們也面臨被人看做是脫離現實的風險。

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John Tsang)上週就製造了一場咖啡杯里的風暴﹐當時他在香港公佈了預算方案後在一檔電視節目中亮相。

雖然房地產泡沫去年再次幫助香港政府實現了財政盈餘﹐但大多數香港人卻感覺自己受到了高通脹率和高昂房價的擠榨。

為了顯示自己瞭解民情﹐曾俊華說他也是香港中產階級的一員。為支持自己的說法﹐曾俊華稱那些平日喝咖啡、看法國電影的人就是中產階級。

但鑒於曾俊華每月的基本工資達302,205港元(約合39,000美元)﹐並居住在一處由政府提供的豪華住宅里﹐港人對他這番話做出了從憤怒到嘲諷的各種負面反應。

不過﹐這位留著胡子的財政司長說中產階級生活與喝咖啡有關聯的話卻可能是有道理的﹐不幸的是﹐這種聯繫並非他打算闡明的那種關聯。

最近出版的一本書碰巧談到了這個話題。雷小山(Shaun Rein)在其《廉價中國的終結》(The End of Cheap China)一書中解釋了星巴克(Starbucks Corp.)在中國取得的非凡成功。

儘管中國人的收入水平較低﹐但中國已經成為星巴克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市場﹐該公司在中國的利潤率比在美國要高。

雷小山說﹐在中國大陸﹐人們喝星巴克咖啡是為了在咖啡杯里小小體驗一把夢寐以求的奢華生活。

星巴克力求更加中國化

對許多人來說﹐星巴克咖啡事實上是住房、汽車以及那些超出他們財力範圍的常見奢侈享受的替代品。消費不起這些東西的中國人轉而在星巴克咖啡上慷慨掏錢。

從這個意義上說﹐曾俊華將喝咖啡與中產階級聯繫起來的說法也有其諷刺意味﹐雖然這並非他的本意。

在香港以及其他許多中國城市﹐高昂的房價使擁有房產的夢想對許多人來說變得遙不可及。

香港的房價自2008年以來已經上漲了一倍多。越來越多香港人面臨的現實是﹐不要說擁有自己的住房﹐他們更有可能是一家三代居住在一套700平方英尺(約合65平方米)的單元房裡。

最近有人提議﹐將空置的集裝箱改造成房屋。

內地人認為﹐他們最接近中產階級生活方式的可能就是坐在舒適的沙發里喝星巴克咖啡。香港中產階級會用多長時間得出同樣這個結論?

在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似乎十分不瞭解民情的情況下﹐該市出現這種不受歡迎的結果無疑看似更為可能。

解決香港公寓供應量減少和購房意願下降的方法之一是﹐放棄存在40年之久的港元與美元掛鉤的聯繫匯率制度。

這個殖民統治時期遺留下來的制度表明﹐香港目前別無選擇﹐只能從美國“輸入”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香港實際利率已多年為負﹐這不僅加劇了通脹﹐也使得房地產泡沫長時間存在。

實際上﹐港元近年來不僅相對於人民幣在不斷貶值﹐而且相對亞洲其它貨幣也在走低。香港市民去中國內地或亞洲其它國家旅遊時﹐港元疲弱的購買力會格外明顯。

以咖啡的價格為例﹐星巴克一小杯拿鐵在香港售價26港元(合3.35美元)﹐而新加坡同樣一杯咖啡的售價為5.50新加坡元(合4.43美元)﹐比香港要貴幾乎三分之一。

另外﹐我們還可從《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志的“巨無霸指數”(Big Mac Index)中﹐大概瞭解一下港元被低估的程度。2013年1月﹐港元被低估了50%﹐是世界上被低估程度最嚴重的貨幣之一。

香港官方一直視聯繫匯率制度為不可侵犯之物﹐香港歷屆政府均排除了對該制度進行任何改革的可能性。但去年有跡象表明﹐香港可能正在著手進行這項改革。前不久退休的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當時暗示﹐應該反思香港聯繫匯率制帶來的持續性好處。

當然﹐沒有任何一屆香港政府會提前宣佈它是否在考慮修改聯繫匯率制度。

此外﹐由於香港經濟面臨新的租金上漲潮﹐香港幾乎沒有可減輕通脹壓力的工具。

香港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遏制投機性購房的措施﹐但事實證明這些舉措基本上並未見效。

另一方面﹐輸入性的物價壓力似乎並沒有片刻停歇。

如果中國繼續讓人民幣升值﹐港元會進一步承壓。隨著更多熱錢流入香港﹐希望在被低估的港元中找到歸宿﹐西方央行的量化寬鬆政策也會給港元帶來壓力。

香港似乎被“釘”在一個在很多人看來生活水平必將下滑的未來。2017年之前香港不會計劃舉行普選﹐甚至不用等到那個時候﹐有些事情可能就不得不做出讓步。

投資者應留心觀察﹐看看香港中產階級會何時會一覺醒來發現他們所能期待的全部就是在星巴克喝上一杯咖啡。

Ref.: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Tuesday, March 05, 2013

尹光 (feat. KZ) - 你老闆

2013, 尹光強勢回歸,香港真正音樂,你老闆。

Monday, March 04, 2013

天各一方


網上有一篇據稱是日本人的網評,譯成中文,題為「跟中國人辯論是浪費時間」,回應中國民間的反日情緒:

「中國人看事情,喜歡看表面,一些中國人總要找一些事情來諷刺挖苦、譬如日本首相一年換一個這種事。我會用笑話來解釋:內褲一年換一條固然不好,卻總比數十年穿一條內褲衛生得多。

「又譬如日本的AV。在日本,這是合法的,開放的,但日本法律又是嚴格的,不會把強姦變成嫖宿幼女。這些事情見得多,也就沒興趣回應了。不與中國人辯論,是跟中國人相處需要遵守的原則,因為是浪費時間。」

此一文牘,寫得很cool,最近在網上熱傳,難怪不論中國如何囂罵反日,日本民間沉默不發一言──你在東莞砸中國人買的日本汽車,我在日本絕不會燒你中國人開的中華料理,也不會追打僑居日本的中國人報復,日本是一個成熟的民族。

香港的「藝評醜聞」,證實了日本這篇網論的觀點。不要跟中國人,尤其是洗了腦的中國人辯論,因為是浪費時間。

洗過腦的中國式邏輯,是很奇怪的,譬如:「藝評事件」的女主角終於申辯了,她說,我評香港電影低俗,香港人那麼憤怒,是不是我說中了?

如果「你憤怒」等同「我說中」,那麼日本否認有「南京大屠殺」,中國人也很憤怒,是不是等同日本說對了,確實沒有南京大屠殺?

日本說尖閣列島是日本領土,中國人也很憤怒,燒砸暴亂,日本人確實說中了事實,尖閣列島是日本領土。

這位北京小妹的腦袋是如何構造的?令人感到很好奇。觀點站不住腳,她楚楚可憐說:我的出發點,是想香港電影好。

毛主席大躍進,餓死幾千萬人,但「出發點還是好的」,這是中國大陸許多人的「思考」方式,如果這就是「思考」的話。同理,日本發動大東亞聖戰,當初是協助亞洲人趕跑英、法、荷蘭等白人帝國主義者「亞洲是亞洲人的亞洲」,緬甸的民族英雄昂山、印尼國父蘇加諾,中國的汪精衛,也很認同日本的「出發點」,何嘗不好?

不要跟中國人辯論,與中國人相處,專注飲食、唱K、購物,講這類話題,最安全,你不會傷害他,他也感覺好。

陶傑

Ref.: Apple Daily

Saturday, March 02, 2013

恐怖在線 - 域多利道白屋靈探

恐怖在線,今集推介!! 域多利道白屋靈探!!

臥虎藏龍 - Snoblind

區區不厭其煩,再講一次,享受現在工作,原因除左之前所提及那些原因外,還有一樣,非常重要,就是公司很多臥虎藏龍,有Hi-fi發燒友,攝影發燒友,還有音樂發燒友!!

大家有冇想過,一位專業人仕,自己位有大量cd,samples,而且仲有出show,香港Live不在話下,仲有出席台灣大型音樂節 - 春天吶喊!! 超堅 !! 他對人生生活態度,完全是區區口味!!

http://www.snoblind.com/



Friday, March 01, 2013

毓民頻道 (2013-02-28)


今集必聽,特別是Part 2,毓民一針見血 !!



毓民頻道-(第471集)

主持 梁錦祥、黃毓民、Carol

日期 2013-02-28

鄭家富,吳志森同鄭經翰一樣咁仆街

香港嘅中產最無義氣

藝發局評審團係唔係黐撚左線

http://hkreporter.loved.hk/program.php?channelid=3

不是每條參都有人救


以下對白,俱為真實。

「請問有無《ARGO救參任務》嘅DVD?」

「咩哥啊?」

「ARGO……定係讀阿哥呢?有無呢齣叫咩救參任務啊?」

「救參?有,《救參96小時》,你要第一定第二集啊?」「……」

另一次。

「今年奧斯卡,林肯大熱喎。」

「我都覺得幾好睇,咁樣描述林肯未見過。」

「係啊,將林肯講成係專殺吸血鬼,幾有諗頭。」

「吸血鬼?」

「係啊,《吸血鬼獵人林肯》啊嘛……」

要解決《ARGO救參任務》的誤會,很容易,用大陸的譯名會直接了當﹕《逃離德黑蘭》,如果用台灣的譯名就真的笑死人,《亞果出任務》……難道真把ARGO當成是一個叫亞果的人名?而亞果去執行任務?

《ARGO救參任務》奪奧斯卡最佳影片,有人說這是因為電影政治正確,描寫了美國的正義、歌頌電影工業的偉大(電影描述美國偽冒成一支荷里活的電影攝製隊,到伊朗取景,借機救人。電影工業立下奇功。)因而獲獎。

不過對一個非美國非伊朗的香港人看完《ARGO》,卻另有看法。影片一開首以漫畫形式,介紹了伊朗人質危機的背景。美國和英國策劃了政變,使本來深受伊朗人擁戴的摩薩台被推翻,繼任的卻是親美親西方的巴列維。巴列維窮奢殘暴,伊朗人苦不堪言,最終1979年推翻其統治,但巴列維卻逃到美國受庇護,憤怒的伊朗人民要求美國歸還政治罪犯接受伊朗人審判,最終釀成攻入美國大使館的人質危機。

我有點理解甚至同情伊朗人的憤怒,英美的介入,左右伊朗局勢,奪取伊朗人的利益,最終還要包庇伊朗的暴君。影片歌頌美國拯救人質,也留下了問號,誰又去拯救水深火熱的伊朗人呢?

曾志豪

Ref.: Apple 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