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搶奶粉後,學位成為另一個受雙非兒童父母虎視眈眈的資源,果然小一學位申請期內,引來大量雙非兒童南下搶奪。以往只有在名校才會大排長龍的盛況,今日在派位中心已出現長長人龍─在香港人眼中,這不僅是一條普通的人龍,更是中港之間另一條戰線。
作為一個政府,明知雙非學童搶學額搶到本地學生都難在原區讀書,理應運用一些行政措施,例如可以派雙非子女到長洲、梅窩這些連香港人也嫌遠的學校,期望超長的交通時間能令他們「知遠而退」。可是政府不但連丁點限制措施也沒做,反而還大開方便之門,高調表示會放資源優化其他口岸設施,好讓一班雙非學生,輕鬆到元朗、屯門,以至大埔和沙田讀書─今天是北區學童面對學額資源被奪,明天這種搶學位的「盛況」很快會蔓延到各區,開創屬於雙非學童的「希望工程」,人人在香港有書讀。
看到派位中心那條長長的人龍,還有雙非父母那副「要攞番自己應得」的嘴臉,真的叫人極度心寒。教育局局長吳克儉說,將透過增加每班人數和擴班等措施來解救,家長聽到無不感到氣結,因為在二十萬雙非小童面前,這根本是杯水車薪。
特別當聽到他還勸本地家長也跨區報讀小學時,你更可感受到這個政府根本不是急市民所急,而是趁你憤怒時火上加油。(仆街!!!!!!!!!!)
特區政府最離譜的地方,是總將市民逼向沒退路的歇斯底里。口裏常怪責社會欠缺和諧與包容,但面對社會資源一步一步被「境外勢力」吞食,政府要麼慢條斯理回應,要麼索性多推一把令情況惡化。當然,雙非學童襲港,只是近十年八載同城化後,所敲響的其中一記「喪鐘」而已。
勇先
自由撰稿人
Ref.: Apple Daily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