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太陽花學運,看到了網路科技的創新力量不停地爆發著,過去動輒數個月才能完成的網站和服務都在一天甚至數小時內就完成了,並快速地將參與者凝結起來。
在過去,就算資訊工程人員將平台架構起來,線上的參與者很多,卻不一定有實質的參與者,所以才會有「萬人響應一人到場」的窘境。但這次的運動中,因為這些網路科技媒體的創新,人群確實參與了,成為串聯這場運動的神經脈絡,堪稱 O2O (Online to Offline)的最佳典範。
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這次運動幾乎有所的硬體架構和網路服務建構,都是自發性建構的,充滿著由下而上的精神,而這確實是網路創新的原生精神。我們從資訊面、地理資訊面、財務面、人力動員面和資料面來看這些科技應用創新:
......
地理資訊面 - 透過 GIS 地理計算 3.30 遊行人數
在警局和媒體永遠都確定不了3月30日遊行的實際人數時,PTT鄉民 weijidai 透過台北市政府 GIS 圖資以及 Google Earth Autocad 算出實際的遊行人數,為人數計算科學化設立起指標。
......
我們的香港, 號稱 Smart City, 硬件充足, 一點也不輸蝕, 不過, 和台灣相比, 軟件 (人民態度), 呢一part 就已經仆街陷家剷。
Ref.: http://www.cool3c.com/article/78266
政府公務員死氣沉沉,民間活力無窮。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