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被選為世上最宜居城市
《經濟學人》最近有關人與城市的研究報告,香港被選為世界上最適宜居住的城市。在有關經濟的世界城市排名榜上,香港拿過好幾個第一,最近一個是世界經濟論壇有關發展資本市場的報告。但與人民生活或精神生活相關的,香港不但名落孫山,更會成為城中笑話。
《經濟學人》這項評比是兩年一次,全球城市按指數評分排列,上次香港十名不入。有西方傳媒暗示香港以空氣污染聞名於世,新評比位置帶有驚嚇效果。香港的傳媒也說新排名是爆冷,筆者則認為是平反。平情而論,有常識的人都會說,適宜居住的城市應是沒有私家車也能四處走,沒有高收入也能上星級餐館吃飯,出夜街也能有安全感,這幾點並不是大部份歐美澳洲城市可以提供的。如果再加上有大量就業機會,有言論自由,有合乎國際水平的醫療,香港也比許多城市優勝。
事實上使香港得到額外分數的,還有幾個範疇。第一是綠化空間。行山是港人最喜歡的活動之一,與行山有關的慈善項目往往是供不應求,申請者要夠運抽籤成功才能參與。樂施會每年的毅行者就是其中的表表者,大批有志者不能參與毅行之列,只能陪走。香港郊野的麥理浩徑實在迷人,同等質素的郊野山徑在歐美或亞洲不是沒有,但不會在城市旁邊。香港人習以為常的大自然景色,如太平山,近在咫尺,在紐約人、倫敦人或巴黎人眼中是不可思議的。
這次令香港贏得競賽,因為負責提供新排名方法的 Filippo Lovato是城市規劃專家,他最獨到之處是對文化財產和連結兩者的看法。香港以往被視為文化沙漠,皆因城市有關的文化設施遠不及經濟設施發達,雖然每年花大筆經費請來國際知名文藝團體到港演出,但仍難掩這方面的缺陷。在有關文化創意的排名榜上,香港也無法脫穎而出。但這位專家以文化遺產與每一城市的關係作為着眼點,以全球化視野看香港,就會令人眼前一亮。從香港出發,一小時的渡輪旅程,訪客就可看到澳門的文化遺產;幾小時的車程,就是中國大陸的古蹟;三數小時的飛行,就是世界七大奇蹟的吳哥窟。
在其他國家的大城市,去國際機場是個麻煩的旅程,在香港則根本上和城中往來的日常車程沒有分別。香港出入境手續快捷簡便,有時去外國就和在英美乘國內航機差不多。從辛亥革命至今,香港百年來從不孤寂。於是香港在連結這方面又贏得讚賞。有位英國來的朋友,每次見面都說:在香港真好,穿T恤、球鞋也可以進五星級酒店吃飯;在英國,沒打領帶也會被餐廳拒諸門外。他說這種不通情達理的事不會在香港發生。是的,香港確有很多不足之處,但她仍不失為宜居的地方。
黑楊
自由撰稿人
Ref.: Apple Daily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