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辭世的畫壇宗師吳冠中有此遺言:希望下輩子「學文學,成為魯迅那樣的文學家」;「一百個齊白石也抵不上一個魯迅的社會功能。多個少個齊白石無所謂,但少一個魯迅,中國人的脊梁就少半截。」
吳冠中當屬有感而發,他不會不知道,魯迅的「流毒」在大陸教科書裏被逐步肅清,繼夏衍的《包身工》被刪除之後,這幾年大陸新版語文課本一再刪除魯迅文章。何以如此?不妨參考《歷史的先聲》之命運,這是早年中共領袖言論和中共黨報《新華日報》社論的滙編文集,從中可清晰看到當年共產黨對民主自由鼓吹和追求。世事白雲蒼狗,今日中共已不好意思面對自己對人民的莊嚴承諾了,該書遂禁止出版。
如果說,夏衍的《包身工》令人聯想起時下悲慘十倍百倍的血汗民工,那麼魯迅又犯了甚麼忌?請看最先被語文課本剔除的名篇〈紀念劉和珍君〉─「但段政府就有令,說她們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說她們是受人利用的。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我還有甚麼話可說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這無法不使人想到六四。段祺瑞手下殺害了四十多個學生,他為此長跪不起,並終身吃齋念佛;而六四屠殺逾千手無寸鐵的學生市民,中共迄今仍一口咬定是「正確決定」。所以劉和珍的血痕必須被冲洗掉。
再看阿Q、趙七爺、假洋鬼子、王鬍、小D、祥林嫂、閏土、華老栓……他們全都在今時的盛世中國開枝散葉、子孫滿堂。一如魯迅所言:「這人肉的筵席現在還排着,有許多人還想一直排下去。」
非但中共要讓魯迅從語文教科書裏「離休」,就連社會精英賢達也不喜歡他,因為「資本家的乏走狗」已升級換代為權貴的乏走狗,他們堪當此任,受之無愧,活得有滋有味,所以「看到所有的富人都馴良,看到所有的窮人都狂吠」。
盛世當前,魯迅筆下這麼多人物都活靈活現地回歸了,他們決不願意在魯迅之鏡中看到自己的前世今生。有一個人物,當局最不容許他復活,就是《狂人日記》中的狂人,他和楊佳、鄧玉嬌、劉大孬一樣,均是破壞和諧的不安定因素。
「三個代表」既然已經代表了先進文化,當局和它的乏走狗們便寧願「少一個魯迅」,寧願中國人的脊梁少半截,也寧願金庸的武俠小說進入語文課本,也不容魯迅繼續「干政」。本朝香火再傳承到下一代,去魯迅化大功告成,今後中國人生活在沒有魯迅,也不知道魯迅的「和諧社會」,完全可以預期。
文:孔捷生
Ref.: http://hk.nextmedia.com/
後記: 最近係廣州買左本魯迅散文集, 吳冠中說得對, 「一百個齊白石也抵不上一個魯迅的社會功能。多個少個齊白石無所謂,但少一個魯迅,中國人的脊梁就少半截。」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