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02, 2012

鄭經翰: 林瑞麟,你縮到哪裏去了?


信報      2012年3月2日

林瑞麟,你縮到哪裏去了?

行政長官曾蔭權昨天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就近日連串有關他接受富豪朋友款待和收受利益等事件公開交代,並就自己被公眾普遍認為失當的行為,鄭重道歉。

這 是一場名副其實的傳媒「公審」和港式文化大革命,因為根據現行法例,行政長官不受《防止賄賂條例》第三條規管,除非有充分又無可置疑的證據證明曾蔭權向人輸送利益,否則不會構成任何刑事罪行。但在民主意識日益高漲的今天,普羅市民對公職人員、尤其是地方首長的個人道德操守有高於一般水平的要求,不單要求他們清白,更要求他們比白更白,是完全合情合理的事,毋庸置疑。

政府有事「玩失蹤」

時移世易,今天時代不同,曾蔭權「自以為是」的政治作風明顯已經過時。基於公義必須被公眾看到的原則,坦承錯誤和誠懇向公眾道歉的特首應該汲取今次教訓,並且亡羊補牢,在法例和制度上盡快作出補救,防止日後和下屆行政長官再有同類失德行為出現。

行政長官是行政機關之首,他的行為並非單純是個人問題,也代表着整個特區政府,是涉及政府管治威信的重要問題。因此,在曾蔭權涉嫌收受利益事件,以及近期一連串與政府官員攸關的事件如「西九門」事件上,特首一人之下、統率一眾問責官員和十六萬公務員的政務司司長,實在有責任站出來,就政府的有關政策和立場作出清楚辯解,釋除公眾疑慮。

其中特首涉嫌收受利益的事件,曾蔭權個人有角色衝突問題,在政府政策和立場的闡述上,政務司司長林瑞麟身為公務員最高領導,是政府制度的最佳捍衞者,更有必要站出來扮演領導的角色,責無旁貸。

可是,自林瑞麟升任政務司司長以來,我們在公眾領域上幾乎完全看不到他的蹤影,無論「西九門」事件、特首涉嫌收受利益事件,以至唐英年的「僭建門」事件,林瑞麟任何時刻都不見蹤影,完全沒有就公眾普遍關注的問題,清楚說明政府有關的政策和立場。

說得誇張一點,倘若行政長官曾蔭權一旦被迫辭任,身為政務司司長的林瑞麟就會順理成章出任署理行政長官的職位,他同樣須要面對公眾,就政府的管治及其他問題,履行職責,詳盡解釋,清楚交代。他刻意迴避公眾和傳媒,失蹤隱形,只由手下問責官員孤軍作戰,根本就是疏忽職守,不負責任,令人懷疑是否走精面的政治考慮,應該受到譴責。

市民質詢「玩錄音」

在三司十一局問責官員中,林瑞麟的民望一直最低,長期不及格,其實並非沒有原因。首先,他沒有公眾普遍認同的工作能力。身為內地及政制事務局局長,他負責的政制改革諮詢過程表現之差,有目共睹;而他蔑視民意和機械式的回應,只會為他贏得「人肉錄音機」的稱謂。事實上,政制改革方案雖然通過,但社會爭拗至今不絕,內耗不息,現時仍然因為遞補機制的問題留下一條尾巴,沒完沒了。偏偏這樣子能力低劣的庸官卻可步步高陞,跳級晉升至問責官員的最高職位政務司司長,朝野莫不嘩然,甚至有民眾上街遊行示威抗議。

在林瑞麟的個人仕途上,他的所作所為也教人不敢恭維。真正的工作表現我們看不到,諂媚奉迎上司博取上位,卻比比皆是,路人皆見。最廣為人知的例子,就是在他負責的回歸典禮上,刻意安排當時的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坐在最正中的位置,從而突出她的顯赫地位,以便博取上司歡心,因而備受重用。

在出任特首辦 主任期間,林瑞麟又要求職位要為自己度身定做,由D6升格D8,以便他可以駕馭及與其他官階比他高的部門首長溝通,充分反映他是一個自私自利的機會主義者,從不放棄任何升官晉爵的上位機會。但在實際工作表現上,公眾卻看不到他有任何顯著的成績,而在重要關頭,他更往往表現縮骨,推卸責任,自動失蹤。

這樣子遇事龜縮的問責官員實在要不得,如此下去,只會嚴重影響特區政府的管治威信。因此,下屆特區政府,不管誰來當特首,都不應再任用林瑞麟做政務司司長,否則定必拖低自己的民望,更肯定會損害政府的管治威信。

目前西環治港之說甚囂塵上,在「西九門」事件上,中聯辦積極游說議員轉軚,反對引用特權法調查梁振英,令反對派和傳媒批評中聯辦,肆無忌憚地公然踐踏香港的「一國兩制」和「高度自治」;而政務司司長林瑞麟在此事又玩失蹤,更令人有陰謀論,懷疑是否雙方有默契合作,有人隔岸觀火,企圖漁人得利。

鄭經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