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05, 2013

鯉躍奇松後花園

伍燕梅 ,香港萬事利集團公司主席,熟悉賽馬的巴打,一定聽過呢位馬主名字,旗下馬匹,多數有好表現,萬事佳 、 萬事綵、 萬事勁 、萬事勝 、萬事盛...

她的嗜好,和區區一樣,他日有這般生活,人生夫復何求


伍 燕 梅 閒 時 與 丈 夫 張 祖 昌 熱 愛 培 育 名 犬 和 各 種 錦 鯉 , 他 們 所 養 的 名 犬 和 錦 鯉 曾 在 公 開 大 賽 勝 出 。 她 說 : 「 我 和 丈 夫 一 樣 , 一 旦 對 某 一 方 面 範 疇 產 生 興 趣 , 便 會  身 研 究 。 以 養 錦 鯉 為 例 , 10 多 萬 粒 的 卵 子 , 只 可 成 功 孵 出 30 多 尾 。 香 港 沒 有 專 門 獸 醫 治 理 錦 鯉 的 毛 病 , 我 和 丈 夫 要 鑽 研 書 籍 , 落 手 落 腳 醫 治 牠 們 。 我 們 更 親 身 去 日 本 , 挑 選 優 良 的 錦 鯉 回 港 。 現 在 我 和 丈 夫 對 培 育 名 犬 、 錦 鯉 和 植 物 累 積 的 心 得 , 是 從 無 數 次 失 敗 中 累 積 得 來 。 」

BIG SPENDER:鯉躍奇松後花園




■伍燕梅特意把客廳與花園打通,坐在梳化欣賞花草、錦鯉,更添幾分寫意。

【FINE LIVING】
香港萬事利集團公司主席伍燕梅,是「萬事盛」的馬主,亦是香港錦鯉會會董,她愛馬也愛錦鯉,飼養錦鯉超過40年,家住舊山頂道的她,在牛潭尾租下一塊逾萬呎的土地建造私人魚塘飼養錦鯉,又將附近一塊6,000呎的土地打造成私人花園,作觀賞錦鯉用,除了錦鯉池,旁邊更種滿馬尾松、本地羅漢松、紅豆杉等珍貴植物。她一星期總有幾天來到這個遠離煩囂的後花園,淋淋花,餵餵魚,享受城市難以尋找的悠閒生活。
記者:黃子配 攝影:黃偉傑
伍燕梅廿多年前和丈夫在元朗牛潭尾租了一塊逾萬呎的土地,興建了三大個魚塘,聘請專人為她照顧從日本及香港購買的錦鯉,以及數百條自家繁殖的錦鯉,兩夫婦居於舊山頂道,每星期都會駕車入去幾次看看自己的心肝寶貝,每次長途拔涉探訪完畢,就想找個企理的地方梳洗;十多年前附近有一片6,000多呎的田地連一層地下村屋出售,夫婦二人就索性將之買下,變成今日眼前這個美麗的後花園。

苦學日文尋靚錦鯉

伍燕梅自七十年代就開始養錦鯉,起初只是在家中養一小缸,受錦鯉迷丈夫感染,越養越愛。除了買參考書學習飼養竅門,每年又到日本錦鯉之鄉新潟小千谷買魚,又在當地寄養錦鯉,她更專程苦學日文方便和當地賣家溝通,買最靚的貨色,每次到日本買魚動輒花費數十萬。
「最瘋狂一次試過由日本南部開始駕車到處尋找心水錦鯉,由朝早找到夜晚,一直找到日本北部,四天的行程全都是搵魚和買魚。」自日本311地震後,她已減少到日本的次數,「地震完好多魚都沒有了,我也損失慘重,之後因為怕輻射只去過當地一次,靠對方寄魚過來。」
從事玩具生意的她,無論工作再忙,每星期都會抽至少四天駕車到元朗探魚,萬呎大魚塘養數百條錦鯉,後花園那個長五米闊兩米、水深十呎的錦鯉池只作觀賞用,所以只飼養十數條肥美的雌性魚,因為兩性魚一起養的話會自行繁殖,生出很多小魚,一池大小不一的魚肯定不及現時體積相若美觀。她最喜歡站在池邊,靜靜觀賞魚兒在水中悠然地游來游去,說話急促的她說:「聽我說話都知我是性急的人,每當望泳姿優美的錦鯉在水裏游來游去就很relax,心情也會平靜下來。」

搜羅各地植物佳麗

她家的書架放滿有關園藝的書籍,每當我問到植物的特性,她總能娓娓道出,一副園藝專家的模樣,她聘請了三個印傭為她打理這個6,000呎的私人花園,但花園裏每一棵植物都是由她親自四處找尋和修剪,本地羅漢松、沉香、九里香……還有一株多年前購入,但現已受國家保護,不能再運出境的紅豆杉,大多都是在內地或澳洲、泰國等地運回香港,然後放在自己花園的泥土裏再慢慢培植。
另外又有一棵接近三層樓高的廣傘楓,「當時足足用了兩架吊雞車才能夠把它運進來!」花園鋪設雲石地磚,卻有條木通道,原來那些木是從前用來鋪設火車路軌的枕木,為增添田園風味,她專程從澳洲運回來。
我坐在連接着花園的客廳梳化上,喝着冰凍的Baileys Coffee,吃着她為我準備的印尼糕點,在悠悠的音樂下,望着外邊花園景色,看着錦鯉在池裏悠然自得地游來游去,這刻恍如置身世外桃源,度過了一個悠閒的下午。

一年一度「起魚」日

訪問當天湊巧是一年一度「起魚」的日子,我隨伍燕梅夫婦去到離後花園不過五分鐘車程的萬呎私人魚塘湊熱鬧,他們專程買了一部小型的爬山四驅車方便進出。逾萬呎的土地分成三個天然泥塘,俗稱野塘,每年1月都要「起魚」,因天氣漸冷,天氣和水質都會影響錦鯉的顏色,所以要將野塘中所有錦鯉撈起,抽乾野塘的水,好讓太陽為塘底殺菌,順道檢查錦鯉的身體狀況,被蟲蛀的就用藥水醫治;又會乘機將不合心水的魚抽走,送給朋友,其他狀態、體形、顏色滿意的就會放到旁邊由人工搭建、附設上蓋的水泥池飼養。
到每年2月尾,他們又會從附近山坡抽山水注滿野塘,然後再把水泥池的錦鯉放回野塘,因為野塘的水底有生物可以供給牠們吃,而且天然水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錦鯉會生長得更快更靚更健康,待牠們滿2至4歲後,就會帶牠們去參加不同類型的錦鯉比賽,伍燕梅2010年就曾經得過香港錦鯉品評會的「優勝一席」(即冠軍)。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