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汶澤,是令區區非常欣賞的,特別是當你看過他的文章,言之有理,畢竟香港敢言的人,少之又少,做人一生,工作不過幾十年,做得有靈魂,做得有生命意義,才最重要。
毓民踩場 2014-3-13 第571集 節目重溫
主持 黃毓民 梁錦祥
嘉賓 杜汶澤
第一節 賣演藝 賺人仔係等價交易 毋須卑躬屈膝
第二節 亞澤對香港最唔滿意嘅地方 就係689個衰款
第三節 亞視 ? 執撚咗佢啦 !
Friday, March 14, 2014
Wednesday, March 12, 2014
龜兔賽跑
香港首富李嘉誠指出香港的競爭力出現問題,97時香港的GDP和星加坡相若,如今香港卻比星加坡少了三分之一。香港人的競爭力是否出現問題?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看法。因為處理卓能集團業務的的關係,每當分公司有業務要開發或拓展,我就會去不同地方物色人才,過去十年我曾去過澳門、內地和吉隆坡等地聘請員工,見證了各地人力資源方面的迅速發展。
卓能集團進軍內地地產巿場差不多十年光景,十年前我代表公司在深圳巿政府投得一塊龍華區的地皮,發展至今已達開盤銷售階段,上月尾我去了深圳聘請銷售經理,該職位月薪高達數萬甚至超過十萬元人民幣。現時內地售樓分工很清晰,策劃、場地、合約、代理管理、和政府部門打交道等事項都由不同人負責。
深圳卧虎藏龍
深圳有很多外省人,一般人會先入為主地將他們分類,湖南人勤力、上海人靈活但過於注重表面(我也是上海人),北京人爽直等,不論應徵者來自何地,他們的野心透過空氣都能讓我嗅得到。卓能的招聘廣告只刊登了一兩日,但面試者大多有備而來,他們去過地盤實地視察環境,能夠作出詳細分析,對巿場的敏感度和熟悉度都很充足,而且樂意接受挑戰。他們沒有急於打聽公司有甚麼福利,而是積極表現自己有何優勝之處,可立即投入工作和作出貢獻,讓我感覺在深圳這個地方卧虎藏龍。
是次面試的人選事前經過分公司同事篩選,我看到的都是畢業於名牌大學而且有六年以上管理經驗的優質之選,年齡介乎29歲至33歲之間。近年內地經濟起飛,正當紮的80後機會多,他們衣着入時、談吐和思想很成熟,有已婚甚至已離異的;相比香港雖然也人才濟濟,但管理層大多是60後和70後,80後這個年齡層的專業人士大多未組織家庭,缺乏晉升機會因此也沒甚麼管理經驗,給人還未長大、仍停留是別人子女的階段,少了些責任感和承擔力。
在管理層這個階層來說,香港人在學歷和儀表上的優勢已不存在了,但在變通能力和英文溝通能力這兩方面,香港人還是有優勢的。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也是中國面對世界的窗口,擁有法治和新聞自由,表面上香港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但其實年齡、性別、性傾向和種族等等的歧視仍然存在,我認為香港人可以更包容和接納的態度,令社會步向真正多元。
內地一線城巿深圳、上海和北京等各在方面都進步神速,人才水平現時已完全貼近香港,我認為未來三、四年,甚至可能更快的時間,內地工資有機會超越香港。現時在內地政府部門擔任司機的平均月薪高達5,000元人民幣,而且有宿舍和全家醫療保險等福利,實際上薪酬已經高過香港司機,但內地政府部門司機需要大學畢業。
北京放棄將APEC的財長會議在香港舉行,有朋友認為是受到香港的示威文化拖累,對此我沒有意見,令我覺得遺憾的是,香港人只看到自由行迫爆香港、搶香港資源等負面因素,沒有俯瞰整個內地經濟發展的全貌。大聲喧嘩、隨地吐痰、隨街大小便只是部份內地人的行徑,不等於所有內地人,一線城巿不少人的文化水準是很高的。
澳門抱怨較少
和香港一海之隔的澳門同事對香港事情很關心,緊貼追看香港新聞。不少澳門朋友對於當地近年經濟高速發展未能完全適應,雖然同樣受到自由行影響引發交通擠迫等問題,但澳門人心態上沒有香港這麼多負面情緒,可能遊客大多留連賭場和酒店,對民生的影響沒有香港般嚴重吧。加上澳門政府在醫療、教育和房屋等福利政策均比香港充足,相比之下澳門人較幸福,所以抱怨也較少吧。
另一方面,澳門向來視香港為大哥,做阿二自然壓力較小,反觀香港人一直以來存在着優越感,感覺自己比星加坡人、澳門人和內地人優勝,但實際情況可能是龜兔賽跑,烏龜已經追貼並有超越兔子的趨勢,若香港人還沒有啟動危機意識,不積極去給自己製造機會,凡事只懂得以負面角度觀看,並消極對待,實在是難以打破僵局。
以上純屬我個人觀點,相信有人同意時也必有人反對,我向來不怕招惹批評,歡迎大家發表不同意見。
趙式芝
Ref.: Apple Daily
卓能集團進軍內地地產巿場差不多十年光景,十年前我代表公司在深圳巿政府投得一塊龍華區的地皮,發展至今已達開盤銷售階段,上月尾我去了深圳聘請銷售經理,該職位月薪高達數萬甚至超過十萬元人民幣。現時內地售樓分工很清晰,策劃、場地、合約、代理管理、和政府部門打交道等事項都由不同人負責。
深圳卧虎藏龍
深圳有很多外省人,一般人會先入為主地將他們分類,湖南人勤力、上海人靈活但過於注重表面(我也是上海人),北京人爽直等,不論應徵者來自何地,他們的野心透過空氣都能讓我嗅得到。卓能的招聘廣告只刊登了一兩日,但面試者大多有備而來,他們去過地盤實地視察環境,能夠作出詳細分析,對巿場的敏感度和熟悉度都很充足,而且樂意接受挑戰。他們沒有急於打聽公司有甚麼福利,而是積極表現自己有何優勝之處,可立即投入工作和作出貢獻,讓我感覺在深圳這個地方卧虎藏龍。
是次面試的人選事前經過分公司同事篩選,我看到的都是畢業於名牌大學而且有六年以上管理經驗的優質之選,年齡介乎29歲至33歲之間。近年內地經濟起飛,正當紮的80後機會多,他們衣着入時、談吐和思想很成熟,有已婚甚至已離異的;相比香港雖然也人才濟濟,但管理層大多是60後和70後,80後這個年齡層的專業人士大多未組織家庭,缺乏晉升機會因此也沒甚麼管理經驗,給人還未長大、仍停留是別人子女的階段,少了些責任感和承擔力。
在管理層這個階層來說,香港人在學歷和儀表上的優勢已不存在了,但在變通能力和英文溝通能力這兩方面,香港人還是有優勢的。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也是中國面對世界的窗口,擁有法治和新聞自由,表面上香港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但其實年齡、性別、性傾向和種族等等的歧視仍然存在,我認為香港人可以更包容和接納的態度,令社會步向真正多元。
內地一線城巿深圳、上海和北京等各在方面都進步神速,人才水平現時已完全貼近香港,我認為未來三、四年,甚至可能更快的時間,內地工資有機會超越香港。現時在內地政府部門擔任司機的平均月薪高達5,000元人民幣,而且有宿舍和全家醫療保險等福利,實際上薪酬已經高過香港司機,但內地政府部門司機需要大學畢業。
北京放棄將APEC的財長會議在香港舉行,有朋友認為是受到香港的示威文化拖累,對此我沒有意見,令我覺得遺憾的是,香港人只看到自由行迫爆香港、搶香港資源等負面因素,沒有俯瞰整個內地經濟發展的全貌。大聲喧嘩、隨地吐痰、隨街大小便只是部份內地人的行徑,不等於所有內地人,一線城巿不少人的文化水準是很高的。
澳門抱怨較少
和香港一海之隔的澳門同事對香港事情很關心,緊貼追看香港新聞。不少澳門朋友對於當地近年經濟高速發展未能完全適應,雖然同樣受到自由行影響引發交通擠迫等問題,但澳門人心態上沒有香港這麼多負面情緒,可能遊客大多留連賭場和酒店,對民生的影響沒有香港般嚴重吧。加上澳門政府在醫療、教育和房屋等福利政策均比香港充足,相比之下澳門人較幸福,所以抱怨也較少吧。
另一方面,澳門向來視香港為大哥,做阿二自然壓力較小,反觀香港人一直以來存在着優越感,感覺自己比星加坡人、澳門人和內地人優勝,但實際情況可能是龜兔賽跑,烏龜已經追貼並有超越兔子的趨勢,若香港人還沒有啟動危機意識,不積極去給自己製造機會,凡事只懂得以負面角度觀看,並消極對待,實在是難以打破僵局。
以上純屬我個人觀點,相信有人同意時也必有人反對,我向來不怕招惹批評,歡迎大家發表不同意見。
趙式芝
Ref.: Apple Daily
要這樣的「專才」來毁滅香港?
馬航發生意外,中央台兩會直播間嘉賓周慶安居然稱「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展現外交能力的機會」。冷血至此,令人齒冷。稍有惻隱之心的人,第一個反應必定是擔心機上人的安危,只有中國人,沒錯,只有中國人,的而且確只有中國人可以在任何災難中嗅到利益的氣味,從中獲利。幾輩子在專制政權下謀生,中國人的求生本能深入DNA,或苟且偷安,或成為專政的一部分,中國人與壓迫他們的體制互為一體,乃共業。
上網搜索了一點周慶安的資料,原來是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公共外交和國際傳播學者、青年時評人,從事中國國家形象與國際輿論評論等研究。在清華大學獲博士學位。
這就很有趣了,這樣一個人,從事「中國國家形象」的研究,他這番脫口而出最直接的話,最宜讓不了解中國國情的人用來研究「中國國家形象」。1978年出生的周慶安,正是「大國崛起」下青年才俊的表表者,自私、自負、眼中只有利益,罔顧他人生命價值。
九七後香港不斷從中國輸入「優才」、「專才」,他們或許在事業領域有一定成就,可是價值觀極度扭曲,與文明世界南轅北轍,這樣的「優才」、「專才」輸入得越多,對文明世界的破壞越大,結果只能是毁了香港。
高慧然
Ref.: Apple Daily
上網搜索了一點周慶安的資料,原來是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公共外交和國際傳播學者、青年時評人,從事中國國家形象與國際輿論評論等研究。在清華大學獲博士學位。
這就很有趣了,這樣一個人,從事「中國國家形象」的研究,他這番脫口而出最直接的話,最宜讓不了解中國國情的人用來研究「中國國家形象」。1978年出生的周慶安,正是「大國崛起」下青年才俊的表表者,自私、自負、眼中只有利益,罔顧他人生命價值。
九七後香港不斷從中國輸入「優才」、「專才」,他們或許在事業領域有一定成就,可是價值觀極度扭曲,與文明世界南轅北轍,這樣的「優才」、「專才」輸入得越多,對文明世界的破壞越大,結果只能是毁了香港。
高慧然
Ref.: Apple Daily
晚年海耶克
倫敦經濟學院政治理論教授庫卡塔斯(Chandran Kukathas)接受採訪時談及海耶克的思想變化,以及他對晚年海耶克的認識。當戴卓爾夫人成為英國保守黨黨魁時,把一冊海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扔在桌上說:「這是我們所相信的東西」,據說美國總統列根也是海耶克思想的支持者。有人認為海耶克自由主義思想的核心就是對政府權力的懷疑,而庫卡塔斯說海耶克不像人們所認為的那樣仇視政府,他重視政府的積極作用,因而引起自由主義者的批評。
耶克認為二十世紀自由主義者不加批評地以為自由放任政策可以解決一切問題,而他主張這些最好政府來做。海耶克有早年和晚年兩個不同時期,三四十年代到1960年寫《自由秩序原理》時,他比較注重政府的廣泛作用。而從此以後,他越來越懷疑他以前分配給政府的工作。早期他認為政府的作用是嘗試提供穩固的法律制度、貨幣制度,以及供給各種公共福利並管理環境,還會在教育設施提供上發揮作用。而到晚期他越來越懷疑政府立法的廣泛範圍,因為立法程序會被特殊利益所左右,所以無法看出政府制定法令時真正關心所有人的利益。他晚年提出激進的設想是貨幣的去國家化,他認為通貨膨脹的罪魁禍首就是政府。他的思想越來越自由主義化,幾乎是向無政府主義方向發展。而他一直堅持的一個觀點就是總有一些事你需要政府來做。海耶克認為如果你有一個好政府,那你將生活在一個擁有自由的社會裏,在那裏有公正的管理,也有人類目標的協同一致,你會以此來衡量繁榮和平等。
平等對於海耶克最為重要,儘管在他而言,不是更多的經濟結果的平等,而是法律面前的平等,他認為這是自由主義最重要的成就。因而戴卓爾與列根這兩位領導人對海耶克的思想十分感興趣和認同。而他如何影響他們與他們接近他是因為他們已經認同這些觀念的事實相比而言,就是另一個問題了。當然政治家總是揀選適合他們的思想,他們利用海耶克是因為符合他們的目的,而海耶克也樂於接受這一點。
採訪者問庫卡塔斯:「就你所談,我很難相信你不認同海耶克。你是海耶克主義者嗎?」庫卡塔斯回答:他很贊同海耶克的思想,可他總是回想起第一次聽到海耶克本人講話的時候。當時他在牛津讀書,有次在一個小中國餐館組織了一個晚餐會,海耶克作為榮譽嘉賓出席。在晚會結束時,有人站起來向海耶克教授敬酒,他當然必須回敬。他有些疲倦地站起來,畢竟已經八十歲了。他只說了一件事:他說非常感謝你,他做出了一個感激的姿勢,他想說的唯一一件事是,他希望世界上不要有海耶克主義者,因為他認為追隨者是個壞的概念,追隨者總比他們追隨的人更壞。馬克思主義者比馬克思更壞,凱恩斯主義者比凱恩斯更壞,所以他真心希望不要有任何海耶克主義者。因而庫卡塔斯說,在內心裏他猶豫是否稱自己為海耶克主義者,因為他被海耶克的思想所深深影響了。
周運
Ref.: Apple Daily
耶克認為二十世紀自由主義者不加批評地以為自由放任政策可以解決一切問題,而他主張這些最好政府來做。海耶克有早年和晚年兩個不同時期,三四十年代到1960年寫《自由秩序原理》時,他比較注重政府的廣泛作用。而從此以後,他越來越懷疑他以前分配給政府的工作。早期他認為政府的作用是嘗試提供穩固的法律制度、貨幣制度,以及供給各種公共福利並管理環境,還會在教育設施提供上發揮作用。而到晚期他越來越懷疑政府立法的廣泛範圍,因為立法程序會被特殊利益所左右,所以無法看出政府制定法令時真正關心所有人的利益。他晚年提出激進的設想是貨幣的去國家化,他認為通貨膨脹的罪魁禍首就是政府。他的思想越來越自由主義化,幾乎是向無政府主義方向發展。而他一直堅持的一個觀點就是總有一些事你需要政府來做。海耶克認為如果你有一個好政府,那你將生活在一個擁有自由的社會裏,在那裏有公正的管理,也有人類目標的協同一致,你會以此來衡量繁榮和平等。
平等對於海耶克最為重要,儘管在他而言,不是更多的經濟結果的平等,而是法律面前的平等,他認為這是自由主義最重要的成就。因而戴卓爾與列根這兩位領導人對海耶克的思想十分感興趣和認同。而他如何影響他們與他們接近他是因為他們已經認同這些觀念的事實相比而言,就是另一個問題了。當然政治家總是揀選適合他們的思想,他們利用海耶克是因為符合他們的目的,而海耶克也樂於接受這一點。
採訪者問庫卡塔斯:「就你所談,我很難相信你不認同海耶克。你是海耶克主義者嗎?」庫卡塔斯回答:他很贊同海耶克的思想,可他總是回想起第一次聽到海耶克本人講話的時候。當時他在牛津讀書,有次在一個小中國餐館組織了一個晚餐會,海耶克作為榮譽嘉賓出席。在晚會結束時,有人站起來向海耶克教授敬酒,他當然必須回敬。他有些疲倦地站起來,畢竟已經八十歲了。他只說了一件事:他說非常感謝你,他做出了一個感激的姿勢,他想說的唯一一件事是,他希望世界上不要有海耶克主義者,因為他認為追隨者是個壞的概念,追隨者總比他們追隨的人更壞。馬克思主義者比馬克思更壞,凱恩斯主義者比凱恩斯更壞,所以他真心希望不要有任何海耶克主義者。因而庫卡塔斯說,在內心裏他猶豫是否稱自己為海耶克主義者,因為他被海耶克的思想所深深影響了。
周運
Ref.: Apple Daily
Tuesday, March 11, 2014
巨無霸騙了你
如果日日餐餐都吃自助餐,有幾多人會肥死?
如果自助餐還要是免費的,琳琅滿目花多眼亂百媚千嬌,不吃白不吃,你會有幾多自制、講究、挑剔、過濾、寧缺勿濫?任食喎。眼闊肚窄,飽到嘔,十常八九。任睇呢﹐眼闊腦窄,睇到虛脫,七孔流血。
網絡讓我們日日吃盡資訊自助餐,任食任叫,貼身追身,過剩過量。資訊爆棚是昨日的名詞了,「爆棚」太謙遜太妄自菲薄,現在是「資訊核爆」年代,像《明日之後》一樣洪水淹城浸沒生活每一吋。資訊光速公路更快更闊更無限,網絡超連結再超連繫再超社交。
文字氾濫,照片氾濫,影片也氾濫。科技這樣支持、催化和要求我們。係人都寫字,係人都影相,係人都拍片。可以想像虛擬空間不比將軍澳堆填區心曠神怡,如果劣質資訊會發臭的話。
廣告商當然也拍片,拍更多片,更多元化的片,而且創意要更聰明,好在浩瀚嘈雜的核爆中給你看見,在糖果屋+亂葬崗+自助餐盛宴中鶴立發亮。英國麥當勞的網路短片"The Big Mac Mind Test"是好例子,廣告片不止是廣告片,是心理遊戲更玩你:一對情侶在商場內隨機請途人替他們拍合照,很尋常,男朋友拿着相機禮貌地講解照想怎麼拍,但在按下快門之前,有搬運工人抬着一幅大型巨無霸海報大畫在他們中間阻隔了一下,不礙事,大畫經過後才拍就好了。不虞有詐。一個大巨無霸在你眼前經過,有沒有令你分神?會否這個包太吸引,「攝影師」完全留意不到擺在面前一些明顯到暈的變化?你又察覺到一切有什麼不同嗎?
偷拍加惡作劇短片乃「巨無霸是否太吸睛」測試,如果你中計了,明明眼前的男友A換成了男友B由頭到腳都不同了仍懵然不知,恭喜你,你是正常人即大部分人!如果你眼利醒目精明,一眼看出大畫掩護男友掉包的戲法,加五分。麥當勞就是要憑短片得到巨無霸太性感誘人,見到big mac阿爸貴姓都唔記得的結論。中了計的人,很多不但把短片看了再看睇自己點豬,還會轉發給朋友,希望其他人也中招,讓自己不孤單。
你一轉發,又再正中麥當勞的下懷了。此企劃還配合The Big Mac Mind Test遊戲網站和大家玩網上遊戲,務求一條片一個企劃,不是看完即止。今時今日,短片致勝之道,不單要你看,還要你參與,要你投入,由旁觀的看客,變成現場的一份子,以對抗目下資訊太多太雜,事事囫圇瞥過,囫圇分享,根本視而不見的看過無痕。
好,先前夠清醒眼利,加五分,現在考批判性了。如果你看穿不止巨無霸騙了你,連麥當勞也玩了你,加十分。有沒想過上述測試不論畫中的是angelababy還是夏蕙姨,是巨無霸還是豆腐花定路姆西,都會分散你注意的,當你鬆毛鬆翼以為自己好醒看穿了掩眼法,告訴別人你outsmart了這把戲,這小遊戲已同樣把你收了編,無論如何,麥當勞勝。
在資訊任食的世界,贅肉橫生痴肥容易,有質量的東西,仍然是少數。食得多,不如食得精,不想日日狼啃大包受騙,不妨磨利一下批判性。
畢明
Ref.: Apply Daily
如果自助餐還要是免費的,琳琅滿目花多眼亂百媚千嬌,不吃白不吃,你會有幾多自制、講究、挑剔、過濾、寧缺勿濫?任食喎。眼闊肚窄,飽到嘔,十常八九。任睇呢﹐眼闊腦窄,睇到虛脫,七孔流血。
網絡讓我們日日吃盡資訊自助餐,任食任叫,貼身追身,過剩過量。資訊爆棚是昨日的名詞了,「爆棚」太謙遜太妄自菲薄,現在是「資訊核爆」年代,像《明日之後》一樣洪水淹城浸沒生活每一吋。資訊光速公路更快更闊更無限,網絡超連結再超連繫再超社交。
文字氾濫,照片氾濫,影片也氾濫。科技這樣支持、催化和要求我們。係人都寫字,係人都影相,係人都拍片。可以想像虛擬空間不比將軍澳堆填區心曠神怡,如果劣質資訊會發臭的話。
廣告商當然也拍片,拍更多片,更多元化的片,而且創意要更聰明,好在浩瀚嘈雜的核爆中給你看見,在糖果屋+亂葬崗+自助餐盛宴中鶴立發亮。英國麥當勞的網路短片"The Big Mac Mind Test"是好例子,廣告片不止是廣告片,是心理遊戲更玩你:一對情侶在商場內隨機請途人替他們拍合照,很尋常,男朋友拿着相機禮貌地講解照想怎麼拍,但在按下快門之前,有搬運工人抬着一幅大型巨無霸海報大畫在他們中間阻隔了一下,不礙事,大畫經過後才拍就好了。不虞有詐。一個大巨無霸在你眼前經過,有沒有令你分神?會否這個包太吸引,「攝影師」完全留意不到擺在面前一些明顯到暈的變化?你又察覺到一切有什麼不同嗎?
偷拍加惡作劇短片乃「巨無霸是否太吸睛」測試,如果你中計了,明明眼前的男友A換成了男友B由頭到腳都不同了仍懵然不知,恭喜你,你是正常人即大部分人!如果你眼利醒目精明,一眼看出大畫掩護男友掉包的戲法,加五分。麥當勞就是要憑短片得到巨無霸太性感誘人,見到big mac阿爸貴姓都唔記得的結論。中了計的人,很多不但把短片看了再看睇自己點豬,還會轉發給朋友,希望其他人也中招,讓自己不孤單。
你一轉發,又再正中麥當勞的下懷了。此企劃還配合The Big Mac Mind Test遊戲網站和大家玩網上遊戲,務求一條片一個企劃,不是看完即止。今時今日,短片致勝之道,不單要你看,還要你參與,要你投入,由旁觀的看客,變成現場的一份子,以對抗目下資訊太多太雜,事事囫圇瞥過,囫圇分享,根本視而不見的看過無痕。
好,先前夠清醒眼利,加五分,現在考批判性了。如果你看穿不止巨無霸騙了你,連麥當勞也玩了你,加十分。有沒想過上述測試不論畫中的是angelababy還是夏蕙姨,是巨無霸還是豆腐花定路姆西,都會分散你注意的,當你鬆毛鬆翼以為自己好醒看穿了掩眼法,告訴別人你outsmart了這把戲,這小遊戲已同樣把你收了編,無論如何,麥當勞勝。
在資訊任食的世界,贅肉橫生痴肥容易,有質量的東西,仍然是少數。食得多,不如食得精,不想日日狼啃大包受騙,不妨磨利一下批判性。
畢明
Ref.: Apply Daily
殘暴和它所生的
二十多年前的某個晚上,我在油麻地等候通宵行駛的小巴回家。沿街的店家全都拉下了鐵閘,路上只有偶爾經過的行人,以及不小心被他們踢中的空啤酒罐嘎嘎作響。我見到一條後巷的巷口有位露宿者正在準備被鋪,那天天涼,他一邊揭開蓋在身上的毛毯,一邊對着一個方向呼喊。原來是條狗,搖着尾巴快步走了過來,然後鑽進那人的毯子裏頭。一人一狗,就這樣在這初冬的深夜裏取暖入眠。這個畫面我記住了二十多年,不時浮現,好像有些挖掘不盡的意義。但每次想起,我又不願太過濫情地解讀些什麼。例如,一個被城市排除掉的人,和一頭被人類定義為無主的狗,相濡以沬。又如,無論你是個什麼樣的人,狗都不會捨棄你。不,這些聯想都來得太過容易,太過簡單,而且都負擔了太多既定的俗見,無論如何,就是配不上那個畫面的力量與寧靜。
我今天又一次想起這段往事,是因為看到一則新聞。四川南充的警察,在光天化日之下用鐵枝當街打死一頭流浪漢收養的狗。那隻狗天天跟在這個漢子身後討飯,聽說是隻不咬人不亂吠的「乖」狗,漢子還給他繫上了一條鐵鍊。那頭狗死的過程都給路人拍下來了,一鐵棍毆下去便是一灘鮮血噴在地上,一輪敲打,牠才斷氣,只剩下不自主的神經顫抖。
為什麼這些警察要殺這隻狗呢?官方的解釋是那附近人多,流浪漢老牽着牠要錢很危險。而且還拿出了條文,「非法帶犬進入公共場所,由公安機關組織捕殺」。等到憤怒的網民質疑這項條文的法律依據了,他們便又換個解釋,說是流浪漢自己報警求助……
這個事件和那幾格畫面,我想我也會記住很多年的。不是因為它很複雜,而是因為它簡單。暴力與殘忍,赤裸裸地呈現,而且還是權力的暴力與殘忍,這有多複雜呢?複雜的反而是它意外地從一個角落顯露了這個社會的氣質,那種輕易的殘暴,乖張的戾氣,以及不斷循環生長的仇恨,雖然不是真的親身看到,但我在腦海裏清楚想着那個流浪漢眼裏的恨意也聽見了他的喊叫。那種眼神和那種聲音,在這國度之內,我一點都不覺得陌生。
梁文道
Ref.: Apple Daily
我今天又一次想起這段往事,是因為看到一則新聞。四川南充的警察,在光天化日之下用鐵枝當街打死一頭流浪漢收養的狗。那隻狗天天跟在這個漢子身後討飯,聽說是隻不咬人不亂吠的「乖」狗,漢子還給他繫上了一條鐵鍊。那頭狗死的過程都給路人拍下來了,一鐵棍毆下去便是一灘鮮血噴在地上,一輪敲打,牠才斷氣,只剩下不自主的神經顫抖。
為什麼這些警察要殺這隻狗呢?官方的解釋是那附近人多,流浪漢老牽着牠要錢很危險。而且還拿出了條文,「非法帶犬進入公共場所,由公安機關組織捕殺」。等到憤怒的網民質疑這項條文的法律依據了,他們便又換個解釋,說是流浪漢自己報警求助……
這個事件和那幾格畫面,我想我也會記住很多年的。不是因為它很複雜,而是因為它簡單。暴力與殘忍,赤裸裸地呈現,而且還是權力的暴力與殘忍,這有多複雜呢?複雜的反而是它意外地從一個角落顯露了這個社會的氣質,那種輕易的殘暴,乖張的戾氣,以及不斷循環生長的仇恨,雖然不是真的親身看到,但我在腦海裏清楚想着那個流浪漢眼裏的恨意也聽見了他的喊叫。那種眼神和那種聲音,在這國度之內,我一點都不覺得陌生。
梁文道
Ref.: Apple 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