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28, 2013

音魂不息1:巨人 沉淪記


天天有新聞,上周傳出破產消息的HMV,疑獲得「白武士」打救,似乎壽元未盡。無論如何,這個音樂王國沒落傾頹,早已是不爭事實,即使今次得吊鹽水,也無可能恢復當年勇。從雄霸尖沙嘴到退守商場、從唯音樂獨尊到兼賣流行小說電玩耳筒香口膠,廿年來這間唱片店的命運,也是本城縮影嗎?
記者:劉嘉蕙
攝影:劉永發、林栢鈞

幾許風光

前店員:派星探發掘專才!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香港樂迷有很多大事期待。
美國西雅圖興起的Grunge Rock巨浪方興未艾,Britpop熱潮又旋即在全球引爆,英倫勁旅Suede、Blur、Oasis急速俘虜樂迷耳朵。同時,英國唱片零售老店HMV宣佈1994年落戶香港,首站銅鑼灣皇室堡,隨後於尖沙嘴漢口道張燈結綵,四層音樂超級市場、上萬唱片存庫、現場DJ Booth、巨型屏幕放送最新MV、試聽器整裝待發……凡此種種,在音樂不是垂手可得的Pre-Internet時代,HMV令全城High起來。

Toto八十年代就在唱片店工作,在行內有資歷,HMV開店時,他被挖角管理Alternative(另類音樂)部門。他憶述開業初期,HMV曾安排「星探」到各唱片店發掘專才,「扮晒問嘢之後先表明身份。」此舉只為確保位位店員愛音樂更懂音樂,「其後我有份出見工問卷題目,我專登出得深到死,成四頁紙,從Pop到冷門都問。新人嚟面試,問佢聽乜音樂,如果答乜都聽,一定唔請,因為代表你無立場、唔識聽。」他當年駐守尖沙嘴店,不久被擢升至店長,負責管理地下及一樓兩層,每日播甚麼歌由他話事,「我好獨裁,唔准打中文歌,要聽中文歌上番去中文唱片部聽。做HMV好開心,人工高、好玩、最緊要係受人尊重。畫隻龜,幾千幾千貨咁出,唱片公司都要睇我哋頭,成日安排政治飯局、送Sample。」1995年,公司頒他最佳員工獎,請他去英國培訓,「都係飲酒開Party。」Good Old Days。

HMV是個焚化爐

今日賣唱片無前途人所共知,九十年代香港人人搵到錢,甚麼都賣得去賣得好。
樂迷買大碟又追Single,東西愛儲齊成套,熱門冷門都掃,「尖沙嘴好似焚化爐,揼乜嘢落去都賣得出。」Toto記得有年大年初三,一天營業額就百五萬,「𠵱家?我估要幾間舖夾埋做三四個月先有呢個數。」當時全球HMV數香港店最賺錢,日本、新加坡人都來光顧香港店,$99一隻碟在遊客眼中算平,「遊客一買就一箱箱,我哋要另外請阿姐專門Pack箱。」今日尖沙嘴依舊多遊客,但他們不買唱片了。

HMV初期氣氛好,Toto說跟入貨制度也有關係,原來HMV幾間店一開始是各顧各,因應各店買手喜好而入貨,發展出不同特色,「中環店比較多電嘢,Rock嘢就尖沙嘴最齊。」各自為政的好處是有良性競爭,儲到一批忠實擁躉之餘,也間接鼓勵樂迷多走走逛逛,要一天逛勻三間HMV才叫完成任務。直至大約1998年,HMV改為統一入貨,方便團購議價,利潤也許高了,但風格再難維持。

1997年Toto移民加拿大,跟HMV賓主關係告一段落,回流後以客人身份光顧,唏噓老相好已經今非昔比,店員懂英文不懂音樂,音樂區也不斷縮水,「最離譜係連飲品都賣埋。」雜亂無章是一回事,事實HMV近年的確靠賣雜貨救亡,而香港店賣雜貨創舉更被引為Good Case,全球HMV也爭相仿效。「其實呢幾年因為影音數碼化,好多Megastores例如Tower Records、Blockbuster、KPS同Virgin已經相繼破產,HMV算遲喇。」

打碟DJ:我播乜,客買乜!

昔日香港HMV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道風景,是Live DJ Booth,每周請音樂人及DJ現場分享音樂品味。
專長另類音樂的資深樂評人黃志淙是台柱之一,他笑言那是「互聯網前無知年代」,接觸音樂途徑少,樂迷特別餓,他一個星期走幾轉,在不同媒體介紹音樂,「當時我在商台全職,另外在電視台做VJ,HMV出現後,唱片公司想找電台DJ配合,所以我又有機會去HMV現場打碟。」HMV銅鑼灣店是他主場,他記得當年天天車水馬龍,人人去HMV當行街,盯實Video wall上播的MV,跟正在打歌的DJ揮手,「平時做節目困喺錄音室,現場反應直接,對我嚟講好新鮮,有啲樂迷聽我播完隻歌,會即刻走去買CD,又或者走埋嚟哼幾句旋律,問我係乜歌。」他通常負責周六晚間時段,店員都是音樂人,放工後齊齊Party直落,「嗰段日子真係好回味,直到後來要交碩士論文,我先捨得唔做。」

跟許多樂迷一樣,黃志淙坦言近年已少逛HMV,「一來因為𠵱家要搵音樂太方便,另外係HMV搬咗幾次,𠵱家中環同尖沙嘴嘅舖頭位置,對我嚟講都幾隔涉。」畢竟有過美好時光,HMV傳出破產當日,他也特地去緬懷一番,拍了張照片,「同HMV嘅感覺似老朋友,見做唔住,有啲可惜,但無可否認,時代不斷變,佢嘅歷史任務已經完成。講真,連Richard Brandson咁叻,Virgin Megastore都有問題,唱片零售真係好難做,全行都需要搵新出路。」

牠主人的聲音

HMV財困事件的「意外收穫」,是讓全世界終於知道HMV全寫是「His Master's Voice」(牠主人的聲音)以及招牌Logo「狗仔聽留聲機」的由來。招牌上的獵狐爹利犬叫Nipper,生於英國布里斯托,主人過身後,Nipper被送往主人的藝術家弟弟Francis Barraud家中照顧。Nipper離世後,Barraud創作了「His Master's Voice」這畫作,描繪牠聆聽留聲機的專注神態,而留聲機播放的,是牠已故主人的聲音。留聲機公司Gramophone Company買下此畫作商標,並在1921年開設首家HMV唱片店。
Ref.: Apple Daily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