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唐詩《寒食》的最末一句,作者是韓翃,
全詩為: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寒食習俗是禁火,但皇帝可以賜火以示恩德,這就是傳蠟燭的意思,五侯則是指後漢桓帝的五個宦官,他們因助誅除外戚「跋扈將軍」梁冀有功而同日封侯。原詩是以後漢宦官當道以諷刺唐朝的宦官干政,但看到今年七一授勳名單,覺得這首詩也還十分應景,因為當日獲封的問責官員,剛好也有五個,分別是唐英年、林瑞麟、周一嶽、李少光、馬時亨;其中馬時亨已於去年跳船。這五人是否宦官,在生理上是較難下定論,但在行為表現上,還是較接近事實。
林公公阻政制發展
按民主國家慣例,授勳權是在政府手中,但他們一般不會授勳給在任內閣,因為他們也還是有點羞恥之心的,選民也不能接受這種老鼠跌落天秤的行為。但在獨裁國家,越是位高權重的,越是勳章滿身,在這些領袖良好的自我感覺背後,是草民的冷笑聲。當然,香港作為假民主真獨裁的地方,政府的自我近親繁殖無日無之,把區區五個手下授勳,算不了甚麼大事,我們除了冷笑外,也還真的是「吹你唔脹」。
五人中,最可爭議的應該是唐英年和林瑞麟了。自董建華廢相以來,政務司司長差不多成為不管部部長,加上唐英年的庸碌,其實是絕配,但說到要授予大紫荊勳章,你好意思收下,我還替你覺得羞恥,而且唐英年還是授勳評選委員會的主席,這樣的自我評審,真的是令人嘆為觀止。
而把林瑞麟局長列於授勳名單之內,只怕也是大有用意。林瑞麟作為「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若果把局名改為「阻止政制發展及奉承內地事務局」,那林瑞麟堪稱自宇宙形成一百五十億年來最稱職的局長。對一個負責阻礙政制發展的人授勳,當然就是昭告天下今年年尾的政制檢討會是怎麼樣的貨色。授勳後,林公公當然會更加一把勁。
身在其位甘於為奴
有人會為林瑞麟開脫,說阻礙政制發展的是共產黨,林只是執行者,但沒有人用槍指着林去做這個局長,身在其位而又甘於為奴,就要身負罵名了,大概林瑞麟還不知有一樣東西叫氣節。
李德成 公開大學電腦系副教授
Ref.: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Monday, July 06,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1 comment:
林, 唐.... 兩大舊垃圾中既垃圾!!!
bon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