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30, 2010

當然有幸有不幸

相當有啟發性既一篇文章~

"We are fortunate in having found careers worthy of our lives."
Lee Kuan Yew

徐志摩說:「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十多年前,李光耀總理總結他自己和他閣員的畢生功業時曾說:「我們有幸,找到了值得付託一生的事業。」今天,又有多少人能夠說李資政這句話?

假如記憶無誤的話,這句話應該是李光耀在新加坡國慶日國宴上說的,他是新加坡開國元勳,獨立後首任總理,在位凡三十多年,在亞洲國家中政績無人能及。上世紀九十年代,他以行將卸任的總理身份,說出這句「躊躇滿志」的話,自然誰都不會有異議。

李光耀說得好,他用了 found這個字,因為機會是要找的,職業也是要找的,一個人有否出頭之日很大程度上是靠自己的。但運氣也不是不重要。所以連叱吒風雲的他也得承認 We are fortunate in having found careers worthy of our lives。蘇東坡想「生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但有多少人有這種福氣?

八十前也好,八十後也好,大部份人在事業方面根本沒有甚麼選擇。上星期,路透社報導,在英國拋胸露臀跳「大脾舞」( lap dance)的少女中,有四分一是大學畢業生。香港的就業情況自然比英國好,但這仍然是一個人浮於事的社會。

雖然李白詩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不過,想來可能是安慰自己的話耳。倘若李白只立志當詩仙,這句話自然不錯。但假如李詩仙也心想「學而優則仕」的話,則距離理想事業可太遠了。

「懷才不遇」造就了不少騷人墨客的千古名句,中國文學的詩詞中每多嘆息之音。很多人的際遇剛巧和李光耀所說的相反: They are stuck with careers unworthy of their lives。大部份人做的都是不值得付託終生的事業!

一個國家只有一個最高領導人,一家公司也只能有一個 CEO。而且「一將功成萬骨枯」,最不值的是那些 also rans,入到直路還是在陪跑的人。

據說趙紫陽下台後,中央要找中共黨書記繼任人,結果江澤民獲眾元老青睞,但卻也「有人不服氣」(鄧小平說的話?)。造物弄人自古已然,《三國演義》中,周公瑾當年不也說了晦氣話嗎?他那句:「既生瑜,何生亮?」傳誦千古。

廣東俗語早有明訓,廣東人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這句話可能「放諸四海皆準」,因為其實第一份工已是人生的重要關頭。年青人喜歡談喜好和抱負,但更重要的其實是性格與能力。甚麼才是適合你的工作?能夠用得着你的長處的就是適合你的工作,所謂長處包括了性格與能力。如果你現在的工作用不着你的長處就應該找機會另謀高就。

英文有三個字,分別很清楚: vocation是使命, career是職業, job是工作,這三個字不可混為一談。神職是有「使命」才應該做的,可能醫療行業也應包括在內,入行的人要有使命感。其他專業人士諸如律師、建築師、工程師、銀行家做的都屬於高尚「職業」,但卻和使命感扯不上關係。最後,屬於人人都可以做而且不需要專業知識的就只是「工作」而已。

以前人說七十二行,每行都可算是一門職業,而且也應該無分貴賤。入行前要想清楚是否適合自己的性格與能力,但入了行後就應該全身投入和不斷的充實自己,期間有機會的話,可以轉工,但不應該轉職業。轉一次職業差不多等於要從頭來過,所有以前累積的年資、經驗、人際關係網幾乎全部一筆鈎銷,非常可惜!年輕的時候,錯了可以再來過。三十歲以後要再轉行已不是那麼容易,而且有機會一錯再錯。

今天,你可能已經名成利就,或者是大權在握,但是卻仍然要回答一個問題: Is this worthy of your life?「是否值得付託一生?」這個問題要個人自己決定,旁人無緣置喙。為甚麼大商家要搞政治?為甚麼高官卻想入商場?為甚麼藝員想嫁入豪門?豪門之女卻想當明星?他們的選擇,或多或少都是表現了對現狀的不滿,認為 no, this is not all that life has to offer。(我的一生應該不是只此而已罷!)難道像米高積遜那樣: This is it?

做人不應該「白來一趟」,應該「不枉此生」才算值得。於是不禁要問:甚麼是 worthy of your life?甚麼值得你付託一生? Make money? Make music? Make love? Make war? Make trouble? Make something of your life?如美國政治家羅拔甘迺迪所說的"Make a difference"?(英文都用 make字,從無到有都要靠你自己 make:創造、創富、創作,成功了英文叫 I've made it!)

個人認為所有愛心行業都是 worthy的:春風化雨的老師,仁心仁術的醫務工作者,慈航普渡的神職人員,宅心仁厚的慈善家。有創意的工作也是 worthy的:無論是音樂、電影、寫作、建築或其他藝術。英語世界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詩人 T. S. Eliot(艾略特)假如繼續做其銀行職員的話,我們今天那有 The Wasteland〈荒原〉和 Four Quartets〈四個四重奏〉這些不朽的詩篇?

和 worthy意思相悖的相反詞就是 unworthy:有不值、不配的意思。今天,有些人做的是浪費青春、浪費天賦的工作。但也有些不配當高位的人卻可以左右大局影響眾生,人生就是充滿不能解釋的諷刺。環顧香港,合乎〈彼得定律〉的例子可說比比皆是。彼得定律說在大機構工作的人,最終會升到一個其能力不足以勝任的職位。在英國前首相貝理雅眼中,白高敦就不配當首相,因為他不是當首相的材料。

可能到了退休之齡,回首當年的時份,人就特別多唏噓。假如我這樣假如我那樣……但正如艾略特詩句有云:

What might have been is an abstraction
Remaining a perpetual possibility
Only in a world of speculation
假如是抽象的
但卻也永遠可能
存在於只屬猜想的世界

像李光耀那樣的人畢竟是得天獨厚的;離任前能夠說自己「無憾」的李國能也是得天獨厚的。大部份人離開不了有愧,有悔,有憾:處理某些事情時於心「有愧」,對浪費了的青春「有悔」,對錯過了的機會,應說而未說的話,應做卻沒有做的事情「有憾」。

但即使顯赫如李光耀,在基辛格眼中他的成就也應該並不止此。基辛格認為是:"One of the asymmetries of history is the lack of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abilities of some leaders and the power of their countries."(歷史有其不對稱之處,其一就是有些國家領導人的能力與其國力並不相等。)尼克遜說得更明白,他認為倘若李光耀生於另一國家另一時代,可能便會是另一個邱吉爾。這不禁使人想起,難道李光耀也 under achieved「大材小用」?

徐志摩說得對,欠缺運氣就唯有認命。不過,假如你自己認為已經不枉此生就應該心滿意足,不必再理會旁人的閒言閒語。

詹德隆

Ref.: Apple Daily

Wednesday, October 27, 2010

高手

抱3男孫事件, 我地可以見到甚麼是高手, 用傳統方法, 人肉機器, 卻敵不過新既科技, 當然, 試管後遺症, 已經証明會有, 不過, 此乃後話, 最重要是, 係呢個moment, 贏盡所有, 不多說話既人, 深不可測, 高手高手~~

Tuesday, October 26, 2010

通識 Jam 得起

聽網上電台, 已經肯定係未來大趨勢, 事實上, 好多知識, 都係普通廣播電台缺乏~

最近, 又有一個好節目--通識 Jam 得起, 值得推介, 特別係超人分析「置安心」計劃, 所言甚是~

http://www.ourradio.hk/web2/index-gen.php?option=com_content&view=category&layout=blog&id=124&Itemid=267

一些瘋傳的段子

大陸網上瘋傳的一些段子:
×英語老師讓同學們翻譯「肯德基家鄉雞」的廣告語:「 We do chicken right!」(烹雞專家),答案五花八門: ①我們做雞是對的。 ②我們做正確的雞。 ③我們在右邊做雞。 ④我們做雞的在右邊。 ⑤我們做雞的右邊。 ⑥我們做右邊的雞。 ⑦右邊是做雞的。 ⑧我們做雞,對嗎? ⑨我們做雞好嗎? ⑩對!我們來做雞!

×一輩子騙你一次的是醫院的臨終關懷大夫;一年騙你一次的是稅務局個人繳稅額度;一個季度騙你一次的是統計局的平均收入;一個月騙你一次的是單位發工資的會計財務;一天騙你一次的是每天晚上七點整。(按:指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節目)

×歌手張瑋瑋把流行語「儍逼」編成歌曲《織毛衣》:「我深深地愛着你/你卻愛着一個儍逼/儍逼卻不愛你/你比儍逼還儍逼/喔?你還給儍逼織毛衣/喔?你還給儍逼織毛衣。」此曲大紅,並被惡搞成唐詩版、宋詞版、元曲版、外國文學版,「織毛衣」也就成為 2010年網路第一流行語。

×一個人在書店買書,對店員說:我想買本書,裏面沒有兇殺,卻暗藏殺機,沒有愛情,卻愛恨難捨,沒有偵探,卻時時警惕。你能給我介紹一本嗎?「只有這個,」店員說,「《中國股市行情》」。

×告誡各位女生:男生就像大食堂裏的菜,雖然難吃……但是…去得晚了居然沒了。

×北京是帝都、上海是魔都、西安是廢都、南京是舊都、東莞是性都、重慶是陪都、廣州是妖都、武漢是偽都、深圳是雌都、成都是成都。


(李怡)

Ref.: Apple Daily

商務艙裏的「紳士」「淑女」

飛機上,空姐派報紙的時候,坐在我旁邊的男人要了一份文匯報,從新聞到副刊,看得津津有味。後來空姐過來用廣東話問他想喝點什麼,他拿眼瞪着空姐。空姐馬上轉臺,用普通話再問一遍,他還是瞪着眼。於是空姐又轉了英語,這才得到了一個答案: water。我不由轉頭看他,穿戴得很整齊,襯衫有名貴袖扣鈕。原來是一位看中文說英語的「紳士」。

後來空姐跟他說話,請他選餐就全說英語了,他的英語發音帶着牛津口音,就是那種好像上唇貼了一塊膠紙似的腔調,但又好像英語全會了,就是不識一個詞: thank you。

我只好把頭轉向另一面,隔着走道,坐着一個滿身名牌的女人。我大吃一驚:不知什麼時候,她為自己敷上了一張面膜!要不是我見多識廣,一定會以為遇到一個三級燙傷的可憐人。也正是因為我見多識廣,在大白天遇到這種應該發生在晚上閨房裏的情況,使自己成了驚嚇受害者。我雖然知道女人為了容顏,什麼心狠手辣的事情都敢在自己身上試,但萬想不到竟會心狠手辣得在飛機上如此嚇人。

幸好這時候開飯了,那女人揭掉了面膜,解放了口腔,令我舒了口氣。她也堅持說英語,堅持要 Japanese tea,態度很傲氣。但我又看見她沒戴耳機在看有中文字幕的電影。原來是個看中文說英語的「淑女」。

十分鐘後,我吃完了飯,一抬頭,又嚇一跳。原來她也吃完飯了,那張揭下來的面膜,又循環再用到她臉上去了!她貼着面膜打遊戲機、看電影、上廁所──像一個非常活潑的嚴重燒傷病人,毫無公德心地散播驚悚。我不敢再左右亂望了,只好低頭寫稿,一路寫到香港。


(李純恩)

Ref.: Apple Daily

對話.互動.分享

最近看到幾篇文章, 實在寫得過癮, 抵死, 值得分享~

特府與九○後年輕人「對話」。對話即是西方講的 Dialogue,因此也流行「互動」( Interaction)。對話即互動,而互動,也就是耶教白人社會所稱的「分享」( Sharing)。香港中環是英語學術詞彙的殖民地。

心甘情願做殖民地當然好。因為什麼對話啦、互動呀、分享呀,美式詞彙,其實全是廢話,三流的崇洋,畢竟比開坦克鎮壓,或者把亂說話的「知識份子」抓去凌遲割千刀「文明」。人和畜生的分別呀。

台上擺兩張椅子,一隻茶几,一個主持人,兩套黑色的阿曼尼行政工作服,兩杯清水,硬件學足,洋人的急才,就沒得抄襲。

女高官論香港的樓價:「結婚不一定要買樓」,她以為好 Cool──「西方」的年輕人,不一定都即刻要置業的。但台下九○後反駁:「女友話冇樓就唔嫁」。

無論怎樣抄襲「西方」的外表,必在「文化」的核心上觸礁。華文成語「安居樂業」,「西方」的斯德哥爾摩和奧斯陸,沒有中國和阿拉伯暴發戶的熱錢,樓價不會漲,人家的年輕一代,就不必急着買房產。

「女友話冇樓就唔嫁」,女局長沒得反駁。香港的嫁女餅廣告,找了女明星劉心悠做代言人,口號:「嫁,就是給女孩一個家。」

非常的 Chinese,港男有給港女一個家的義務,「給一個家」,自然不是在深水埗老人籠屋的同一所舊大廈,或旺角新填地街新到東北妹吹做全套三百元的黃招牌樓上,租一個小單位共賦浪漫的意思。

所以美式 sound-bite,不是那麼容易模仿的。譬如,「九一一」的上午,總統布殊在哪裏?他也在「對話」,在佛羅里達州一家幼稚園,與三歲小孩說故事,美國的小孩,一定不會向總統投訴買不起房子,最多會問布殊:我明明戴了套,她偏偏有了孕,總統叔叔,我們怎麼辦?


(陶傑)

Ref.: Apple Daily

Wednesday, October 20, 2010

議而不決,決而不行

議而不決,決而不行,香港HKO 就是這樣窩囊,明知呢個係CAT4超級颱風,明知點樣偏差,都會影響香港,HKO始終還未發1號,阿哥,而家唔係叫你發10號呀,人家澳門已經發了1號,你唔好等個風吹到黎先掛波,可笑! 掛1號,香港市民會更加留意,你個木嘴就偏偏按兵不動,根本係到混吉,呢d唔係預測,而係純報導事實,如果報導事實,我求9其搵個新聞報導員去做天文台長都可以啦!!

Saturday, October 16, 2010

Kent - TEAM BUILDING



最近每日必聽數次既曲目, Kent最新大碟既一曲 - TEAM BUILDING!! 實在很正, 正的是旋律, 簡單, 直接, 有型!! 尤其是主音Jocke 中段不停唱 "letar, letar, letar, letar, letar, letar, letar, letar, letar" (letar = looking), 真的酷爆了!! 聽此曲, 令我想起坐在巴士, 黃昏時段, 望出窗外大廈風景, 就係呢種 feel 啦!!

Sunday, October 10, 2010

The Morning Benders - Excuses





有taste, 有sense, 我指既係Sony 廣告, 之前已經讚Sony 選曲有料到..

http://ben718.blogspot.com/2010/01/power-of-3-sony-handycam-pc350e.html

最近, Sony Bravia TV 廣告, 又一佳作, 取自美國Indie Band - The Morning Benders 2010 大碟 Big Echo - Excuses, 識英雄重英雄, Sony 廣告部既同事, 真的很想和他們聊一聊~

Friday, October 01, 2010

Blur perform Tender in Hyde Park 2009



當年高考狂聽既金曲, 好歌真係好歌, blur - Tender!!

Blur - Girls & Boys (Live "Hyde Park" 2009)



仍然翻看呢隻2009 dvd live, 實在令人聽得興奮, blur 經典中之經典, Always should be someone you really love...classic!!

Azure Ray - November



Azure Ray 出新碟 Drawing Down The Moon, 大家未聽佢地既新作前, 聽聽佢地既經典先, 好正架...

Azure Ray - November

So I'm waiting for this test to end
So these lighter days can soon begin
I'll be alone but maybe more carefree
Like a kite that floats so effortlessly
I was afraid to be alone
Now I'm scared thats how I'd like to be
All these faces none the same
How can there be so many personalities
So many lifeless empty hands
So many hearts in great demand
And now my sorrow seems so far away
Until I'm taken by these bolts of pain
But I turn them off and tuck them away
'till these rainy days that make them stay
And then I'll cry so hard to these sad songs
And the words still ring, once here now gone
And they echo through my head everyday
And I dont think they'll ever go away
Just like thinking of your childhood home
But we cant go back we're on our own
Oh,
But i'm about to give this one more shot
And find it in myself
I'll find it in myself
So were speeding towards that time of year
To the day that marks that you're not here
And i think I'll want to be alone
So please understand if I dont answer the phone
I'll just sit and stare at my deep blue walls
Until I can see nothing at all
Only particles some fast some slow
All my eyes can see is all I know
Ohh..
But I'm about to give this one more shot
And find it in myself
I'll find it in myself

黃毓民-香港〝能否〞申辦2023年亞洲運動會2010-9-21



完全講出市民心聲, 多謝你, 毓民!

男兒當入樽

遲了十多年才看《男兒當入樽》。一開始翻便停不了,有好幾天甚麼書也不想看,只是不斷追看湘北高中的籃球小子流川、櫻木、赤木、三井、宮城等如何從誤會、挫折、鍛鍊、比賽中逐步成長,成為一支互相支持、互相信任、互相鼓勵的強隊。看完第二十四集後,巴不得立刻拿着籃球到球場練習射二萬球(二百球算了),改善一下射術,打破比賽時的入球荒。

籃球隊的成績不算好,暫時輸的多,贏的少,可隊友熱情一點沒有冷,還是興致勃勃的參加練習,比賽日到場打氣。大家在公司碰面更少不免做賽後檢討,有的自怨快攻屢屢不入,有的自嘲七射皆失,有的自感夢遊球場。說着說着康少、 Michael仔、烈爺、懷珏等提到《男兒當入樽》這本漫畫及當中的主角,甚麼仙道、沢北、牧紳一等。只見他們越說越興奮,越說越 high,很有點熱血男兒上身的氛圍。接着他們還交流那一段是「喊位」,有人說是櫻木交錯波累球隊輸波的一幕,有人說是三井射入關鍵三分波的情節……。

我這個對《男兒當入樽》一無所知的「六十後」不但對甚麼「喊位」、「感動位」一無所知,連插嘴的餘地也沒有,只能看看熱鬧,然後厚顏的問有誰可以借漫畫給我看。

過了幾天,康少就抬了兩大袋共二十四冊的《男兒當入樽》來,叮囑我好好看看,熱血一番,好好哭一哭。就是這樣,我也成了「入樽」的 fans,可以跟隊友們說幾句,交流交流。

看完書後發覺自己有一丁點兒似櫻木花道。那一丁點兒似不是搶籃板的功夫,而是買籃球鞋時會跟他一樣穿着新波鞋在店內跳來跳去,試驗鞋的彈力,把店員嚇了一大跳!

(盧峯)

Ref.: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後感: 好有同感, 我地呢一代, 大部份都受《男兒當入樽》洗禮~~

iPad殺手

看到大標題的「三星 iPad殺手登場」,有點好笑。 iPhone一出,殺手群而攻之,還沒有一個殺得了它。當今的 iPad,又誰有這個本事呢?

先看體積,它有七吋半屏幕,比蘋果的小了二吋,是否是殺手的消聲手槍?

難道 iPad在設計時沒有想到用七吋半這個尺寸嗎?它只是比普通智能手機大了一點,但看畫面,還是大的清楚呀。變成了不大不小,是最犯忌的。

好了,三星的新產品加上了一個三百二十萬像素的後置鏡頭,和一個一百三十萬的前置鏡頭,可以拍照,那是 iPad沒有的功能。

像素還是低得可憐呀,用平板電腦來拍照,像搬出一隻大笨象來。蘋果早就知道這點,是自己先放棄的。而且,平板電腦具備了手機功能,那麼豈非搶自己的生意?把 iPhone和 iPad分清楚來賣,才是高招。

但平板電腦上少了照片,還是不便。蘋果早就有藍芽的互送圖片的軟件,一按鈕即從 iPhone傳了過去。再不,可用大機小機,數碼拍攝後,取出記憶卡,有個插卡片的 iPad Camera Connection Kit小插蘇,也能將其他拍照的記憶卡輸送進去。

殺手們最犀利的武器,在於微軟的程式,用 Android作業系統和支援 Adobe Flash內容,這能造成蘋果的致命傷。

三星出完,東芝和 LG跟上,連美國本土的戴爾也參加戰役,一於置蘋果於死地。

但蘋果早就做好準備,還擊力量在於它的 Apple App Store的二十五萬個程序,想要什麼有什麼, Android只有七萬個,怎麼追也追不上,況且蘋果不會坐着等的。

有好戲看的,造福了我們這群消費者。在沒有更顯著的進步之前,我還是蘋果的忠實擁護者。事實證明,手機是消滅不了 iPhone,這群所謂的 iPad殺手,我看也會像蒼蠅一樣,一隻隻掉地而死。

(蔡瀾)

Ref.: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後感: 很同意蔡瀾之說, 其他同類型產品, 根本不睇也罷, App 又唔夠人多, 最重要係價錢!! 如果你係iPad 1/10 價錢, 我一定buy你!!