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09, 2010

用常識看不尋常事件

去年恒基喜氣衝天宣佈天匯呎價「勇」闖七萬大元的時候,朋友大悲,悲香港不易居,我卻啼笑皆非,這成交是真的嗎?現在政府用「不尋常」來形容天匯這批交易,當時我等不及成交流產,已大罵荒謬神經病,罵的是那時隨天價而起舞的一片唱好聲音。

才不管議員論者提出的種種疑點,甚麼不追討買家差價,甚麼買家身份神秘,恒基如何找到這些買家等等,只咬住荒謬到超現實的七萬呎價,這交易便有夠不尋常。如果這是正常交易,是用家的話就是判斷力失常,用比山頂天比高更高的呎價買西半山一個複式單位,是炒家的話就是炒到失去常識,是失敗中最失敗的長中短線的非常炒家。

正是常識,常識告訴我們對數據要抱有懷疑態度。如今一片徹查恒基之聲,主要是針對虛假交易,令市場數據有人造水份。恒基涉嫌的幾宗罪之一,就是勇闖七萬後,地產股與樓價齊升,懷疑有人混水摸魚。但七萬這個大得又假又空的個別無常價,真能舞動整體數據的話,也只能佩服大戶唱雙簧的合拍程度,尋常百姓,只要抱着常心,該能看透數據的障眼法,不會成為造市者的點心,衡量該不該上車時,亦應知道那天價毫無參考價值。

政府之前對地產商推出的幾招幾式及這次調查行動,均為針對買賣資訊透明度。沒錯,面對地產商,買家在掌握資訊數據方面永遠處於弱勢,最能防身的就是用常識,用常理去判斷數據的參考價值。太多由共同利益體系發出來的訊息,合力炮製的氣氛,令人以為那就是市場實況。要說數據?最近美聯發表的數據,全港私人住宅平均呎價是四千多元,這個是不會作假的,但實況果如此簡單,又何來那麼多上車難,要復建居屋的埋怨聲?

(林夕)

Ref.: http://hk.nextmedia.com/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