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26, 2013
兩邊不是人
大家有否想像過,內地發生天災,香港人呼籲「捐條毛」而唔會俾人鬧,叫人捐錢反被網民圍砌。五年前汶川地震,李怡在《蘋果》撰文提及「天譴論」,唔單止俾左報鬧,指摘佢冷血,連不少本地文化人、知識分子在報章專欄也砌佢。如果李怡今日靜雞雞將該舊文再登一次,將「汶川」改為「雅安」,相信五年後今天此文會在網上熱傳,人人讚好。
究竟呢五年來發生咗乜嘢事?北京要好好分析研究總結,當前香港厭惡共產黨呢種集體情緒,將波及一切與內地有關事務。第一個原因同共產黨京奧後管治倒退有關,正所謂升得高跌得快,五年前汶川地震及隨之而來的京奧,共產黨成功操作民族主義,香港人對中央政府支持到達歷史新高。內地媒體及知識分子也期望京奧後會更加開放,或至少保持京奧時的寬鬆政治環境。殊不知隨之而來係維穩時代,維權人士被捕、判刑,迫害《零八憲章》發起人劉曉波,追究豆腐渣工程的譚作人陷獄,國保橫行,媒體被整頓。到湖南民運人士李旺陽「被自殺」,令香港人不滿爆發。從一個普通香港人眼中,我們同內地政權越來越疏離,認同感持續下降。
另一個近因係北京在去年扶植梁振英上台,引發了恐共赤化危機感,中港之間再無緩衝可言。董、曾年代,即使港人對中共不滿,有恐懼、懷疑,也會將特區政府與北京分別看待,相信特區政府會維護港人利益。但自從北京支持「自己友」梁振英上台後,香港人視梁為北京keeper,有計劃將香港染紅,由此產生「被赤化」危機,而對梁政治上毫不信任,呢一點在反國教運動中已有足夠證明。梁不單止無法拉近兩地矛盾,化解香港人不信任,任何原本經正當程序的政策,一旦宣之於梁振英把口,市民就認為「一定有蠱惑」、有hidden agenda。
佢叫人捐款,市民只會更反感,認為係擦鞋,由於對梁反感,一切總會從壞處去諗。呢種情緒一旦形成,要改變並不容易。北京也似乎察覺到,所以自張曉明就任中聯辦主任後,梁開始變低調,少公開見記者,林鄭反而日趨高調,連近日為梁自己度身訂做之政治宣傳工程「家是香港」,特首本人也no show,改由林鄭去主禮。林鄭在曾朝年代借援川百億工程,成功打開與內地官員交往大門,而阻止追查豆腐渣之四川領導魏宏,便與林鄭稔熟。本來今次再掛帥援川,以為又可得分。殊不知今日民情逆轉,趁機追究港人當年捐款下落及官員落格情況,林鄭要討好香港人,便要承認內地貪瀆嚴重,今次需嚴格監督捐款去向,但如此表態,勢必引起內地官員不滿,所以推搪指議員所提乃特殊要求,引起市民不滿。
林鄭之政治算盤今次打唔響,反而變了兩邊不是人。
添馬男
Ref.: Apple Daily
Ben's Choice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