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22, 2009

金管局換人黑箱 曾俊華致命死穴

不看別的,只看金管局新總裁、特首辦新主任記者會的安排,就看得出特區官員那種心有鬼侷促不安的心態。平日有重要宣佈,一向都在寬敞的新聞處大會議室進行,今次卻棄而不用。近百名記者,擠在政府總部大堂,攝氏三十多度的天氣,大汗細汗,臭氣熏天。曾俊華陳德霖兩人加起來的記招時間,不到半小時就匆匆結束。最年輕三級跳的特首辦主任,也只講了二十分鐘。香港兩大要害部門,金管局與特首辦主管的交接換班,就如此這般的,含混過去。

真佩服特區政治化妝師的細密心思,把記者抵受熱力和污氣的心理狀態,也在計算之內。當溫度上升,空氣停滯,腦袋缺氧,智力運轉自然大打折扣。更重要更核心的問題,無法問也沒有答。一切都已是既成事實,所謂疑團,再查究,也成了明日黃花。

在記者會中,曾俊華司長沒有談到金管局的長遠角色和功能,而是不厭其煩的將「尋找陳德霖」的過程和準則,巨細無遺的詳盡交代。但這個所謂「交代」,製造出來的問題,比解答了的問題還要多得多。

曾司長說○七年八月與任志剛達成退休的共識,○八年八月邀請獵頭三人組物色新總裁,○八年底,三人組提交了三十九名人選,最後建議了八人名單,陳德霖排在名單之首。

任總退休要找繼任人,就如日出日落四季變化一樣,正常不過,根本不是甚麼重大機密,為何一直剝奪公眾的知情權,直至正式宣佈任志剛退休那一天也沒有向外公佈。給立法會議員逼得緊了,才突然爆出有個甚麼三人組,像搞地下工作般,秘密運作已近一年,最後人選也已經敲定,生米已經煮成熟飯,根本無法改變。

獵頭三人組向曾俊華提交的三十九人名單,據報道,包括了銀行家、學者、前財金高官、資深報人、財經評論員等,他們都是能力超卓的一時俊彥,但把他們放進名單裏,明眼人都看得只是湊數,非常搞笑,對這些學者專家名嘴健筆,是不敬和不尊重。至於最後八位,原來不知道自己已經入選,因為從沒有人接觸他們,沒有游說,沒有懇談,沒有面試,連招呼都沒有打。排在第一名的陳德霖,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自然中選。

曾俊華說,今年五月口頭邀請陳德霖,七月正式發出聘書。但五月曾俊華到立法會解畫,卻說「遴選進行中並進入最後階段」,既然陳德霖已答應了曾俊華的口頭邀請,為甚麼還要假惺惺的強調「遴選進行中」?就只差發出聘書這一道手續,所謂「進入最後階段」,完全是騙人的掩眼法。

陳德霖年薪六百萬元,浮薪一百五十萬元,比任總少百分之三十二,大幅減薪,陳總已經犧牲很大,不要再窮追猛打了。這種博同情轉移視線的掩眼法,又是政治化妝師的傑作,效果如何,有目共睹。

曾俊華是下屆特首跑馬仔的候選人之一,金管局總裁換人的鬧劇,手法之拙劣過程之差勁,顯示其的政治智慧和工作能力,都有嚴重缺陷。安插親信、黑箱作業、用人唯親的指控,是他無法洗脫的污點,亦是給政治對手攻擊的致命死穴和軟肋。

吳志森
資深傳媒工作者

Ref. Link:http://hk.apple.nextmedia.com/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