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21, 2013

左膠騎劫天仙局


今日(20OCT) 有超過12萬人响政總集會,氣勢其實是不錯的。我在會場周圍走,見到嘅場面係比去年學民思潮佔領時更擠迫,參與市民情緒更高漲,迫到六八九「即時投降」是有可能的。不過六點後左膠嘅出現,就出現負面逆轉。夜晚十點後出現有人向左膠「爆seed」,左膠騎劫之局終於兵敗如山倒。

今次集會事前不少人(包括小弟)不斷透過Facebook等網絡平台向左發出警告不要打算騎劫,但班左膠其實算精明,先安排一個名不經傳嘅陳璟茵開個Facebook Page 先攞個網上頭彩。然後就當毛孟靜協助 HKTV 工會舉行集會之後,就另起爐灶搞遊行。目的不只是維持佢哋嘅「既有抗爭模式」,另一方面HKTV工會講明佢哋嘅集會係直到18:00,班左膠嘅打算就係「揼波鐘」去到政總就「接手」個場,不費吹灰之力就騎劫。

至於「爆seed」其中一個重點落在「商討環節」。其實我在日前見到個run down 已經覺得有唔妥,不過諗住嘅係安排市民嘅作戰方案。不過細心思考,原來係佢哋班仆街「踢散」集會嘅計劃。因為根本好多市民唔會知搞乜,然後覺得無意思就走人,正好體現佢哋班人「騎劫不成就踢散」嘅手段!剩低落嚟無離開嘅人,睇怕大多數都係佢哋自己人,咁就可以玩「一屋七姓十三人」,跟住就拎個結果出嚟,騎劫完個場再騎劫埋個後續;更是在「爆seed」反搶咪時講到明「呢個係群眾嘅集體決定」,即係用咗「農村包圍城市」嘅手段,想連工會已有嘅留守安排都想踢散。左膠以外,邊個最希望出現呢個結果?咪就只得中國共產黨。

所以,「左膠根本就係共產黨共犯」呢個推論,响呢件事引證出嚟係絕對成立

呢班左膠、甚至「無人講嘅舊Terms - 社運資本家」根本唔係真心去處理每個社會議題,只係貪圖响「出事的一刻」响鏡頭前曝光「我哋有做過嘢架」去提升個人名氣,所謂Public Interest根本只視為個人上位籌碼,望住利東街、中環天星、皇后、順寧道...... 戰績或說明了一些情況。今次更過份的是佢哋連HKTV身為主人家都唔尊重,反映住為求自己個人利益不擇手段到令人髮指的地步。有HKTV嘅員工表示,在18:00 後已感到被騎劫而沮喪想撤退,幸好最後都堅持落去。或者有員工早知班社運資本家嘅「戰績」而給同事們作治療,先捱得過呢一關。


由此可見,左膠 / 社運資本家根本係一堆有破壞無建設嘅仆街冚家鏟。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嘅社會事件發生,而呢班仆街只會繼續死心不息地想去騎劫、或騎劫不成踢散嘅打算。但亦既然最希望出現呢啲啲結果嘅係共產黨,所以大家以後唔駛對佢哋客氣。我就講明,視佢哋係土共看待!

還有的,工會已表明無進行任何籌款活動


邊位有响呢個箱入過錢落去可以去報警

Ref.: http://jackyhtlim.blogspot.hk/2013/10/leftplastichijacking.html


那衝上台的幾步,是香港抗爭史的一大步

今天,有十二萬人包圍政總,反對政府在發牌事件中黑箱作業,拒絕發牌予香港電視,並要求涉事官員交代。可惜,集會至中途慢慢遭騎劫,變成左翼人士上台重溫上年反國教的「想當年」心聲分享,而「民間開放電視關注組」更涉嫌在未徵詢「香港電視職工會」的情況下,要求台下十幾萬市民參與商討,「商討」一下往後的抗爭該何去何從,又在政總籌款。大批市民不滿離場,甚至有香港電視的員工在網上抱怨被騎劫。

眼見集會即將在士氣耗盡下不了了之,歷史性一刻終在晚上十點來臨:有人趁「民間開放電視關注組」的陳璟茵和區諾軒接受傳媒訪問期間,衝上台要求把騎劫運動的人趕走,並讓香港電視的員工重新上台。

那衝上台的幾小步,是香港抗爭史的一大步。香港人參與遊行,素來是服從的小綿羊,每每緊遵「大會」指示,叫唱K就唱K,叫拍手就拍手,叫散去就散去,從來沒有質疑過台上指揮者的合法性,反思過這班人憑什麼來叫他們做這樣,做那樣。今天,終於有人有勇氣,衝上台去質疑,把騎劫者從台上趕下,把台還給大家認為是真正值得支持,聲援的人。

被趕的人,煩請好好「商討」一下,自己為什麼會如此不受歡迎,為什麼會如此趕客;也請不要聲討衝上台者為「野蠻人」,因為把騎劫者從台上趕下,其實亦是一種你們口中的「文化」,你們應該好好包容才是。

雖然如今香港電視的員工得以重新上台,繼續抗爭,但將來的路仍時充滿危機。現對香港電視職工會有兩點建議:

一。切勿草率與任何組織組成「大聯盟」。往後幾天的政總,將集各路人馬,必有不少組織希望加入此場運動的「主體」,甚至爭取運動的主導權,職工會應小心應對,了解這些組織的往績和立場,必要時與某些組織劃清界線,讓來政總聲援你們的市民,清楚了解你們的立場和意願,懂得如何行動應變。

二。勿為政府高官的「語言偽術」所迷惑,因而以為取得「階段性勝利」而和平散去。一日未得到政府不對香港電視發牌的詳細交代,千萬不要輕易放棄。

作者簡介
向東一江春水

Ref.: http://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3/10/21/52374

Saturday, October 19, 2013

明報社評

文件暴露發牌違背公義 政府拒交代顯公權暴力


【明報專訊】

“ 香港奉行自由市場,政府的角色一貫只是創造營商環境,讓各方參與者依法競爭,由市場規律決定成敗。蘇錦樑所說的政府角色,背離了此一原則,而是由政府決定市場的贏家和輸家,此乃今次發牌事件使人最忐忑不安之處。因為政府角色經此轉變,日後在香港營商,必須依附權力當局,內地的「跑部錢進」現象,完全有可能在香港出現。所以,行會今次的發牌決定,除了折射出來不公平不公正、乖離公義以外,還在毒化營商環境,把香港推向沉淪。”

據本報取得的顧問公司報告,顯示落選的香港電視(下稱港視),總體而言較獲發牌照的香港電視娛樂(下稱港娛)優勝。連日來,公眾對發牌結果,大多認為政府不公正,對港視不公平,但是政府以行政會議保密原則為擋箭牌,堅拒交代評選情況。今次發牌的諸多問題顯而易見,特首梁振英和政府寧可捱捱批,無視群情洶湧,任由事態惡化,情況太不合理,使人質疑當局的決定,並非純粹基於申請者的條件比併,而是有其他因素左右,其中坊間所謂梁振英只是執行中央「政治任務」的傳聞,因而揮之不去。

顧問報告比併評估

港視條件優於港娛

本報得到的報告,由政府委聘一家顧問公司於2011年4月撰寫,主要從「競爭力」、「壓力測試」和「財務狀況」比併,研究3個免費電視牌照申請者的情況,發現港視在競爭力和壓力測試,都較港娛優勝,只有在財務狀況上兩者打平。另外,商務及發展局局長蘇錦樑提及可持續是考慮因素之一,在顧問公司評估市場最多可容納4個免費電視台的情況下,報告認為港娛持續性不及港視,而亞視則最差。

本報獲得的並非最後報告,各個申請者在其後2個報告中,優勢、劣勢或許有可能變動。不過,2011年4月之後,港視前身的城市電訊在2012年4月出售電訊資產,套現50億元,派發股息20億元之後,尚餘30億元轉型發展電視業務,所以,港視的財務情況只會更符合要求。另外,2011年4月之後,港視開展拍劇等工作,逐漸累積營運電視台的經驗,按此推測,港視原有優勢,在其後2份報告理應不會逆轉。

連日來,公眾對發牌結果反響強烈,一場龐大的民眾動員蓄勢待發,但是面對如斯嚴峻局面,梁振英和政府仍然我行我素,不肯坦誠面對公眾,這種漠視民情的態度,極其罕見,傲慢得使人憤怒。

梁振英和政府以行會有保密原則及涉及商業機密為由,拒絕交代港視落選原因,不過,港視主席王維基和員工不甘心「死得不明不白」,要求政府交代。其實,13年前,政府公布增發收費電視牌照,當然也是由行政會議決定,時任資訊科技及廣播局長尤曾家麗並無披露個別申請者的資料,仍然可以清楚交代解釋評審準則及部分財團落選原因,無引起任何爭議和不滿,反映今次的保密云云,根本是託詞。另外,港視想知道死因,涉及港視的部分就無保密的需要,政府仍然迴避,公眾只能猜測發牌受其他因素影響。

按蘇錦樑的說法,行會對發牌的其中一個考慮,顧及現行免費電視的穩定性,要避免出現引入競爭對市場帶來損害。這個說法,實際上就是要保護無線和亞視的利益。香港奉行自由市場,政府的角色一貫只是創造營商環境,讓各方參與者依法競爭,由市場規律決定成敗。蘇錦樑所說的政府角色,背離了此一原則,而是由政府決定市場的贏家和輸家,此乃今次發牌事件使人最忐忑不安之處。因為政府角色經此轉變,日後在香港營商,必須依附權力當局,內地的「跑部錢進」現象,完全有可能在香港出現。所以,行會今次的發牌決定,除了折射出來不公平不公正、乖離公義以外,還在毒化營商環境,把香港推向沉淪。

發牌事件太不合情理

折射出讓人陌生的香港

坊間傳聞,行會內部討論發牌時,成員之間曾有激烈爭論,不乏要求同時增發3個牌照的聲音,然而,梁振英最終拍板踢走港視。梁振英基於什麼原因作此決定,外界無從得知,但是從顧問公司的報告,除非梁振英能夠提出使人信服的理據,否則他是利用行政會議運行公權暴力,汰強留弱,就營商環境而言,呈現出一個讓港人陌生的景象。

事態發展迄今,行政會議和政府赤裸裸踐踏公義、蔑視民意的做法,極其罕見,以梁振英的權位,相信他與此直接有關。然則他為何甘冒大不韙,與民為敵、破壞自由營商環境?基於事態太過不合常理,於是傳聞指梁振英執行中央交帶的任務:踢開港視、保護亞視,就愈來愈有市場。這個傳聞無從查證,梁振英當然不會承認。總之,特首作為香港最高領導人,理應捍衛自由營商的核心價值,若在壓力之下出賣香港利益,則這樣的特首,不會得到港人的認同和支持。

若事態完全不涉及政治因素,也與中央壓力無關,純粹是特首會同行政會議的決定錯誤,則梁振英有責任不要讓事態惡化下去,應該即時採取措施糾正錯誤,讓市民看到他和政府仍有自省的能力,事實上,電盈旗下的港娛敬陪末座,仍然獲發牌照,也已引發官商勾結、利益輸送聯想,所以,政府有必要交代釐清。另外,環繞增發免費電視牌照的事,若就此不了了之,將會成為極壞先例,香港更難實現良好管治,立法會此際應該發揮制衡作用,引用權力及特權條例徹查決策過程,讓公權暴力暴露於市民面前,要始作俑者付出代價,以警惕權力當局和後來者不敢再造次。

Ref.: 明報

Thursday, October 17, 2013

毓民踩場 2013-10-14 第531集

毓民踩場 2013-10-14 第531集, 今集好正, 值得推介 !!

主持  黃毓民 梁錦祥

第一節 香港人要將689 put behind

第二節  兩個字形容香港人:「抵撚死」

第三節 見到馮煒光,一定用三個字招呼佢:「吊佢老母」

http://www.myradio.hk/dz/thread-9084-1-1.html

Tuesday, October 08, 2013

韓國養生料理

區區將會去韓國觀光,最近在韓國旅遊官網見到一些飲食介紹後,實在非試不可 !!


韓國人常說‘飲食即是寶藥’。為了健康著想,認為比起任何一種藥物,良好的飲食更為重要。因此,在韓國為了補強身體與預防疾病,研發出許多對身體有益的食品。特別是被稱為‘養身料理’的食物很多,在韓醫學的角度這些養身料理幫助補充體內的氣運、氣血循環與陰陽調和,讓身體維持在健康的狀態。

韓國人為了預防天氣太冷或是熱破壞身體的均衡,而常食用養生料理。在氣候換季時為了預防感冒,或日常生活中體力不佳時,亦會進行食補。無關季節或氣候,依據個人的喜愛亦常食用。

韓國代表養生料理有蔘雞湯、雪濃湯、牛骨湯等,將肉放在水裡長時間熬煮的湯料理很多。在旅遊中不能錯過的美食,不妨品嘗看看美味、對健康有益的韓國養生料理吧


四季養身料理的代名詞─蔘雞湯

蔘雞湯是將雛雞乾淨地處理過後,剖開肚子放進糯米、人蔘、紅棗等食材熬煮而成的料理,營養豐富,熱量高,可讓疲憊的身心獲得恢復的料理。雞肉用筷子夾食,糯米與湯汁則用湯匙舀食。常被作為韓藥材使用的人蔘與紅棗長時間熬煮對身體有益,此外即使單吃也無妨。
蔘雞湯是在寒冷冬天可讓身體溫暖,並減少熱量流失的料理。韓國人即使在夏季中最熱的初伏、中伏、末伏這三天也會吃蔘雞湯食補。因為根據韓國傳統,在汗流浹背、炎熱的夏天,吃熱呼呼的蔘雞湯能夠補充元氣的關係。近年不僅人蔘、紅棗,還可品嘗到放進鮑魚等對身體有益的食材熬煮而成的蔘雞湯。


皇帝與百姓分享食物的雪濃湯

雪濃湯是將牛肉、四骨(牛的四條腿骨)、牛腦、內臟、骨頭等熬煮10餘個小時,再將燉出白色的湯頭加入麵條、飯等食用的料理。濃郁、清爽的湯頭堪稱極品。品嘗時加入鹽巴、胡椒粉、碎蔥等調味後,再吃湯內的麵條與牛肉片。白飯可以直接加入雪濃湯內當泡飯吃,亦可單獨吃。可搭配蘿蔔泡菜或白菜泡菜一起食用。雪濃湯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季常食用,經長時間熬煮的熱湯內食材含有豐富的氨基酸與鈣質,對消化不好或身體較虛的人,是絕佳的養生料理;亦含有豐富的膠原蛋 白,對於皮膚美容亦有極佳的效果。雪濃湯是600餘年前皇帝與百姓在舉行完祈求一年農耕豐收的祭典後,一起分享食用的料理中流傳下來,至今每個地區仍有許 多雪濃湯的專門餐廳,是深受人們喜愛的養生料理。

Ref.: http://big5chinese.visitkorea.or.kr/cht/SI/SI_CH_2_14.jsp?cid=1208020


Sunday, October 06, 2013

戎狄志態,不與華同

實在寫得好好,區區強烈推介 !!


反對馬斐森當港大校長的學者教授,所持理由都與遴選校長的五個條件無關,說到底,只是一句古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之後,還有一句:「戎狄志態,不與華同」。

早兩年去青島,適逢大雨成災之後。當地導遊說,大雨讓青島大部分市區街道都被水淹了,唯獨舊區,也就是德國殖民地時代的街道房屋,沒有水淹,因為下水道做得好,好到一百年前的工程,仍有零件留存在牆壁上,以便後世維修。果然「戎狄志態,不與華同」。

在天津,在上海,凡是有過租界的地方,都有結實、古雅、可觀的老房子留下。連中共要人,都選在這些老房子居住或開會。新建的高樓大廈,只是虛有其表。

香港百多年殖民地,都由英國派來的總督管治,給香港帶來什麼境況?而這一百多年,中國大陸由「其心不異」的「我之族類」去經營,是什麼境況?97回歸後這16年,香港在「我之族類」手上,又是什麼境況?末代港督,來自人口只七、八萬的英國Bath市,他會不會因為不懂中文、不熟悉中國和香港而讓香港人覺得不稱職?至於熟悉中國、香港的回歸後幾任特首又如何?

批評馬斐森對香港、中國無經驗、無認識,不懂中文,是為「無知、無能、無心」的遴選委員會成員盧寵茂,前年11月出席梁振英參選大會,稱讚梁振英是各參選人中,最有目標、智慧及承擔的人。結果是「外國人做不到的,中國人做到了」──沉淪。

馬斐森表現如何,還有待觀察,但至少他不會去當政協委員這種政治花瓶吧,他大概也不願意排排站去拜見中國領導人吧。畢竟「戎狄志態,不與華同」。

李怡

Ref.: Apple Daily

Tuesday, October 01, 2013

FLAC (無損音樂格式)

區區最近買了新玩具 LG G2, 勁正, 真的是劃時代產品!! 用料,顯示屏,方便程度,都比其他牌子高一班 !! (眼見很多on 9仔/ 豬西仲當 iPhone 係寶,真係可憐...)

LG G2 其中一賣點,就是 support 24 bit / 192 kHz 音樂,對於音樂愛好者,絕對是喜訊 !!

轉載:

對於大部份上班一族來說,經濟不景氣又遇上物價上升,要再花錢在娛樂消遣上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去圖書館借 CD 之外,要為自己的 CAS 系統找尋新的音源其實也不容易,因為網絡上大部份的音樂檔案仍然是以MP3為主要的格式,要找 WAVE, APE 或 FLAC 等無損格式其實也有一點難度。

今天在公司裡就有一位也喜歡玩電腦的同事問我,可以在那裡找到多一些無損音樂的檔案呢?有閒錢的固然可以去 HiFitrack.com 下載發燒音樂,當然他們提供的選擇其實都是好有限,沒有錢的也只能夠去討論區碰碰運氣;其實現時國內的CAS 發燒友相對是幸福得多,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去找尋不同的無損音樂,其中包括有人氣高企的 VeryCD 電驢和 HiFiDIY.net 討論區,我便在 HiFiDIY.net 內發現不少德國老虎魚 Stockfisch Records 的介紹。當然啦,我只是介紹唱片的資料而已,循例都要說明一句版權為 Stockfisch Records 所有。

Ref.: http://andrewmainpc.blogspot.hk/2010/11/fl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